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随笔 > 美学 | 佛教珠宝

美学 | 佛教珠宝

原创 达霖 Dalin微观说

当我在NGTC给学生们上珠宝美学课的时候,我看到很多设计师设计了以"佛教珠宝"为主题的作品,并且将它转化成了实物。让人惊喜的是,设计师和珠宝经营者们看到了佛教文化在社会的广泛普及和越发水涨船高,让人遗憾的是,作品的腐朽与老气。这并不是单一设计师的问题,而是普遍对佛教珠宝文化的认知缺失,没有灵魂的设计,自然谈不上动人。

1

什么是佛教珠宝?

大多数的设计师对此是懵懂的。所以你会看到,所有的所谓佛教珠宝都长成了潘家园的样子。这不是大家的错,而是在不愿研究文化且希望批量化的文创里,设计思维是懒惰的。

在尼泊尔的唐卡(波巴)里,与tibet风格最迥异的莫过于佛菩萨身上的珠宝配饰。如果说有什么源头是可以追溯的,起源于8世纪的这些波巴里面的细腻到无与伦比的美的,正是佛教珠宝的缘起。

2

传承到西藏,再从西藏到内地,清朝皇室的附庸风雅,把佛教珠宝活脱脱的时尚化,顶配化,人们不再知道佛珠是出家人才能戴在脖子上的,而只会一味追求皇室们的珠串上到底有几颗红珊瑚,绿松石,七宝是否一应俱全?

所谓"佛教珠宝",在于出家人,是佛珠,若在民间,首先应该珠宝,而后才是佛教元素。倘若只是拿着出家人的佛珠挂在自己脖子上出去酒肆歌舞之地,岂不是对"佛教珠宝"本身的一种亵渎?

珠宝就是珠宝,就像波巴里佛菩萨身上的璎珞,是装饰,是庄重。

3

现在,让我们看看,真正的佛教珠宝是如何讲究的:首先原料必须是黄金,若无黄金,银镀金或银鎏金也可以,最次也是铜镀金。

其次,头饰,颈饰,臂饰,腕饰,脚饰,璎珞…每一个都马虎不得,同系列却细节不同。

第三,配饰珠宝多用松石、珊瑚等,不讲究切割,但讲究配色,大小规章,自有章法。

第四,多为花丝或錾刻工艺,配合镶嵌,全手作技艺,毫厘之间,尽显水准。

第五,整体配色要丰富而统一,这样的要求考量的不仅仅是设计,更考验设计者本身对文化的理解以及对佛教珠宝美学的驾驭能力。

4

所以千百年来,世界佛教珠宝的圣地都始终围绕着尼泊尔。不仅因为这里是佛祖释迦摩尼的诞生地,更因为这里是世界手工艺术的圣殿和原点。

在尼泊尔,从事珠宝手工制作的是专属的尼瓦尔民族,这个民族也是当初波巴的绘制者和传承者。是花丝镶嵌和錾刻的缘起,与国内阔绰的风格相比,更为精细而具有人的气息。

如之佛陀是从人而成为佛,他们更懂得佛教珠宝也是用来给"像人一样的佛菩萨"或"希望学习佛菩萨的人"来佩戴的,而不是一个孤立的冰冷的珠串而已。

艺术从来都是看起来轻车熟路,却是需要无数代人,世代传承与解读才会有的至美。我们今天未必需要做和尼泊尔一样的佛教珠宝,但我们需要真正走进这样佛教珠宝的源头之地,了解它的工艺与文化内涵,才能够真正脱壳出所谓当代的"佛教珠宝"就像尼泊尔当代珠宝设计师Hari一样,真正在传承中迸发新的光彩。

达霖是谁

一个带着一群人行走世界

专注美学和佛教艺术研究的修行者

美学 | 佛教珠宝: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