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读完史记这篇课文我想用哪句话表示

读完史记这篇课文我想用哪句话表示

读完史记这篇课文我想用哪句话表示

读司马迁发奋写史记有感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司马迁发奋写《史记》的故事,现在的语文书又有了这样的一篇课文,因为喜欢司马迁,我常常会情不自禁地翻开课本再读这篇故事。

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他父亲司马谈立志要编写一部史书,临死前嘱托司马迁帮他继续完成史书。然而,司马迁因替一位将军辩护而遭受酷刑,他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身,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最后,一部鸿篇巨著《史记》诞生了。

司马迁在忍辱负重的情况下写完了《史记》,那是多大的痛苦!这是因为他有强烈的责任感,他才能继续坚持下去。没有了责任感,任何事情都无法很好完成。

试想想,如果校长没有责任感,我们的学校会是什么样子?如果老师没有责任感,我们的班级又会是什么样子?所以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即使做一个小小的班干部,也要有责任心,尽职尽责帮助老师分担工作,帮助同学。如果连这一点点责任感都没有,将来怎么可能成为栋梁之材?

为了自己、为了社会,让我们从小做起,从现在就开始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吧!

《史记》的著作特点是“厚古薄今”还是“厚今薄古”?这里的厚到底代表的是啥呀?记录的多还是评价高?

首先解释厚古薄今的意思:厚:推崇,重视;薄:轻视,怠慢。这个成语的推崇古代的,轻视现代的。多用于学术研究方面。

史记应该是厚古薄今。

古人说也是什么意思

副词:

(1) 亦表示同样 [also;too;as well;either]。如:我高兴,你也高兴;也可以;也是

(2) 叠用,强调两事并列或对等 [as well as]。如:她会打篮球,也会打网球

(3) 表示转折或让步 [even]。如:即使失败十次,他也不灰心

(4) 表示委婉。如:我也只好如此

(5) 表示强调 [even]。如:也须(也应当;也应该);连老人也干活

(6) 表示选择,还是 [or]

你见我府里那个门子,却是多少年纪?或是黑瘦也白净肥胖?——《水浒传》

(7) 又如:也是(还是)

语气助词:

(1) 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相当于“啊”、“呀”

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旋见一白酋…英将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3)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呢”、“吗”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史记》

(4) 用在前半句的末了,表示停顿一下,舒缓语气,后半句将对前半句加以解说。对后半句有强调作用

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

(5)与“者”连用,判断句标志,表判断语气

泻出于两山峰之间者,酿泉也。——《醉翁亭记》

文言虚词:

(一)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①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

①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过秦论》)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①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也欤】表疑问,相当“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摘自网络百科

我要史记!

[guoxue.baidu.com]

应有尽有!你慢慢研究.

二)动词

4,被动

被动是与主动相对而言.所谓主动是指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发出的,主语是实事者,因而是主动的.如果主语不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发出者,而是承受动作的受事者,那它就是被动的.古代汉语被动的表达和现代汉语一样,都是通过有结构标志和没有结构标志的两种句式,所不同的是古代汉语,特别是先秦时期,使用没有结构标志的句式居多,使用有结构标志的被动句远不如现代汉语普遍.

1)使用没有结构标志的句式表达被动的.

例如:

A,屈原放逐,著离骚.(《史记·太史公自序》)——被放逐

B,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信陵君列传》

C,自子厚之斥,遵从而家焉.(《柳子厚墓志铭》)

D,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史记·太史公自序》)

它们在结构形式上跟主动句一样,没有表示被动的特殊标志,被动是通过句子及上下文的文意体现出来的.所以有人称这类句子是意念上的被动句.

2)使用有结构标志的被动句,大致有以下几种结构类型:

(1)"于(乎)"用在动词后引进主动者.

例如:

A,怀王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B,故孟子,孙卿儒术之士,弃捐于世.(《战国策叙录》)

C,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鞌之战》)

D,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许行》)

E,是孔丘斥逐于鲁君.(《盐铁论·利义》)

这是先秦较常见的一种被动句式.不过,"于(乎)"本身并不表示被动,"于(乎)"只是引进主动者,使主语的被动性质更加明确而已.这类句式的词序也跟现代汉语不一样,我们在阅读时,要把引进主动者的"于(乎)"字词组移到动词前当状语去理解或翻译.

(2)"为","见","被"直接用在动词前,表示被动.

例如:

A,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

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C,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 (《贾谊论》)

用"为","被"表示被动,形成被动句式,在先秦时期已很常见,"被"字则到战国末期才开始用于表示被动.它们在句子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当,都是直接置于动词前,加强动词的被动意义,以突出主语的被动性.至于施动者,因多半不便说出或不必说出,所以一般不出现.

(3)用"见(为,被)……于"结构的.

例如:

A,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被王欺骗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C,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战国策叙录》)

D,伍胥父兄为戮于楚.(《史记·伍子胥列传》)

E,万乘之国,被围于赵.(《战国策·齐策》)

"见……于"结构先秦时已普遍使用,"为……于"及"被……于"是战国末期及汉以后才发展起来的,后二者大概是前者类化的结果.因为这类结构的"见","为","被"都是用于动词前表被动,"于"则在动词后引进主动者,是上述两种表示被动手段的综合运用,所以被动意义更加明显.

(4)"为","被"用在动词前引进主动者.

例如:

A,多多益善,何以为我禽 (《史记·淮阴侯列传》)

B,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C,今去不得,阳狂恐知,身死为世戮,奈何!(《龚遂传

D,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

E,亮子被苏峻害.(《世说新语·言语》)

"为"在先秦就常常用于引进主动者,"被"发展到汉末才具有这一功能.这种用法跟上述的"为","被"置于动词前不同,它不是以加强动词的被动意义来突出主语的被动性.而是跟"于"一样,是通过引入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使主语的被动性质更加明显起来.跟"于"不同的是,"为","被"词组不是在动词后作补语,而是在动词前当状语.

动词后的"于"字词组和动词前的"见"或"为"字词组,都不是被动句独有的标志,所以不能看到动词后有"于"字词组或动词前有"见"及"为"字词组就断为被动句.它们也可能是动作支配或关涉的对象等,而不是动作的主动者或纯粹表被动.例如:

A,千秋万代传于王.(《史记·梁孝王世家》)

B,不足为外人道也.(陶渊明《桃花源记》)

C,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这里的"于","为"词组及"见"虽然都处于及物动词前后,但都不是被动句.只有结构上处于及物动词前后,及物动词后一定没有宾语,在意思上又是引进主动者或直接表示被动的情况下,这样的句子才是被动句.这些都得根据句义去确定.

