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80年代的诗人是谁

80年代的诗人是谁

80年代的诗人是谁

代表诗人: 春树 李傻傻 陆缄 阿斐 朵孩 谷雨 山叶 山上石 唐不遇 木桦 羊 肖水 李子悦 蒋峰 佛之鱼 莫小邪 张小静 刘东灵 南渡 汤成伟 田荞 熊盛荣 林萧 泽婴 侯珏

个人对陆缄的诗作研究比较多,也觉得很有味道,他的诗歌里有一种缓缓的诉说,让人感觉到爱的朦胧,又远又近,若有若无而又若即若离,这些诗句让人在欲罢不能中坚持。他的诗有自己的味道,很沧桑,很让人想流泪,诗歌方面主要有《十七岁开始苍老》诗集。

八十年代北大最有影响的诗人

1、戈麦

198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9年毕业后被分配至北京《中国文学》杂志社工作,1991年9月24日自沉于北京西郊万泉河(身缚小石块儿)。从1985年开始尝试写作算起,戈麦的实际写作时间不到6年,就在这6年时间里,他却给我们留下了大量诗作及其他一些文学作品。在一篇《关于诗歌》的短文中,戈麦这样写道:“诗歌应当是语言的利斧,它能够剖开心灵的冰河。在词与词的交汇、融合、分解、对抗的创造中,犀利夺目的语言之光必将照亮人的生存。诗歌直接从属于幻想,它能够拓展心灵与生存的空间,同时让不可能的成为可能。”这可以视为他的诗歌观。

2、骆一禾

骆一禾,1961年2月6日出生,小时随父母去河南农村淮河平原接受启蒙教育,1979年9月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84年9月毕业任北京《十月》杂志编辑,主持西南小说,诗歌专栏,得过两次优秀编辑奖。1983年开始发表诗作和诗论,作品散见《青年诗坛》《滇池》《山西文学》——这是对他深有鼓励的三家刊物,及《花城》《诗刊》《青年文学》《上海文学》《绿风》等。1988年参加《诗刊》举办的青春诗会,1989年5月31日,他死于脑血管大面积出血(脑溢血),年仅28岁。在他死后的第二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他的长诗《世界的血》。

3、西川

西川考入的是北京大学英文系,自80年代起即投身于全国性的青年诗歌运动。曾与友人创办民间诗歌刊物《倾向》(1988—1991),参与过民间诗歌刊物《现代汉诗》的编辑工作。其创作和诗歌理念在当代中国诗歌界影响广泛。出版有诗集《虚构的家谱》(1997)、《大意如此》(1997)、《西川的诗》(1999),诗文集《深浅》(2006),散文集《水渍》(2001)、《游荡与闲谈:一个中国人的印度之行》(2004),随笔集《让蒙面人说话》(1997),评著《外国文学名作导读本.诗歌卷》(2001),译著《博尔赫斯八十忆旧》(2004)、《米沃什词典》(与北塔合译,2004)。编有《海子的诗》(1995)、《海子诗全编》(1997)。曾获鲁迅文学奖(2001)、庄重文文学奖(200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阿齐伯格奖修金(1997)、德国魏玛全球论文竞赛十佳(1999)等。

4、海子

生于1964年3月24日,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镇査湾人,自小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学院学习法学,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上世纪8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

80年代的诗人有哪些

好像只有50年代的 你讲的是不是1980年?

八十年代以来的诗人有哪些

汪国真最有名的就是

中国近现代著名的诗人

慕蓉

舒婷

海子

毛泽东

戴望舒

余光中

北岛

顾城

徐志摩

郑愁予

杨键 朱自清

艾青

鲁西西

郭沫若

西川

冰心 汪国真

闻一多

穆旦

鲁迅 王国维

多多 何其芳

洛夫 流沙河

刘半农

纪弦

曾卓

伊沙

北岛 (203) 穆旦 (143) 郑愁予 (88)

多多 (79) 海子 (60) 陈先发 (55)

杨键 (52) 顾城 (50) 纪弦 (47)

孟浪 (37) 余光中 (37) 洛夫 (36)

舒婷 (35) 西川 (33) 鲁西西 (31)

席慕蓉 (29) 痖弦 (29) 徐江 (28)

严力 (28)

伊沙 (27) 小海 (26)

戈麦 (26)

韩东 (26)

食指 (25)

于坚 (25)

朱文 (25)

杨平 (23)

昌耀 (23) 刘自立 (23) 刘东灵 (22)

戴望舒 (22) 蔡天新 (21) 欧阳江河 (21)

