> 散文随笔 > 读《三国演义》手记:司马懿

读《三国演义》手记:司马懿

文/聊城冠县 刘书林

【连载】山东冠县||刘书林:读《三国演义》手记(十)

司马懿,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政治家、军事谋略家,魏国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他是司马徽的侄子。而三国杰出的隐士仙风道骨的司马徽又是诸葛亮和庞统及徐庶的老师。后来才演绎出司马懿与诸葛亮旗鼓相当的军事大较量。经查,司马懿的高祖父叫司马钧,曾祖父叫司马量,祖父叫司马儁,父亲叫司马防,皆不是布衣之辈。司马防育有八子,司马懿是司马防的次子,自幼便满腹经纶,少年更是胸怀谋略。与著名隐士胡昭关系很好,昭对懿有救命之恩。生于东汉末年乱世之雄的他“常慨然有忧天下心”。后来司马懿更是才华横溢,为人十分狡猾,遇事冷静有计,成就大业的理想深藏不露。他最佩服诸葛亮。

建安六年曹操为小吏时,听说司马懿的名声后,便派人让其做仕,懿不应。操又让其到自己府中做事,司马懿装病推脱不出。后来,曹操为丞相了,说懿若不出山我就杀他,司马懿才拜见曹操愿为其效命。司马懿心知曹操多疑,他在曹操身边每天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的工作,但仍时不时显露出不臣之心。曹操久经官场、沙场,看人很准,但他临终只交待曹丕,司马懿可用可防不可杀。足见司马懿有常人难以察觉的蒙骗之术。曹操封魏王后,司马懿帮助曹丕在储位之争中获得胜利(尤其学富五车的四子曹植最冤)。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辅佐魏明帝曹叡。明帝崩,又托孤幼帝曹芳以司马懿和曹爽。但长期蛰伏、心怀鸿志的司马懿在白发苍苍的七十岁高龄,深藏不露的野心终于爆发,在熬死曹氏祖孙三代而后快后,趁曹氏家族等人出皇城祭祖之际,突然发动高平陵之变,一举夺取军政大权,诛杀托孤大臣曹爽及一党。又害死了曹丕虚赏赐给他的美丽佣妾静姝(实则为曹氏卧底),以绝后患,可惜一代风流女子成了政治牺牲品。这是何等的藏大志与深心啊!何等的阴险狡猾啊!据说曹操有25个儿子和很多嗣孙,但曹氏江山仅支撑了三代四十余年,就被苦等十几年欲篡政夺权的司马懿给骗走了。曹氏大族没有一人能力挽狂澜,保住江山。曹操南征北战,东拼西杀,花了一辈子心血打下了千里江山,还背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千古骂名,却被司马氏旦夕叛乱轻易专权。痛惜啊!司马懿早被曹操识破“顾狼之相”(意思是像狼一样回头看而身不转,有凶狠、狡猾的狼子野心)暴露无遗。

小结:司马懿自征召入仕开始,在政治、军事各方面都有建树,主要表现在辅政平乱、擒斩孟达、关陇抗蜀、对阵五丈原、平定辽东、托孤重臣、退敌征吴。

但后来却与曹爽争端、政变夺权、架空魏室,在扳倒曹爽后,司马懿或以剿杀,或以监禁的方式削弱曹魏宗室力量,能使儿司马昭顺利主政,孙司马炎篡魏登基称帝。也为日后兴晋打下坚实基础。经济方面,表现在上邽军屯、兴修水利、推行民屯等。如,在魏明帝大修宫室之际,他极尽劝谏,魏明帝驾崩后,他奏请罢修宫室,用大修皇宫土木的人力物力,换取农耕生产、物流运输、人民饱食等,使天下安乐。还识拔人才上奏,从寒门中提拔邓艾、王基、州泰等人。

司马懿共9个儿子,即司马师、司马昭、司马干、司马越、司马伦、司马亮、司马伷、司马京、司马骏。司马懿72岁在家平静老死,谥号宣文。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谥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

联想:杨修和司马懿都是曹氏谋士,都是旷世奇才,都为曹操所用。为什么曹操突然杀杨修而保留司马懿呢,缘由是杨修为人太张扬,擅长揣摩曹操,还总会把操之意图吐给大家,又为曹植手下,所以曹操对他早有防备。而司马懿是曹丕的手下,虽满腹经纶而不显摆,虽也能揣摩曹操,但深藏不露,从不爱张扬,看上去很老实听话。曹操也早看出懿的野心,并怀疑不会久居人下。但曹操又看出了自己死后曹丕需要一些助力,方可对付刘备孙权。又因兵权都掌握在曹氏家族及夏侯氏族的手里,司马懿没有兵权,所以并不担心司马懿谋反,也就不必杀懿而失曹丕谋士。但是杨修则不同,除了太骄傲露能外,还对太子曹丕构成威胁,曹操在想他死后杨修很可能会教唆曹植跟曹丕作对,曹操不希望他不在了两个儿子反目为仇,所以才会下决心为曹丕扫清障碍杀掉杨修,而保留在帝王锦途上前进的助推器司马懿。也为曹魏大业酿成了不可挽回的永久后患。若当年曹操不杀杨修而杀司马懿,历史可能就要重写了。

作者简介

刘书林,冠县人。《山东老干部之家》会员、聊城市诗人协会会员、聊城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冠县作家协会和诗词楹联学会副主席、《百川》杂志副主编。

读《三国演义》手记:司马懿: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