(5)用"为(被)……所"结构的.

例如:

A,今不速往,恐为曹所先.(《赤壁之战》)——被曹操占了先

B,方术不用,为人所疑.(《荀子·尧问》)

C,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列传》)

D,汝曹怯弱,为蛇所食.(《搜神记·李寄》)

E,吴郡顾士端……尤妙丹青,常被元帝所使,每怀羞恨.(《颜氏家训·杂艺篇》)

"为……所"结构萌芽于战国末期,秦汉以后就被广泛运用."被……所"结构大概也是从"为……所"结构类化而来,跟"见……于"结构一样,"为(被)……所"结构也是把强化被动语义的"所"和引进动作主动者的"为(被)"两种语法手段结合起来,以强化和突出主语的被动性质.所不同的是,"见……所"结构的"于"字词组在动词后引进主动者,而"为(被)……所"结构的"为(被)"字词组在动词前引进主动者,这是"于","为(被)"原有的功能特点所决定的.

"为……所"结构的"为"后,有时不出现行为动作的主动者,"为"便和"所"连在一起,如: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被抓住

"嵩有田……武人夺而有之,嵩诣州颂理,为所杀."(韩愈《张中丞传后序》).

跟"为……所"相当的还有"为……见",这种结构虽早见于先秦,但很少使用,例如:

A,烈士为天下见善矣,未足以活身.(《庄子·至乐》)

B,近又有张道士,为公见信.(《宋书·庐江王祎传》)

C,爱欲生忧,或遭父丧,为人所夺……爱欲生畏者,为豪贵见夺其妇.(《出曜经·欲品》)

"为……所"跟"为……见"结合,还可成为"为……所见",者一结构仅见于汉末至隋唐.例如:

A,诸葛恪,滕胤,吕据,盖以无罪,为峻,綝兄弟所见残害.(《三国志·吴志·孙綝传》)

B,今凉州部……数为小吏黠人所见侵夺,穷恚无聊,故致反叛.(《后汉书·西羌传》)

C,臣受性愚陋,人事多所不通,惟酷好学问文章,未尝一日暂废,实为时辈所见推许.(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

(三)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

1,古代汉语主要充当句子的谓语,定语和状语.

古代汉语形容词跟现代汉语一样,经常充当句子的谓语(表示主语的性质,如:"霜叶红于二月花"),定语(表示它所修饰的中心语的性质,如:"出于幽谷,迁于乔木")和状语(指出谓语动作的性质,如:"横看成岭侧成峰","淡妆浓抹总相宜"),有时也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和补语,只有在词的构成方面和某些用法上稍有不同.

形容词作主语和宾语,是因为它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被说话的人当作一种事物来看待了,有的语法书称之为"名物化".如:

远近高低各不同——作主语

红消香断有谁怜——作主语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无厚(《庖丁解牛》)——作宾语

形容词作主语,宾语的另一种情况是偏正词组中心语的省略,即"以偏概全".因此,碰见形容词的这种用法,就得补上中心词,按有中心词的偏正词组去理解,

如:

A,故新相反,前后相背.(《定法》)——旧法,新法

B,瑜等率轻锐继其后(《赤壁之战》)——轻装,精锐的士兵

像一般定语可修饰各种中心语那样,这种用法的同一形容词,也可有不同的中心词.判定没出现的中心词,主要根据上下文意,就句中来说,主要是根据谓语意义及其连带成分来考察,也就是说,未出现的中心词必须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状,符合谓语意义的要求.

2,古代汉语形容词有类似词头的前加成分,如"其","有".

例如:

A,不我以归,忧心有忡.(《诗经·邶风·击鼓》)

B,我来自东,零雨其蒙.(《诗经·豳风·东山》)

这些带有前加成分的形容词,相当于叠音形容词.

词尾"然","如","若","乎","焉"等经常充当状语,有时也用作谓语或定语.

例如:

A,睠言顾之,潸焉出涕.(《诗经·小雅·大东》)

B,夫子莞尔而笑.(《论语·阳货》)

C,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尽心上》)

D,江河以濯之,秋阳以曝之,皜皜乎不可尚已.(《许行》)

E,今有人于此,驩若爱其子.(《墨子·天志中》)

F,王道粲然分明.(《战国策叙录》)

3,古代汉语有相当多的叠音形容词,它们的性质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形容词重叠,不含"很"的意思,往往要用"……的样子"去理解.

例如:

A,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货殖列传序》)

B,内谏争于王,外责傅相,引经义,陈祸福,至于涕泣,蹇蹇无已.(《龚遂传》)

C,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尚书·皋陶谟》)

D,彼节南山,维石岩岩.(《诗经·小雅·节南山》)

E,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荀子·劝学》)

其它如《诗经》的"蚩蚩","汤汤"(《氓》),"离离","靡靡","悠悠"(《黍离》),"苍苍","萋萋","采采"(《蒹葭》)等,《论语·乡党》的"蹜蹜",《孟子·尽心上》的"孳孳"和《史记·匈奴列传》的"熙熙"等都属于这类描摹景物情状的生动化的形容词,都含有"……的样子"的意思.

(四)数量词

表示事物或行动的数目或次序的词叫数词,计算事物或行动的数量单位的词叫量词,合称数量词.数词的语法功能和形容词的语法功能基本相同.所以,有的语法书把数词附在形容词后讲.

1,数量词可以在名词,动词前作定语,状语.

例如: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作状语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作定语

2,古代汉语的数词是正常的,而量词相对于现代汉语来说是不发达的,所以常常只用数词来表示数量.

比如: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齐人有一妻一妾》)

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

3,数量词在动词和名词的后面也可以作谓语,状语,回答"什么","怎么样"的问题.数量词在名词后面,是在数量上对名词进行陈述.

例如:

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谓语

4,数量词在动词或动宾词组后可以作补语.

例如:

固致大绫三百匹(《段太尉逸事状》)——补语

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段太尉逸事状》)——补语

5,数量词在动词或动宾词组后也可以作主语,宾语.作主语,宾语的数量词也可以看作是"以偏概全"的用法.