魏风华 (21) 宋晓贤 (21) 文虬 (20)

余怒 (20) 张错 (20) 章平 (20)

牛汉 (20)

骆一禾 (20)

艾青 (20)

虹影 (20)

陈东东 (19)

林徽因 (19)

徐志摩 (19) 盛兴 (18) 雷子 (18)

陆忆敏 (18) 何其芳 (18) 卞之琳 (17)

莫非 (17) 王寅 (17)

岩鹰 (17)

吴晨骏 (17)

西渡 (16) 汪国真 (16)

于洛生 (16) 芒克 (16)

莫小邪 (16)

李金发 (16)

刘半农 (16) 阿坚 (16)

白莲春 (16) 朵思 (16) 胡适 (16)

范想 (15) 丁当 (15) 桑克 (15)

曾卓 (15) 翟永明 (15)

张枣 (15)

中岛 (15) 沈方 (15) 陶里 (14)

闻一多 (14) 杨牧 (14)

马骅 (14)

蓝蓝 (14) 柏桦 (14)

侯马 (14)

胡续冬 (13) 黄翔 (13)

陈敬容 (13)

零雨 (13) 吕德安 (13) 绿蒂 (13)

莫渝 (13) 木朵 (13) 王家新 (13)

宋非 (13) 苏绍连 (13) 郑单衣 (13)

周梦蝶 (12)

祝凤鸣 (12) 张敏华 (12)

南星 (12) 施茂盛 (12) 诗阳...更多唯美的句子:www.weimeidejuzi.cn

80年代人的性格特点

每一代人的手里都有过一手好牌,那就是他的青春。但并不是每一手好牌都能打出最大的价值,很多时候,好牌砸在自己手上了,或者干脆就自我牺牲成就了别人。比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他们的个人梦想曾经被人造神话和宏大叙事的光焰所覆盖,70年代出生的人,则始终在类似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精神与物质的冲突”之类的永恒二元张力中受到撕扯,备感焦虑,等到“醒悟”过来的时候青春已飘然远去。

刘小枫在那篇《我们这一代人的怕和爱》里写道,他们那一代人“从诞生之日起,就与理想主义结下了不解之缘”,但是最终却幻灭于理想的脆薄和不可靠,受伤于从伪神圣中生长出来的蛮横和无理,转而开始珍视每个人在其生命历程中发出的“怯生生的呼唤”。而当80年代生人登上这个光怪陆离的巨大“秀场”时,这个社会已经完成了一个必要的清毒过程。很多过于玄虚的、不切实际的,甚至是虚假观念的障碍被沸腾的生活蒸发了。可以这么说,80年代生人不必再经历那种身心、灵肉的拉锯战,可以轻装上阵,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现实主义的怀抱。他们似乎不再愿意加入任何与“伟大”有关的行军方阵,不太可能被某些看上去很美的东西所诱骗了。

他们怕诗歌朗诵。那抑扬顿挫的语调,那含着眼泪的抒情,那牛犊子般的温柔,曾经被视为美的大本营,如今却会让他们汗毛直竖。在慷慨激昂的高调抒情与口齿不清的低声呢喃之间,他们宁愿选择后者。他们几乎偏执地认为,类似于诗朗诵之类的东西,无非是用一种真善美的姿态来贩卖假大空,所以反而会得到一个“恶心”的评价。诗朗诵以及一切显得无比真诚的文艺腔,都不再能感动他们。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会被煽情,不会被感动,只不过那种煽情或感动的根源不是什么“形而上学台词”,而只是更切身的个人遭际,比如眼见某位自己喜爱的选秀歌手被淘汰,他们就会哭得像个泪人。在哭泣时,他们也不会觉得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变得更崇高了,变得真善美了,因为眼泪不复是精神性的,哭只不过是一种有益健康的生理现象。

他们怕没有个性。在这个越来越拥挤、越来越匀质化、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的世界上,每个渴望引起注意、想要获得发展空间的人,都需要拥有鲜明的身份识别标志。这其实是一种生存策略,不使自己淹没在滔滔人海中。一个人可以没有德性,但不能没有个性。自卑的人努力追求与别人一样,自信的人则强烈希望与别人不一样。80年代生人是个从小就被告知即使一无所有、一无所长也要自信的群体。没有自信也要装出自信。所以他们说话习惯于去掉那个“们”字,他们说话更喜欢“我”字打头。“我行!”“我能!”“我可以!”“我选择,我喜欢!”“我的地盘我做主!”当然,像染黄毛、穿酷装、纹身之类的身体修饰属于很小儿科的玩意儿,玩街舞、玩滑板、玩攀岩、玩角色扮演、玩Cosplay、玩视频、玩游戏、玩赛车……这些时尚相对有点“技术含量”,似乎更能彰显自己的个性。个性化生存发展到极致往往就是沉迷于“恶搞”,从“一个馒头”到“后舍男生”,那铺天盖地的恶搞和戏仿当然是为了好玩,但同时却也折射出这些聪明的80年代生人本能地懂得,想在这个秩序化的社会里赢得一个冒头的机会,需要像病毒一样无孔不入无恶不作,在覆盖着他们的庞然大物上面下蛆,制造漏洞,孳生缝隙,获得证明自身存在的一线阳光。

