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中的"残酒"是什么意思

<>中的"残酒"是什么意思

>中的"残酒"是什么意思" />

<<如梦令>>中的"残酒"是什么意思

1、释义:残酒指的是醉酒的状态。本句意思就是沉沉的酣睡却不能把残存的酒力全部消尽。

2、原文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3、注释

⑴如梦令,又名“忆仙姿”“宴桃源”。五代时后唐庄宗(李存勗)创作。《清真集》入“中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

⑵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疏:指稀疏。

⑶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浓睡:酣睡 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⑷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

⑸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译文

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风却刮得急猛,沉沉的酣睡却不能把残存的酒力全部消尽。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庭园里海棠花现在怎么样了?她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4、简析

起首两句,辞面上虽然只写了昨夜饮酒过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尽消,但在这个辞面的背后还潜藏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为惜花。这位女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饮了过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

三、四两句所写,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尽管饮酒致醉一夜浓睡,但清晓酒醒后所关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园中海棠。词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眼,却又不忍亲见,于是试着向正在卷帘的侍女问个究竟。一个“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试问”的结果——“却道海棠依旧。”侍女的回答却让词人感到非常意外。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一个“却”字,既表明侍女对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也表明词人听到答话后感到疑惑不解。她想:“雨疏风骤”之后,“海棠”怎会“依旧”呢?这就非常自然地带出了结尾两句。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既是对侍女的反诘,也像是自言自语:这个粗心的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应是”,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口吻极当。因为她毕竟尚未亲眼目睹,所以说话时要留有余地。同时,这一词语中也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虽好,风雨无情,它是不可能长开不谢的。一语之中,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谓语浅意深。而这一层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帘人”所不能体察也无须更多理会的,她毕竟不能像她的女主人那样感情细腻,那样对自然和人生有着更深的感悟。这也许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末了的“绿肥红瘦”一语,更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这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正是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浓睡不消残酒”是什么意思?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赏析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赏析一】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作者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然后一个“卷帘”,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 真是绝妙工巧,不着痕迹。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赏析二】 李清照虽然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其词流传至今的只不过四五十首,但却“无一首不工”,“为词家一大宗矣”。这首《如梦令》,便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令人玩味不已。 起首两句,如何理解颇有争议。盖推以事理逻辑:既然是“浓睡不消残酒”,又何以知道“昨夜雨疏风骤”,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其实对这两句词,是不能用生活中的简单事理去体会理解的,因为词人的本意实不在此,而是通过这两句词表达无限的惜花之情。大凡惜花的诗词都言及风雨。白居易《惜牡丹二首》诗:“明朝风起花应尽,夜惜衰红把火看。”冯延巳《长相思》词:“红满枝,绿满枝,宿雨厌厌睡起迟。”周邦彦《少年游》词:“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花在风雨中零落,这层意思是容易理解的。但是说“浓睡不消残酒”也是写惜花之情,恐怕就不太容易理解了。不过只要多读些前人写的惜花诗词,也就不难体会了。杜甫《三绝句》诗:“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韦庄《又玄集》卷下录鲍征君(文姬)《惜花吟》诗:“枝上花,花下人,可怜颜色俱青春。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日看花花欲落。不如尽此花下饮,莫待春风总吹却。”这些诗句正可用来作为“浓睡不消残酒”的注脚。易安在其咏红梅的《玉楼春》词中所云:“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亦可视为对“浓睡”一句的自注。这句词的辞面上虽然只写了昨夜饮酒过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尽消,但在这个辞面的背后还潜藏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为惜花。这位女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饮了过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漱玉词》中曾多处写到饮酒,可见易安居士是善饮的。善饮尚且酒醉而致浓睡,一夜浓睡之后酒力还未全消,这就不是一般的过量了。我们只要思索一下词人为什么要写“浓睡不消残酒”这句词,得到的回答只能是“惜花”。就这句词的立意而言,与上引杜甫和鲍文姬的诗句都是同一机杼,并无二致。但易安的高处正在于不落窠臼,独辟蹊径。一旦领悟了潜藏在“浓睡不消残酒”背后的这层“惜花”之意,那么对以下数句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接下去三、四两句所写,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尽管饮酒致醉一夜浓睡,但清晓酒醒后所关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园中海棠。词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眼,却又不忍亲见,于是试着向正在卷帘的侍女问个究竟。一个“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相比之下,周邦彦《少年游》:“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便显得粗俗不堪,味同嚼蜡了。“试问”的结果如何呢?——“却道海棠依旧。”侍女的回答却让词人感到非常意外。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一个“却”字,既表明侍女对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也表明词人听到答话后感到疑惑不解。是啊,“雨疏风骤”之后,“海棠”怎会“依旧”呢?这就非常自然地带出了结尾两句。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既是对侍女的反诘,也象是自言自语:这个粗心的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应是”,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口吻极当。因为她毕竟尚未亲眼目睹,所以说话时要留有余地。同时,这一词语中也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虽好,风雨无情,它是不可能长开不谢的。一语之中,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谓语浅意深。而这一层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帘人”所不能体察也无须更多理会的,她毕竟不能象她的女主人那样感情细腻,那样对自然和人生有着更深的感悟。这也许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末了的“绿肥红瘦”一语,更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这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不正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吗?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称:“此语甚新。”《草堂诗余别录》评:“结句尤为委曲精工,含蓄无穷意焉。”看来皆非虚誉。 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蓼园词选》云:“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可谓的评。