例如: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

今其室十无一焉(《捕蛇者说》)

6,几个数词的特殊用法

1)"一"

用在动词前表动作数量,作状语.例如:

一鼓作气(《曹刿论战》)

用在动词前,表示一种假设的条件.例如:

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贾谊论》)

公子诚一开口,如姬必许诺.(《信陵君窃符救赵》)

2)"二","再"

都表示"两"这个数目,但对象不同.

若是表示物量,用"二".例如:

早丧二亲,年逾三十,鬓发二色.(《太平御览·蔡邕书》)

若是表示动量,用"再".例如:

再拜稽首.

秦赵五战,秦再胜,而赵三胜.

注意:"再"与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很不相同,古文中表示动作重复的词是"复".例如:

冯谖不复歌.

上古汉语的"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两次".

3)"三","九","十","百"

它们放在名词前面表示物量,放在动词前面表示动量.它们表示的往往不是实数,而是虚数,"众多"之意.例如:

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许行》)

假令仆伏法就诛,若九牛之一毛.(史记·报任安书)

商君虽十饰其法.(《定法》)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千","万"的用法也是如此.

"三"在表示虚数时,有时也指"少",这个用法比较特殊,需要注意.例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7,分数的表示法

分数最完整的表示法,包括这些构成成分:母数+"分"+名词+"之"(连词)+子数.例如:

一月之日,二十九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四百九十九.(《史记·历书索引》)

其中,"九百四十"是母数,"日"是名词,"四百九十九"是子数.

8,可以省略的成分

1)省略"分",即:母数+名词+"之"(连词)+子数.例如: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其中,"参"是母数,"国"是名词,"一"是子数.

2)省略名词,即:母数+"分"+"之"(连词)+子数,这与现代汉语相同.例如:

秦地天下三分之一.(《汉书·地理志》)

3)"分"和"名词"都省略了,即"分"+"之"(连词)+子数.例如:

郴之为州,在岭之上,测其高下,得三之二焉.

一般说,母数,"之",子数三者应齐备.

在特殊情况下,"之"也可以省略,只保留母数和子数.例如: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

9,倍数的表示法

一倍用"倍",五倍可作"蓰".其它通常都直接用基数词表示."蓰"通常不单用,常"倍","蓰"连用,表示不定的多数.例如:

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许行》)

四,词类活用

(一)定义

古汉语跟现代汉语一样,某类词有某种词性以及它们在句中的作用,一般都是固定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灵活运用,可以使某类词丧失其本来的词性,临时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的运用,叫做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就是在实词中,一个词按照一定的习惯在某个句子中丧失了其本来的词性,临时起着其它词类的语法作用的语法现象.

(二)词类活用的特点

第一,活用是临时的用法.即它必然在某个语境中才出现,随着语境的丧失,这种活用的语法功能也就丧失了.

第二,活用前的词和活用后的词在语法意义上有密切关联.例如:尔欲吴王我乎 (《左传·定公十年》)

其中"吴王"本是名词.其中"吴王"前的"欲"作为能愿动词,要求其后接动词.另外,"吴王"后的"我"作为宾语,要求其前接动词.因此,在这样的特定语境中,"吴王"就临时被作为动词使用了.离开了这个语境,"吴王"不能作动词,不能受能愿动词修饰,就带不了宾语."吴王"活用为动词后的意义和名词"吴王"的词汇意义紧密相关.

(三)词类活用跟词的兼类不同

词的兼类,是指一个词兼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类的性质,是固定的用法.这种一个词兼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类的性质的现象是由词的引申造成的,是一词多义,一词多性.它不是临时的,是词本身所具有的.

而活用是由特定的语言环境造成的,是词义,词性的临时改变.例如: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

"轨",名词,指两个车辙之间的距离.由于这个距离是一定的,所以引申指规律,法则.车行走,必须沿着这个轨道,所以又引申为遵循,合乎,成了动词.所以,"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行必果"(《史记·游侠列传》).这个就是由词义引申造成的词的兼类现象.

又如:"疾"在"时曹军众已有疾疫"(《资治通鉴·赤壁之战》)里是名词,当疾病讲;在"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史记·孙膑列传》)中是动词,当妒忌讲;在"疾雷不及掩耳"(《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是形容词,当急速讲."疾"同时兼有名,动,形三种词性,不是临时运用的结果,是"疾"本身固有的经常存在的现象,不是临时的偶然发生的现象,所以不是活用而是兼类."疾",本义是名词,疾病,引申表示痛恨,因为人们对疾病总是厌恶的;引申表示迅速,是因为疾病发生时,通常非常快.

(四)词类活用跟词的兼类有以下主要区别

第一,造成的原因不同

词类活用,是由一定的语言环境造成的,即是由外因造成的,是临时的.一旦离开了上下文,这个词就会恢复到它原来的词性.

而词的兼类,是词的引申造成的.它是永久性的,任何时候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性,不受环境的影响,只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它只表示某一种词性.

第二,翻译成现代汉语,它们的意思不同

由于兼类是由引申造成的,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引申中原来的字不出现.例如:"轨"在"其行虽不轨于正义"中引申为动词"遵循",在翻译这句话时,"轨"不出现.

而活用的翻译,一般是用一个跟原来的词有关的动宾词组,原来的词往往还出现.例如:"尔欲吴王我乎 "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吴王"还出现."一营大噪,尽甲"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甲"还出现.

(五)具体内容

1,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用作动词时,有用作一般动词,也有用作使动,意动的.

1)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具有跟原名词意义有着密切联系的动词的一般意义,如果带上宾语,它跟宾语的关系是一般的动宾关系.例如:

A,从左右皆肘之.(《鞌之战》)

B,曹人凶惧,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城濮之战》)

C,曹人尸诸城上.(《城濮之战》)

D,斩一首者爵一级.(《定法》)

E,晞一营大噪,尽甲.(《段太尉逸事状》)

F,左右欲兵之.(《史记·伯夷列传》)

这些活用来的动词都不只简单地表示动作,它们含有跟原来词义密切相关的更为复杂的意思.如"从左右皆肘之."中"肘"翻译成"用肘顶".

2)名词用作意动

是主语主观上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是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本身并没有变化.