他们怕冷落身体。身体曾长期被精神殖民,伴随着身体美学的凯旋,80年代生人也摆脱了对身体的羞耻感,开始堂而皇之地自恋起来。他们开始用心打理、推销、利用自己的身体。且不说满眼的美女在尽情展露自己的性感,摇曳出无限风情,连“芙蓉姐姐”“天仙妹妹”“二月丫头”以至“Ayawawa”之辈都成了时代荧屏上醒目的镜像,无论是褒还是贬,她们无不因为身体的在场而存在。包括很多男人,也毫无愧色地以所谓“男色”而赢得足够多的资本,如忧郁的“极地阳光”Acosta和满嘴“咩咩咩”的阴柔郭敬明以及大量的“快乐男生”“好男儿”,这些80年代生人的形象代言人,也都半真半假、半推半就地卖弄身体。“你好man!”“你好有型!”之类的赞语也从各色人等嘴里汩汩淌出,“男色消费”几成事实。至于“我裸露,我存在”的很多人,除了别有怀抱外,也以自己的举动向身体禁忌提出挑衅——当然,她们很清楚,在她们以自己的身体意象饲养了无数贪婪眼睛的同时,也成就了自身的价值。

他们怕用力过猛。即使面对现实中的丑陋,他们尽量做到不像前辈在二十来岁时那样做“愤青”,宁愿做一个略带几分玩世不恭的雅皮或者嬉皮,这样可以不使自己被愤怒灼伤,又不至于落得个很没有风度的下场。他们比较机灵,明白“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不能改变现实就改变自己”的道理。对于现实中的冲突,他们一般会采取侧避甚至背对的姿态。对于“用力过猛”者,他们的态度是讥讽。但同时他们又要掩饰自己力量的缺乏,于是往往在虚拟世界里以暴力性的语言、咄咄逼人的攻击姿态来补偿,在网络上很多人都成了或粗鄙或凶狠的小霸王,“街头霸王”“魔兽争霸”也都成了热门游戏。各色“粉丝”的主力军是80年代生人,他们的语言杀伤力曾经令一些缺乏“娱乐精神”的前辈丢盔卸甲,以至于有人惊呼他们已经构成了一种“青春霸权”。

他们还怕什么?他们怕来自长辈的唠叨。怕被逼着进入忆苦思甜的固定程序。但他们又怕一个人郁闷,无兄弟姐妹的孤寂、快节奏的生活、高压力的环境、竞争激烈的社会,一天到晚面对电脑,总会造成许多孤僻的心理病人。他们怕被时代快车甩下,紧赶慢赶却又怕成为房奴车奴。他们怕失去中心成为一个旁观者,怕与最酷最炫的生活无缘,怕被别人称为老女人老男人,就像他们如此这般地称呼比他们大的人一样。他们怕来自长辈的嫉妒,即便他们自以为比肥腻腻的前辈要更简单更直接。他们怕丧失兴奋度,也许体能还未衰竭就已经失去了很多兴趣。他们怕自己变得太土。他们怕街道太拥堵。他们怕没有前途。他们怕吃太多的苦。他们怕,怕自己前怕狼后怕虎。