半饮残酒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求答案

半饮残酒

就是字面意思,喝剩下的半杯酒。

杯中残酒的意思是什么

就是杯里剩下的酒。

“浓睡不消残酒”是什么意思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浓睡不消残酒”:“我”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是什么意思

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消残酒试问卷帘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绿肥红瘦

【赏析】

首令物场景白充显示宋词语言表现力词才华

昨夜雨疏风骤指昨宵雨狂风猛疏写疏放疏狂非通稀疏义芳春名花偏风雨逼迫绪潮入睡借酒消愁酒吃觉睡浓结觉醒已亮昨夜情却已隔胸所起身便要询问意悬悬事于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侍:海棠花侍看看笑道:错夜风雨海棠点没变主听嗔叹道;傻丫知道海棠花丛已红见少绿见

句白写诗画所能道写伤春易春闺复杂神情口吻谓传神笔

作者浓睡、残酒搭桥写白夜至晨间变化理演变卷帘点破曙明巧妙问卷帘却字提所问何事于答透露谜底

真绝妙工巧着痕迹词花喜花悲、花醉、花嗔实则伤春惜春花自喻慨叹自青春易逝

zhidao.baidu.com/...戈酮恭捆b_

望采纳

前欢旧事添憔悴,半觞残酒映灯寒什么意思

“前欢旧事添憔悴,半觞残酒映灯寒”意思是:那些过去的事,纵使当时有多快乐,现在想起也只会让人更加憔悴。就像桌上这半杯酒,尽管青灯倒映在杯内,却仍是那么寒冷,难以入口。

这两句出自网上一篇文章《词评纳兰》,作者不详,全诗如下:

欲醉还醒梦惊断,离恨千千不成眠,

前欢旧事添憔悴,半觞残酒映灯寒。

词评纳兰--人间何处问多情?

又是一个籍酒买醉的夜晚,残烛轻摇,夜色阑珊,连绵的夜雨,憔悴着我的孤单,带着对你的痴念,昏昏沉沉的醉去,当梦痕的哀伤中,飘过你冷丽的背影,纳兰又该以怎样的心绪,去面对这个残花飞雨,寂寞愁锁的人间?

绝望下衍生的相思,无以排遣,纠缠着料峭的春寒,空对一世的繁华,忍看时光流转,你自暗香离去,不知令几多的离愁别怨,潜伏在了我尘埃遍布的心弦?

于流淌不息的雨水中,承载着一份无岸的孤独,打捞着几多无望的顾盼,当往事成阵,泪花迷眼,我又怎忍撩拨那经年情事的幕帘?

回眸便是那条杏花凋零的林荫小道,回眸便是那如昨的光影里,执手相牵的盈盈笑语,还有那誓要于舞榭歌台为你摘取弥天星斗的浪漫!

连绵的绸雨,不知下了几晚,红尘深处,此刻,不知有多少颗如我的倦心,依旧徘徊在记忆的断桥上,那些淅淅沥沥的雨滴,又打湿了尘世几多的幽怨?

康熙十六年,那是黑色断肠的一天,你病卧于雕床上,夜雨依旧追赶着我的无眠,纵沉重的誓言,如海似山,却终也未能留住琴瑟和鸣的永远。

那些看似梦境般美好的往昔,于你闭眼的一瞬间,化作一围叠嶂重峦,成了我一生都难以逾越的深渊。

欲醉还醒梦惊断,离恨千千不成眠,前欢旧事添憔悴,半觞残酒映灯寒。

炉烟袅袅,萦绕缱绻,宽大的衣袖在炉火的映照中,轻泛着紫红的光点,捻愁的指尖,终也搓不出经年的呢哝私语,唯有孤魂一缕,独数着冷雨更寒......

此刻,我一如圈在笼中的鸟儿,空有一双高飞的翅膀,却无法去丈量蓝天的高远,雨禅呀!我无法穿越冰冷的轮回,告诉我该怎样才能从凄苦的烟火人间,飞向有你的那方红尘彼岸。

一份尘缘,两头魂牵,缘起缘灭终是你,前尘经处,难收泪眼,任冷风雕愁,望风动画屏,一枕无绪,万回千转......

单薄的青衫,清宵独处,紧裹谁难消的愁怨?那浅浅绯菲的酒晕,悄然爬上了谁的脸?当两双醉袖盛满一世的孤单,幽幽的叹息下,又是谁人竟不忍独自凭栏?

繁华过处,或许,爱情的童话,终也装不进成人的心事,回望前事如烟,当眼角的泪水,和着凄迷的夜雨,将潮湿的心田,泛滥成疼痛的沼泽,纵是寒枝拣尽,又怎可慰藉青衫紧裹下一生一世的孤寒?

“人间何处问多情?”后海的深院回廊间,是谁茕茕地立于黍黍风声里,将一场飞逝的情殇,仅化作了一声声断肠的幽叹......

浓茶不消残酒是什么意思?

。。我们这也有这句话,但是是指茶并不能解酒醉的意思

“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是什么意思?

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

*

出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宋 李清照

*

全文: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注释:⑴如梦令,又名“忆仙姿”“宴桃源”。五代时后唐庄宗(李存勗)创作。《清真集》入“中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⑵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疏:指稀疏。⑶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浓睡:酣睡 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⑷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⑸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

译文: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于是就问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只对我说:“海棠花依旧如故”。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

创作背景:这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根据陈祖美编的《李清照简明年表》,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前后。

李清照 《如梦令》 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 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赏析一】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作者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然后一个“卷帘”,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

真是绝妙工巧,不着痕迹。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中的"残酒"是什么意思: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