例如:

A,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信陵君列传》)

B,公子乃自骄而功之.(《信陵君列传》)

C,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 (《谷梁传·僖公八年》)

D,友风而子雨.(《荀子·赋篇·名赋》)——把风当作朋友,把雨当作孩子

E,鲁欲将吴起.(《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意动用法在翻译时,要翻译成"以宾语为谓"的格式.

3)名词用作使动

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如:

A,尔欲吴王我乎 (《左传·定公十年》)

B,乘势,则哀公臣仲尼.(《韩非子·五蠹》)

名词的使动用法都可以用"使宾为谓"的格式来翻译.

4)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和名词一样.不同的是,它都表示趋向性的动作.

例如:

且籍与江东弟子八千人渡江而西.(《史记·项羽本纪》)

5)名词活用成动词的判断

第一,从意义上看.

若一个名词在句子当中用它本来的意义解释不通,必须换一个跟这个名词直接有关的动词或者动宾词组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名词一般就活用成动词.

第二,从形式上看.

首先,名词是谓语,但不是判断句或者说明描写句.

其次,在这个名词的前后有一些和它搭配的特殊词语.例如:"尔欲吴王我乎"中,"吴王"前有能愿动词"欲"."晋灵公不君"中,"君"前有否定副词"不"."完客所馆"中,"馆"前有"所"."渡江而西"中,"西"通过"而"和"渡江"联系起来."孟尝君客我"中,"客"后有代词"我"."何不城壶丘"中,"城"后有方位处所词"壶丘".另外,两个名词连用,它们之间又不是偏正,主谓,并列关系,那前一个名词可能活用.例如:"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中,"臣"活用作动词."晋侯围曹,门焉"中,"门"后有"焉"."夫子在于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中,"巢"后有介宾词组"于幕上"."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中,"棺"后有"而".

只有这些了,大哥,我尽力了.

你这样想在网上搞是不方便的,可以去书店参考.到网上书店去看看也行,新华书店肯定有的.

史记中的文言文现象.史记中有哪些文言文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4.【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缺例文)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5.【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6.【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②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赤壁之战》)

③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3.让步关系,尚且,还.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④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2.暂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③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

【且如】就像.

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7.【若】

(一)动词,像,好像.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二)用作代词.

1. 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 ,寿毕 ,请以剑舞(《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

③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②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3.至,至于.

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①指挥若定.(《赤壁之战》)

【若何】怎么样.

①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①车后若干递送夫.

8.【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③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①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③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②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

①吾所以待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所谓】所说的.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所在】

1.到处.

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2.所在之处,处所.

①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

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

9.【为】

(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⑤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今日嬴之为(帮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⑦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⑧为(治理)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论语》)

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

③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⑤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①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

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庄暴见孟子》)

③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庄暴见孟子》)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请为王言乐.(《庄暴见孟子》)

4.对,向.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

②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10.【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2.哪里,怎么.

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11.【也】

(一)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史记中的文言文现象。。。。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4.【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缺例文)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5.【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6.【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②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赤壁之战》)

③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3.让步关系,尚且,还。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④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2.暂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③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

【且如】就像。

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7.【若】

(一)动词,像,好像。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二)用作代词。

1. 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 ,寿毕 ,请以剑舞(《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

③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②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3.至,至于。

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①指挥若定。(《赤壁之战》)

【若何】怎么样。

①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①车后若干递送夫。

8.【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③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①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③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②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

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所谓】所说的。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所在】

1.到处。

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2.所在之处,处所。

①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

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

9.【为】

(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⑤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今日嬴之为(帮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⑦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⑧为(治理)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论语》)

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

③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⑤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①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

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庄暴见孟子》)

③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庄暴见孟子》)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请为王言乐。(《庄暴见孟子》)

4.对,向。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

②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10.【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2.哪里,怎么。

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11.【也】

(一)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过是什么意思

基本字义

1.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江。~账。~程。~渡。~从(交往)。经~。

2.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秤。~磅。~目。

3. 超出:~于。~度(dù)。~甚。~奖(谦辞)。~量(liànɡ)。~剩。~犹不及。

4.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电影。

5.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一~。

6.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儿。

7. 错误:~错。记~。

详细字义

〈动〉

1. (形声。从辵( 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呙( guā)声。本义:走过,经过)

2. 同本义 [go across;pass through]

过,度也。——《说文》

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杜牧《阿房宫赋》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吕氏春秋·察今》

行过夷门,见侯生。——《史记·魏公子列传》

3. 又如:过江;过马路;从这条街上过;从他门前过;路过(途中经过);过翼(经过的飞鸟);过宾(路过的宾客);过处(经过之处);过来过往(来往经过);过阴(到阴间走一趟)

4. 超出,胜过 [exceed;go beyond]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

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左传·隐公元年》

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聊斋志异·促织》

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

5. 又如:过如(超过;胜过);过了漕(过了漕运期限);过情(超过实际);过实(超过实际情况);过绝(超越;超过)

6. 过去(过后) [pass by;go over]

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聊斋志异·促织》

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此其效也。——宋· 沈括《梦溪笔谈》

7. 又如:三伏已过;雨过天晴;过迹(过去的形迹);过景(过时;不应景);过逝(流逝。很快地过去);过郤(过去)

8. [婉词]∶去世 [pass away]

陛下虽过世为神,岂假手于苻登而图臣,忘前征时言邪?——《晋书·苻登载记》

9. 又如:过作(死);老太太是三天前过的;过辈(去世);过背(去世);过七(人死后每七天举行一次吊祭仪式。一般七次或五次而断七)

10. 给予;递给 [give]

邮人之过书,门者之传教也。——《论衡》

予亦谓之过。辰州人谓以物予人曰过。——《通雅》

11. 又如:过度

12. 渡过 [cross]

野市分獐闹,官帆过渡迟。——宋· 苏轼《荆州》

13. 又如:过索(渡河之绳索);过江(渡过长江)

14. 转移;过渡 [transfer]

买的房子已付款,只是过户手续还未办理好

过录底稿

15. 又如:过龙(经手递送贿赂);过处(词的上下片过渡之处。亦称“过片”)

16. 〈方〉∶ 传染 [infect]。如:过病(传染疾病)

17. 度过;过活 [spend the time;pass the time]

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清· 林觉民《与妻书》

18. 又如:过阴天儿(休息);过老(度晚年);过日(度日;生活);过遣(打发日子,消磨时光)

19. 来访;前往拜访;探望 [visit]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战国策·齐策四》