80年代生人爱什么?其实,他们所爱的就是他们所怕的反面。他们爱充满谐趣的叙事,他们爱个性张扬的生态,他们爱欲望勃发的身体,他们爱充满娱乐精神的搞笑和调侃……

他们爱感性偶像。试图纯粹以文字打动他们,将是一桩困难的事情。电子媒质对他们而言是极其熟稔的经验,如果一个人不是直接以自己的形象呈现,那他几乎接近于不存在。诗歌什么也不是,除了类似于能演化成公共娱乐事件的“梨花体”。小说什么也不是,除非它可以变成一部由哪位偶像主演的电影或电视连续剧。戏剧什么也不是,只有当它成为一个“先锋”的符号时才会成为小众追逐的对象。即便历史也要假道“百家讲坛”里的易中天、王立群等人的解读才能进入视野,即便儒道经典也要经由于丹等人烹调成“心灵鸡汤”才能下咽,即便《红楼梦》也要通过刘心武的另类诠解和“红楼梦中人”等选秀活动才引发兴趣。为偶像而疯狂自古有之,但80年代生人显然把它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狂热“粉丝”的所作所为有时候让人心惊肉跳。而那些年轻尖锐的热情,他们为偶像流淌的滚滚泪水,常常也被错误地理解为一种感性的解放,被视为这一代人内心真诚、丰盈的证据,事实上这却是一份彻头彻尾的伪证。坦率地说,只有缺乏独立自我意识的人,才会那样奋不顾身地投身到偶像的怀抱,就像飞蛾扑火一般。

他们爱自己。爱运用拇指。爱戴着耳机摇头晃脑。爱奶声奶气地说话。爱用半嘲的口气称别人为老师。跟他们的前辈相比更爱用拥抱表达感情。他们爱说“爱”,一个前辈们可能鼓足勇气也无法当众说出口的词。当然,他们的偶像韩寒说,爱是拿来做的,而不是拿来说的。但是没办法,尽管他们觉得像齐秦那样嚷嚷“我的爱情宣言”是多么老土,他们自己也还是会咬牙切齿青筋毕露地嘶吼——“死了都要爱”。

我忽然开始怀疑起来,80年代生人的怕和爱,真的有什么特别的吗?坐在我办公桌前面的两个人,都是80年代生人,他们炒股怕套牢,恋爱怕失败,爱看NBA,爱看《武林外传》,我怎么也琢磨不出他们与我有何本质差异。我不想说“80年代生人”是一个伪造的命题,但是的的确确,他们相比之下得到了某种过度关注和过度诠释,也许这是商业的催肥,传媒也随之跟进,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其实,从更本原的意义上看,作为一个最能感应时代症候的年轻人,他们的生命冲动即便相隔千年也都是相似的,他们有着同样的欲望舞蹈,有着同样的梦想色彩,然而呈现为具体形态的“怕和爱”却因所附丽的土壤和空气、因价值风向的不同而别有风貌。所以,倘若要追究80年代生人的任何特异之处,可以套用劳伦斯夫人的一句话——“不是我,而是风。”

中国现代诗人有哪些?

中国现代诗歌的代表人物

中国现代诗歌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现代诗歌流派,其中最杰出的100多名代表人物为:

* 20世纪20年代:

:徐志摩闻一多李金发穆木天冯至

* 20世纪30年代:

林徽因戴望舒李广田艾青卞之琳何其芳南星辛笛覃子豪纪弦

* 20世纪40年代:

王佐良陈敬容杜运燮穆旦罗寄一郑敏唐祈袁可嘉牛汉屠岸

* 20世纪50年代:

周梦蝶羊令野方思余光中洛夫罗门蓉子痖弦昌耀林泠

* 20世纪60年代:

郑愁予任洪渊杨牧叶维廉食指

* 20世纪70年代:

江河北岛芒克多多舒婷刘自立严力杨炼梁小斌顾城

* 20世纪80年代(上):

周伦佑于坚翟永明王小妮欧阳江河廖亦武孙文波吕德安韩东骆一禾

* 20世纪80年代(下):

孟浪陆忆敏陈东东万夏杨黎张枣李亚伟西川海子艾克小海何小竹于小韦

* 20世纪90年代(上):

马永波谯达摩臧棣 伊沙余怒 戈麦蓝蓝桑克西渡杨键徐江

* 20世纪90年代(下):

孙磊木朵康城朵渔胡续冬巫昂廖伟棠沈浩波吕叶马兰叶千华庞培宋非杨小滨冯志亮章平

* 21世纪初十年:

阿斐 芦哲峰 董非邓月亮风轻扬舒子原郁颜王朝东南岩山水情人 余子愚郑小琼李富平茱萸 青空 丑乙若荷·影子

编辑本段

中国现代诗歌的代表作品:

* 20世纪20年代

o 徐志摩〖再别康桥〗 〖偶然〗 〖我等候你〗 〖翡冷翠的一夜〗

o 闻一多〖幻中之邂逅〗 〖孤雁〗 〖死水〗

o 李金发〖夜之歌〗 〖爱憎〗 〖时之表现〗

o 穆木天〖苍白的钟声〗 〖苏武〗 〖落花〗

o 冯至 〖十四行集(节选)〗 〖蚕马〗 〖帷幔——乡间的故事〗

* 20世纪30年代

o 林徽因〖仍然〗 〖无题〗 〖秋天,这秋天〗

o 戴望舒〖雨巷〗 〖烦忧〗 〖我用残礌的手掌〗

o 李广田〖秋灯〗 〖笑的种子〗 〖地之子〗

o 艾青 〖时代〗 〖大堰河——我的保姆〗 〖给太阳〗〖我爱这土地〗

o 卞之琳〖断章〗 〖妆台(古意新拟)〗 〖古镇的梦〗

o 何其芳〖预言〗 〖圆月夜〗 〖声音〗

o 南星 〖守墓人〗 〖石象辞〗 〖响尾蛇〗

o 辛笛 〖航〗 〖风景〗 〖再见,蓝马店〗

o 覃子豪〖过黑发桥〗 〖瓶之存在〗 〖吹箫者〗

o 纪弦 〖幻象〗 〖狼之独步〗 〖过程〗

* 20世纪40年代

o 王佐良〖他〗 〖巴黎码头边〗 〖1948年圣诞〗

o 陈敬容〖珠和觅珠人〗 〖出发〗 〖题罗丹作《春》〗

o 杜运燮〖Narcissus〗 〖山〗 〖秋〗

o 穆旦 〖合唱二章 又题∶Chorus二章〗 〖森林之魅〗 〖葬歌〗

o 罗寄一〖音乐的抒情诗〗 〖一月一日〗 〖序〗

o 郑敏 〖Fantasia〗 〖寂寞〗 〖成熟的寂寞〗

o 唐祈 〖游牧人〗 〖女犯监狱〗 〖时间与旗〗

o 袁可嘉〖沉钟〗 〖走近你〗 〖冬夜〗

o 牛汉 〖鹰的诞生〗 〖汗血马〗 〖华南虎〗

o 屠岸 〖纸船〗 〖城楼图铭〗 〖潮水湾里的倒影〗

* 20世纪50年代

o 周梦蝶〖逍遥游〗 〖菩提树下〗 〖托钵者〗

o 羊令野〖蝉〗 〖秋兴〗 〖无题十二行〗

o 方思 〖仙人掌〗 〖夜歌〗 〖竖琴与长笛(节选)〗

o 余光中〖芝加哥〗 〖白玉苦瓜〗 〖秦俑〗

o 洛夫 〖烟之外〗 〖湖南大雪〗 〖巨石之变〗

o 罗门 〖麦坚利堡〗 〖第九日的底流〗......更多唯美的句子:www.weimeidejuzi.cn

七、八十年代最伟大的诗人是谁?

哪个世纪?

20世纪80年代为什么是诗歌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时代

上世纪80年代是诗歌的黄金年代,也许还是新诗有史以来最好的年代。一位老诗人曾经断言,迄今为止的新诗人,将来能站得住的恐怕也就三四十个,而80年代出来的会占到半数左右。

那些在80年代出来的诗人大多都把能够亲历这一场诗歌变革,视为个人精神成长史上的一大幸事。

80年代诗歌多继承70年代地下诗歌的遗产。70年代存在一些知青沙龙,他们有特殊的阅读权,有诗歌交流。80年代最初的诗歌风气是“知青诗歌”培育的,有强烈的政治反思意识,在诗美方面也富有探索精神。

81年开始取缔民间诗歌组织和民间出版物,“朦胧诗”逐渐弱化了反思的锋芒。“集体阅读障碍”曾让“朦胧诗”盛极一时。

随着文化译介的逐步繁荣,校园诗潮涌起,第三代诗人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美学反叛。在文化之眼向古典和西方睁开之后,校园诗群取代了知青诗群,“后朦胧诗人开始了”对“朦胧诗”的话语清洗,这些是80年代诗歌审美嬗变的主脉。

汪国真和顾城是一个时代的诗人吗

不是一个时代的,一个是70年代比较红,一个是90年代比较红。

70年代末80年代初曾经出现过像现在春运买火车票一样排队买诗集的场景。雷抒雁、北岛、舒婷、顾城、柯岩、李瑛等一大批诗人都在此期间写出过脍炙人口的作品。

到了80年代后期,以海子、西川、骆一禾为代表的北大诗人形成了一股新的力量,影响深远。

按现在的说法,汪国真是大器晚成的诗人。然而80年代时写了几年诗都反响平平,到了90年代一夜爆红,总还是跟80年代末一批诗人的离去有一定关系。

80年代的诗人是谁: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