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谊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20. 又如:过临(光临;惠临);过款(过访);过晤(前往会见)

21. 交往,相处 [associate;contact]

稍喜过从近,扶筇不驾车。——宋· 黄庭坚《次韵德孺五丈新居病起》

过从甚密

22. 又如:过逢;过从(互相交往);过会(农家亲朋每年定期聚会的日子,或公社每年举行庙会的节日)

23. 交谈 [talk with each other;converse]。如:过谈(往访交谈)

24. 错,犯错误 [mismake]

微二人,寡人几过。——《吕氏春秋·审应览·具备》

人恒过,然后能改。——《孟子·告子下》

(赵太后)曰:“君过矣,不若长安石之甚。”——《战国策·赵策》

25. 失去 [lose]。如:过序(失去正常规律顺序)

26. 怪罪,责难 [censure]

孔子曰:“ 求,无乃尔是过与?(这恐怕应该责备你吧!)”——《论语·季氏》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得去,已至军矣。——《史记·项羽本纪》

27. 又如:不过(不怪罪);过谪(责备;怪罪);过适(怪罪,责难)

28. 继入、赘入或嫁人 [adopt;marry]

孩儿也,他如今只待过门,喜事匆匆的,教我怎生回得他去。——元· 关汉卿《窦娥冤》

29. 又如:过嗣(过继);过给(过继)

30. 方言。指母猪生小猪 [farrow]。如:过下来的小猪(生下来的小猪)

31. 传递 [transport]

他这个人喜欢过嘴,你说话可要注意

32. 又如:过盏(敬酒);过嘴(传话);过语(传话);过书(传递书信);过气(传送气息以交配);过状(递交文状、诉状)

33. 帮助咽下;和着吃 [swallow]。如:过过(过口,改口味);过口(吃食物下酒);过酒(下酒;送酒)

34. 冲刷;漂洗 [wash off]。如:过水(用水漂洗)

35. [语助]

36. 用在动词加“不”或“得”的后面,表示胜过或通过的意思。如:过不去(有阻碍,通不过);讲不过礼去(于礼仪上行不通);比得过(能胜过他人);我说不过你

37. 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毕。如:吃过(吃完);起过(已经起床完毕)

38. 用在动词后,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但并未继续到现在。如:读过书(曾经读书,现己不读书);当过官(过去做过官,现己不为官)

我去过北京

饭吃过了

致是什么意思

常用汉字,单音节字,有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四种词性。与之相关的词语很多,应用广泛,比如致富,致残,致命一击,以致等词。

部首笔画

读音:zhì 部首:至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0 五笔86:GCFT 五笔98:GCFT 仓颉:MGOK 笔顺编号:1541213134 四角号码:1814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1F4

编辑本段基本字义

1. 送给,给予:~仕(退休)。~辞。~电。~力。~哀。~命。 2. 招引,使达到:~病。~使。以~。专心~志。 3. 意态,情况:大~。别~。景~。兴(xìng )~。 4. 细密,精细:~密。精~。

编辑本段详细字义

〈动〉 1. 同本义 [deliver;extend;send] 致,送诣也。——《说文》 君子以致命遂志。——《易·象下传》 远莫致之。——《诗·卫风·竹竿》 卿致馆。——《诗·卫风·聘礼》 殷人既葬而致事。——《仪礼·曾子问》 远方莫不致其珍。——《荀子·解蔽》 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史记·李将军列传》 致敬亭于幕府。——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致电上海。——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致聘(送交定亲礼品) 3. 招引;招致 [incur;result in;cause] 致天下之士。——汉· 贾谊《过秦论》 致食客三千人。(致,招致,招徕。)——《史记·魏公子列传》 不可屈致。——《三国志·诸葛亮传》 今宜厚待刘禅,以致 孙休。——《三国演义》 致孤危托落。(致,招致,造成。)——清· 袁枚《祭妹文》 致此疾困。——《明史》 4. 又如:导致(引起);致病;致残;致人(招致人才);致士(招引贤士);致聘(征聘) 5. 造成;导致 [create;bring about;cause] 何意致不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致负诚托。——唐· 李朝威《柳毅传》 致孤危托落。——清· 袁枚《祭妹文》 致郁郁死。——清· 周容《芋老人传》 6. 又如:致得(致使) 7. 求取;获得 [gain;get]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致,弄到、取得,这里指买到。动词。)——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无以致疑。——清· 刘开《问说》 致一己之能。——[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数数百金。——清· 方苞《狱中杂记》 8. 又如:致知格物(获得知识在于研究事物);致效(效力);致养(得到养育) 9. 表达 [express] 听妇前致词。——唐· 杜甫《石壕吏》 致殷勤之意。——《资治通鉴》 10. 又如:致诚(表达诚挚的情意);致精(显示精巧) 11. 奉献;献纳 [sacrifice]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论语》 12. 又如:致君泽民(为皇帝效力,为百姓造福);致身(原指献身。后用作出仕之典);致福(古代臣子祭祀后,将祭肉奉献给国君,表示为君王和国家添福) 13. 转告;回报 [pass on (word);communicate;repay;requite] 荆轲遂见太子,言 田光己死,致 光之言。——《史记》 14. 又如:致事(上报施政情况) 15. 施加;施行 [carry out] 君子以折狱致刑。——《易·丰》 我乃明致天罚。——《书·多士》 16. 又如:致化(施行教化);致罚(施加惩罚);致礼(向人施礼) 17. 归还;交还 [return] 惟臣寻事,自致房陵、上庸,而复乞身自放于外。——《三国演义》 18. 又如:致政(致仕);致仕(辞去官职);致位(辞去职位) 19. 放置 [place;put]。如:致之度外(置之度外);致之死地而后生(兵家用语。将军队置于绝境,则将士必为求生而殊死战斗) 20. 集中心、力于某一方面 [devote oneself efforts to]。如:致功(把精力和功夫专用于某一方面);致一(专一);致志(集中注意力);致思(集中心思于某一方面);致意(关注;集中心思) 21. 通“至”。到达[arrive;reach] 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庄子·外物》 卒先致缘陵。——《管子·大匡》 22. 又 邢君出致于 齐。 〈副〉 1. 通“至”。极,尽 [very] 致赏则匮。——《管子·君臣下》 致忠信。——《荀子·君道》 致思于天文。——《后汉书·张衡传》 2. 又如:致曲(尽力研究细微的事理) 〈名〉 1. 情趣;兴致 [manner or style that engages attention or arouses interest] [蒋]干还,称 瑜雅量高致。——《三国志》 无穷逸致。——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2. 又如:有致(富有情趣);别致;景致;致度(神采风度) 3. 书卷,契据 [books] 献田宅者操书致。——《礼记·曲礼》 〈形〉 1. 结构上细密 [fine and close] 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礼记·月令》 2. 又如:精致(精巧细致);密致(结构紧密;致密) 3. 周密 [careful] 德产之致也精微。——《礼记·礼器》 桉其狱,皆文致不可得反。——《汉书·严延年传》 4. 又如:细致(精细周密)

编辑本段常用词组

1. 致哀 zhì'āi [pay one's respects to the dead] 致以哀伤的悼念 前往死者家中致哀 2. 致残 zhìcán [cause cripple;be disabled] 使成残废 脑部受伤的受害者,即那些由于受到打击、脑炎或幼时持续高烧等而致残的人 3. 致辞 zhìcí [adress;speak;talk;make(或deliver)a speech] 在仪式上讲表示勉励、感谢、祝贺、哀悼等的话 4. 致富 zhìfù [become rich] 达到富裕状况 勤劳致富 5. 致贺 zhìhè [extend congratulations] 道贺;致意庆贺 特地赶来致贺 6. 致敬 zhìjìng (1) [salute]∶向人敬礼 举剑致敬 (2) [pay one’s respects to]∶表示敬意 有各种致敬方式,如信奉佛教的人用合十作为致敬的方式,有的人则用相互拥抱的方式 7. 致冷 zhìlěng [refrigeration] 降低温度。亦称“制冷” 8. 致力 zhìlì [dedicate to;work for] 指把力量用于某事 他一生致力于法律的研究 9. 致密 zhìmì (1) [compact;fine and close]∶精致紧密的 质地致密 (2) [thorough]∶周密;细致 致密的观察 10. 致命 zhìmìng (1) [deadly;mortal;fatal]∶可使生命丧失的,比喻最厉害、最严重的 致命的一击 (2) [risk one's life]∶献出生命;拼死 见危致命 11. 致命伤 zhìmìngshāng [a mortal wound] 致人于死亡的创伤,比喻导致失败的关键问题 贪婪成了那些死于非命的皇帝的致命伤 12. 致热 zhìrè [pyrogenicity] 导致发热;尤指产生发热的能力 13. 致伤 zhìshāng [wound] 伤害 只想致伤,不想打死 14. 致使 zhìshǐ [cause;result in] 导致;因…造成 由于过分疲劳,致使工作出了差错 15. 致仕 zhìshì (1) [resign] 旧时指交还官职,即辞官(退而致仕。)——《公羊传·宣公元年》 (2) 亦作“致事” 大夫七十而致事。——《礼记·曲礼上》 16. 致死 zhìsǐ [deadly;lethal;carry off;causing death] 引起死亡;因…而死去 致死原因正在进一步查找 17. 致谢 zhìxiè [express one’s thanks(or gratitude)] 向人表示感谢之意 登门致谢 18. 致意 zhìyì (1) [salute;extend greeting to;give one's best wishes to]∶向人表达真实的心意 拘于俗之众,不足与致意 (2) [address]∶表示问候之意 他向主席致意后开始了他的演说

者是什么意思

基本解释:

zhě

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词组后,并与其相结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时等:读者。作者。二者必居其一。来者。

助词,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陈胜者,阳城人也。

这,此(多用在古诗词曲中):者个。者回。者番。者边走。

笔画数:8;

部首:耂;

笔顺编号:12132511

.....

...

.

详细

【代】

(《说文》:“别事词也。相当于“这”)

同本义〖this〗

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五代·王衍《醉妆词》

又如:者回(这回);者般(这般);者流(犹言这个流派);者番(这番;这次);者里(这里);者个(这个);者边(这边)

用在形容词、动词、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用以指代人、事、物

指代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射者中。(射的射中了目标。这里指宴饮时的一种游戏,射中的照规定的杯数喝酒。)——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读书者有几。——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后死者。——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指代事或物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吾君在前,叱者何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用在数词之后,指代上文所说的几种人或几件事〖that〗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

二者不可得兼。——《孟子·梁惠王上》

zhě

【助】

用在表时间的名词后面,表示停顿

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礼记》

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唐·韩愈《杂说》

用于名词之后,标明语音上的停顿,并引出下文,常表示判断

仁者,天下之表也。——《礼记》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者,语气助词,表提顿。)——《列子·汤问》

中有鲁人冯三保者,精技击。——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不知忠义者圣贤家法,其气浩然,常留天地间。——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用在句末表示语气完毕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

用在句末,与疑问词相配合表示疑问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老子》

表示祈使语气

琴童接下马者!——《西厢记》

表示商榷

今汉继大乱之后,若宜少损周之文致,用夏之忠者。——《汉书》

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

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史记》

“者也”两个语气词连用,起加强语气的作用,语气重点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也”在这里强调了肯定的语气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梁惠王上》

zhě

【形】

轻狂〖frivolous〗

一时甜如蜜,一时辣如椒,没定准的冤家也,看你者到何时了?——明·冯梦龙《桂枝儿·者妓》

虚假,不老实〖false〗

今以称人之不老实者曰“者”。——明·顾起元《客座赘语》

娼妓之家,讳“者、扯、丐、漏、走”五个字。——《水浒传》

通“诸”(zhū)。众多〖many〗

相总要者官谋士。——《管子·君臣上》

天下遇,者监和。——《管子·五行》

者生无易由言。——《盐铁论·散不足》

zhě

【名】

假借,借口〖pretext〗

他弄个光皮散儿好看,者着求医治树,单单了脱身走路,还顾得了你和我哩!——《西游记》

二十八星宿各代表什么?

二十八星宿 亢金龙、女土蝠、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斗木獬、 牛金牛、氐土貉、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獝、奎木狼、 娄金狗、胃土彘、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井木犴、 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 就星宿而言,每个星宿都有自己的属性和代表物,这也许是中国人对自然万物的一种信仰,但同时也是对天文观测的一种手段,偶在此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在划分天区的标准上,二十八星宿和三垣(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是这个标准的准绳,这一点和西方的十二星座是向吻合的,西方的十二星座不过多已人文为主而。 四神在古代中国中另一个主要表现就在于军事上,在战国时期,行军布阵就有“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布阵的方位图而已。 二十八星宿最早萌发于夏商时代,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尚书》、《左氏春秋》中都有记载。早期的二十八星宿主要是用于观测天文和气象,这对于当时的农业有很大的帮助,还有就是可以划分当时的时节,也就是当成现在的日历使用,西方的历法最早的记载就是古代巴比伦时期。我们可以从下面的诗歌中来看看古人对一个星期的划分: 四五六日一二三 角亢氐房心尾萁 斗午女虚危室壁 奎娄胃昂毕嘴参 井鬼柳星张翼轸 由此可见,所谓的二十八星宿也就是古代的日历而已。在嵩山有一座我国最早的天文台——观星台,它建于元初时期。郭守敬曾经在这里重新观测了二十八星宿和其他一些恒星的位置,并编制了当时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 道教的兴起是星宿学的一个转折点。道教对二十八星宿有了个新的解释。他们认为,二十八星宿是保护四神兽的天神,而四神则是保护天地四方的神灵。于是就有了所谓的四神。他们认为朱雀代表的是天,所以至高无上;而青龙和白虎则是权力和威望的象征,玄武最特别,相传玄武是黄帝的九个儿子中最小的,也是最怪的,因为它既象龟,又象蛇,但是它却能活上万年,用现在的观点去看,就是龟而已,所以玄武就代表长寿。道教又根据四神二十八星宿的方位编排了许多图阵,比如“九曲黄河阵”等等。后来,这些就演变成了风水学。 二十八星宿,是古人推论日时吉凶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 二十八宿的起源很早,最初它们是古人用作观测日、月、五星运行坐标的二十八组恒星(或称星座)。古人觉得恒星相互间的位置恒久不变,可以利用它们做标志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经过长期观测,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因为它们环列在日、月、五星的四方,很像日、月、五星栖宿的场所,所以称作二十八宿。古人还把二十八宿分为东、南、西、北四宫,每宫七宿,各宫分别将所属七宿连缀想象为一种动物的形象,以为是“天之四灵,以正四方”。东宫苍龙所属七宿是:角、亢、氐、房、心、尾、箕;南宫朱雀所属七宿是:井、鬼、柳、星、张、翼、轸;西宫白虎所属七宿是:奎、娄、胃、昂、毕、觜、参;北宫玄武(龟蛇)所属七宿是:斗、牛、女、虚、危、室、壁。 二十八宿不仅是观察日、月、五星位置的坐标,其中有些星宿还是古人测定岁时、季节的观测对象。如初昏时参宿在正南就是春季正月,心宿在正南就是夏季五月,等等。二十八宿环绕在天体大气象里面,周而复始的运行不停,分别主掌东、西、南、北四方天象,以分昼夜、寒暑的交替和阴阳气数的变化。久而久之,二十八星宿被赋予了不同内容的吉凶寓意,以附会民间大千世界的风起云涌,于是便成为古人择日选时又一重要理论依据。 二十八宿的说法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古印度、古罗马等文化古国都有,只是名称和意义不尽相同。二十八宿轮流值日以断吉凶的渊源,现已难详考,南宋的历书就已采用这种值日法。后来,民间术士又配以二十八种禽兽,进一步发展了二十八星宿的吉凶内涵。对二十八宿分别与二十八种禽兽相配附会事物之吉凶,民间流行的择吉通书有很详细的记载,现将以通俗歌谣形式表述的有关内容附录于后,以备参考。 一、东方苍龙七宿 1、角宿: 属木,为蛟。为东方七宿之首,有两颗星如苍龙的两角。龙角,乃斗杀之首冲,故多凶。 角宿值日不非轻,祭祀婚姻事不成,埋葬若还逢此日,三年之内有灾惊。 2、亢宿: 属金,为龙。是东方第二宿,为苍龙的颈。龙颈,有龙角之护卫,变者带动全身,故多吉。 亢宿之星事可求,婚姻祭祀有来头,葬埋必出有官贵,开门放水出公侯。 3、氐宿: 属土,为貉(即狗獾)。氐,为根为本,如木之有根始能往上支天柱、往下扎深根,但当其根露现时即是冬寒草木枯黄之时。《史记》记载:“氐,东方之宿,氐者言万物皆至也。”氐宿是东方第三宿,为苍龙之胸,万事万物皆了然于心。龙胸,乃龙之中心要害,重中之重,故多吉。 氐宿之星吉庆多,招得横财贺有功,葬埋若还逢此日,一年之内进钱财。 4、房宿: 为日,为兔。为东方第四宿,为苍龙腹房,古人也称之为“天驷”,取龙为天马和房宿有四颗星之意。龙腹,五脏之所在,万物在这里被消化,故多凶。 房宿值日事难成,办事多半不吉庆,葬埋多有不吉利,起造三年有灾殃。 5、心宿: 为月,为狐。为东方第五宿,为苍龙腰部。心为火,是夏季第一个月应候的星宿,常和房宿连用,用来论述“中央支配四方”。龙腰,肾脏之所在,新陈代谢的源泉,不可等闲视之,故多凶。 心宿恶星元非横,起造男女事有伤,坟葬不可用此日,三年之内见瘟亡。 6、尾宿: 属火,为虎。为东方第六宿,尾宿九颗星形成苍龙之尾。龙尾,是斗杀中最易受到攻击部位,故多凶。 尾宿之日不可求,一切兴工有犯仇,若是婚姻用此日,三年之内有悲哀。 7、箕宿: 属水,为豹。为东方最后一宿,为龙尾摆动所引发之旋风。故箕宿好风,一旦特别明亮就是起风的预兆,因此又代表好调弄是非的人物、主口舌之象,故多凶。 箕宿值日害男女,官非口舌入门来,一切修造不用利,婚姻孤独守空房。 二、北方玄武七宿 8、斗宿: 属水,为獬。为北方之首宿,因其星群组合状如斗而得名,古人又称“天庙”,是属于天子的星。天子之星常人是不可轻易冒犯的,故多凶。 斗宿值日不吉良,婚姻祭祀不吉昌,葬埋不可用此日,百般万事有灾殃。 9、牛宿: 属金,为牛。为北方第二宿,因其星群组合如牛角而得名,其中最著名的是织女与牵牛星,虽然牛郎与织女的忠贞爱情能让数代人倾心感动,然最终还是无法逃脱悲剧性的结局,故牛宿多凶。 牛宿值日利不多,一切修造事灾多,葬埋修造用此日,卖尽田庄不记丘。 10、女宿: 属土,为幅(蝠)。为北方第三宿,其星群组合状如箕,亦似“女”字,古时妇女常用簸箕颠簸五谷,去弃糟粕留取精华,故女宿多吉。 女宿值日吉庆多,起造兴工事事昌,葬埋婚姻用此日,三年之内进田庄。 11、虚宿: 为日,为鼠。为北方第四宿,古人称为“天节”。当半夜时虚宿居于南中正是冬至的节令。冬至一阳初生,为新的一年即将开始,如同子时一阳初生意味着新的一天开始一样,给人以美好的期待和希望,故虚宿多吉。 虚宿值日吉庆多,祭祀婚姻大吉昌,埋葬若还逢此日,一年之内进钱财。 12、危宿: 为月,为燕。为北方第五宿,居龟蛇尾部之处,故此而得名“危”(战斗中,断后者常常有危险)。危者,高也,高而有险,故危宿多凶。 危宿值日不多吉,灾祸必定注瘟亡,一切修营尽不利,灾多吉少事成灾。 13、室宿: 属火,为猪。为北方第六宿,因其星群组合象房屋状而得名“室”(象一所覆盖龟蛇之上的房子),房屋乃居住之所,人之所需,故室宿多吉。 室宿值日大吉利,婚姻祭祀主恩荣,葬埋苦还逢此日,三年必定进田庄。 14、壁宿: 属水,为犭俞。为北方第七宿,居室宿之外,形如室宿的围墙,故此而得名“壁”。墙壁,乃家园之屏障,故壁宿多吉。 壁宿之星好利宜,祭祀兴工吉庆多,修造安门逢此日,三朝七日进钱财。 三、西方白虎七宿 15、奎宿: 属木,为狼。为西方第一宿,有天之府库的意思,故奎宿多吉。 奎宿值日好安营,一切修造大吉昌,葬埋婚姻用此日,朝朝日日进田庄。 16、娄宿: 属金,为狗。为西方第二宿,娄,同“屡”,有聚众的含意,也有牧养众畜以供祭祀的意思,故娄宿多吉。 娄宿之星吉庆多,婚姻祭祀主荣华,开门放水用此日,三年之内主官班。 17、胃宿: 属土,为雉。为西方第三宿,如同人体胃之作用一样,胃宿就象天的仓库屯积粮食,故胃宿多吉。 胃宿修造事亨通,祭祀婚姻贺有功,葬埋若还逢此日,田园五谷大登丰。 18、昴宿: 为日,为鸡。为西方第四宿,居白虎七宿的中央,在古文中西从卯,西为秋门,一切已收获入内,该是关门闭户的时候了,故昴宿多凶。 昴宿值日有灾殃,凶多吉少不寻常,一切兴工多不利,朝朝日日有瘟伤。 19、毕宿: 为月,为鸟。为西方第五宿,又名“罕车”,相当于边境的军队,又“毕”有“完全”之意,故毕宿多吉。 毕宿造作主兴隆,祭祀开门吉庆多,一切修造主大旺,钱财牛马满山川。 20、觜宿: 属火,为猴。为西方第六宿,居白虎之口,口福之象征,故觜宿多吉。 觜宿值日主吉良,埋葬修造主荣昌,若是婚姻用此日,三年之内降麒麟。 21、参宿: 属水,为猿。为西方第七宿,居白虎之前胸,虽居七宿之末但为最要害部位,故参宿多吉。 参宿造作事兴隆,富贵荣华胜石崇,葬埋婚姻多吉庆,衣粮牛马满家中。 四、南方朱雀七宿 22、井宿: 属水,为犴(即驼鹿)。为南方第一宿,其组合星群状如网,由此而得名“井”(井字如网状)。井宿就象一张迎头之网,又如一片无底汪洋(请参阅神话传说中的“精卫填海”故事),故井宿多凶。 井宿值日事无通,凶多吉少有瘟灾,一切所求皆不利,钱财耗散百灾非。 23、鬼宿: 属金,为羊。为南方第二宿,犹如一顶戴在朱雀头上的帽子,鸟类在受到惊吓时头顶羽毛成冠状,人们把最害怕而又并不存在的东西称作“鬼”,鬼宿因此而得名,主惊吓,故多凶。 鬼宿值日不非轻,一切所求事有惊,买卖求财都不利,家门灾祸散零丁。 24、柳宿: 属土,为獐。为南方第三宿,居朱雀之嘴,其状如柳叶(鸟类嘴之形状大多如此),嘴为进食之用,故柳宿多吉。 柳宿修造主钱财,富贵双全入家来,葬埋婚姻用此日,多招福禄主荣昌。 25、星宿: 为日,为马。为南方第四宿,居朱雀之目,鸟类的眼睛多如星星般明亮,故由此而得名“星”。俗话说“眼里不揉沙子”,故星宿多凶。 星宿值日有悲哀,凶多吉少有横灾,一切兴工都不利,家门灾祸起重重。 26、张宿: 为月,为鹿。为南方第五宿,居朱雀身体与翅膀连接处,翅膀张开才意味着飞翔,民间常有“开张大吉”等说法,故张宿多吉。 张宿之星大吉昌,祭祀婚姻日久长,葬埋兴工用此日,三年官禄进朝堂。 27、翼宿: 属火,为蛇。为南方第六宿,居朱雀之翅膀之位,故而得名“翼”,鸟有了翅膀才能腾飞,翼宿多吉。 翼宿值日主吉祥,年年进禄入门堂,一切兴工有利益,子孙富贵置田庄。 28、轸宿:属水,为蚓。为南方第七宿,居朱雀之尾,鸟儿的尾巴是用来掌握方向的。古代称车箱底部后面的横木为“轸”,其部位与轸宿居朱雀之位相当,故此而得名。轸宿古称“天车”,“轸”有悲痛之意,故轸宿多凶。 轸宿凶星不敢当,人离财散有消亡,葬埋婚姻皆不利,朝朝日日有惊慌。 二十八宿所属吉凶各派说法不一,且世上没有绝对的吉与凶,故以上所编创内容仅作择吉时参考之用。

读完史记这篇课文我想用哪句话表示: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