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励志成语四字书法名句大全

励志成语四字书法名句大全

励志成语四字书法名句大全

1. 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

2. 扬清厉俗:发扬清操,激励世俗。

3. 整旅厉卒:整训军队,激励士卒。

4. 夕寐宵兴:晚睡早起。形容勤奋不息。

5. 学无止境:用勤奋学习的方式适应环境。

6. 鸡鸣而起:鸡叫时就起床。形容勤奋不怠。

7. 搦朽磨钝:指才能低下的人也在激励求进。

8. 奋发图强:图:谋求。振作精神,以求强盛。

9. 廉顽立懦:指高尚的节操可以激励人振奋向上。

10. 斗志昂扬:昂扬:情绪高涨。斗争的意志旺盛

书法创作常用的古诗词名句对联(4

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2.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

4.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

5.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6.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7.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9.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10.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求四字欧体书法图片,名句也行。 20分

你直接在《九成宫》里最后几页找,人玩其华,我取其实。等等

有关书法的名句

蒋和:布白有三;字中这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间之布白.初学分布,皆须停匀;既知停匀则求变化,斜正疏密错落其间.陈绎:疏处捺满,密处提飞;平处捺满,险处提飞;捺满则肥,提飞则瘦.王羲之:分均点画,远近相须,播布研精,调和笔墨;锋纤往来,疏密相附.项穆:人之于书,得心应手,千形万状不过曰中和.曰肥.曰瘦而已.若书宜长短合度,轻重协衡,阴阳得宜,刚柔互济,犹世之论相者不肥不瘦.不长不短为端美也.张怀瑾:偃仰向背;谓两字并为一字,须求点画上下偃仰有离合之势.王羲之:二字合为一体,重不宜长,单不宜小,复不宜大,密胜乎疏,短胜乎长.卫夫人:点画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横画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竖画如万岁枯藤;撇画如陆断犀象;捺画如崩浪雷奔;斜勾如百钧弩发;横折如劲弩筋节;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书道毕矣.

●书肇于自然(汉·蔡邕)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张怀谨)

●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唐·张彦远)

●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唐·张怀谨)

●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唐·张怀谨)

●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字怕练,马怕骑

●字无百日功

●拳要打,字要练

●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宋·米芾)

●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唐·孙过庭)

●笔秃千管,墨磨万锭(宋·苏轼)

●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晋·卫恒)

●婉若银钩,源若惊鸾(晋·索靖)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晋书)

●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北朝·萧衍)

●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南北朝·萧衍)

●龙威虎振,剑拔弩张(南北朝·袁昂)

●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唐·张怀声)

●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唐·李嗣真)

●笔下龙蛇似有神(唐·张怀谨)

●挥毫落笔如云烟(唐·杜甫)

●时时只见龙蛇走(唐·李白)

●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唐·韩渥)

书法的名言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把笔深浅,在于去纸远近,远者浮泛虚薄,近则瘟锋体重。唐.卢携《临池诀》

▲凡学书,欲先学用笔,,用笔之法,欲双钩回腕,掌虚指实,以无名指依笔,则有力。黄庭坚《论书》

▲所谓法则,恹压.钩揭.抵拒.导送是也。五代.李煜《书述》

▲右军用笔内恹,正锋居多,故法度森严而入神;子敬用笔外拓,侧锋居半,故精神散朗而入妙。明.丰坊《书诀》

▲执笔在乎便稳,用笔在于轻健:轻则须沉,便则须涩,谓藏锋也。清.冯武《书法正传》

▲字有藏锋出锋之异,粲然盈褚,欲其手尾相应,上下相接为佳。宋.姜夔《续书谱》

▲用笔之势,特须藏锋,锋若不藏,字则有病,病且未去,能何有焉。唐.徐浩《论书》

▲乃悟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当其用笔,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矣。唐.韦续《墨薮》

▲所谓千古不易者,指笔之肌理言之,非指笔之面目言之也。清.周星莲《临池管见》

▲学有规矩,字有体法;不然则笔意不精,字亦失乎格度矣。一字之法,贵在结构:一笔之法妙在起止。结构之道,尤在乎笔法之精妙也。佚名《永字八法》

▲将能此笔正用,侧用,顺用,重用,轻用,虚用,实用,擒得定,纵得出,遒得紧,拓得开,浑身都是解数,全仗笔尖笔毫末锋芒指使,乃为合拍。清.周星莲《临池管见》

▲用笔之法,见于画之两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断不可企及者,则在画之中截。盖两端出入操纵之故,尚有迹象可寻;其中截之所以丰而不怯,实而不空者,非骨势洞达,不能悻致。清.包世臣《艺舟双辑》

▲笔正则锋藏,笔偃则锋出。宋.姜夔《续书谱》

▲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语。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古人作纂,分,真,行,草书,用笔无二,必以正锋为主,间用侧锋取妍。分书以下,正锋居八,侧锋居二,纂则一毫不可测也。明.丰坊《书诀》

▲古人一点一画,皆使锋转笔以成之,非至起至掣曳之处乃用使转;古人一牵一连,皆旋转,正心着纸,无一黍米倒塌处。清.包世臣《艺舟双辑》

▲字划承接处,第一要轻捷,不着笔墨痕迹,如羚羊挂角。学者工夫精熟,自能心灵手敏。然便捷须精熟,转折须暗过,方知折钗股之妙。暗过处,又要留处行,行处留,乃得真快。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数画之转接欲折,一画之自转贵圆;同一转也,若误用之,必有病,分别行之,则合法耳。清.笪重光《书筏》

▲锋既着纸,即宜转换:于画下行者,管转向上;画上行者,管转向下;画左行者,管转向右。清.包世臣《艺舟双辑》

▲要使笔锋行字画中,如入骨既立,虽丰瘠不同,各自成体。宋.李弥孙《筠溪集》

▲书之大要,可一言而尽之。曰:笔方势圆。方者,折法也,点画波撇起止处是也,方出指,字之骨也;圆者,用笔盘旋空中,作势是也,圆出臂腕,字之筋也。清.朱履贞《学书捷要》

▲圆以规以象天,方以矩以向地。方圆互用,犹阴阳互藏。所以用笔贵圆,字形贵方。圆乃神圆,不可滞也;方乃通方,不可执也。明.项穆《书法雅言》

▲古人作书,落笔一圆便圆到底,落笔一方便方到底,各成一种章法。《兰亭》用圆,《圣教》用方,二贴为百代书法楷模,所谓规矩方圆之至也。

▲以转束言之,则内方而外圆;以笔质言之,则骨方而肉圆。此是一定之理。清.周星莲《临池管见》

▲柔润则肥瘦皆圆,硬燥则长短皆扁。是故曲直在性情而达于形质,圆扁在形质而本于性情。清.包世臣《艺舟双辑》

▲圆笔使转用提,而以顿挫出之。方笔使转用顿,而以提契出之。圆笔用佼,方笔用翻,圆笔不佼则痿,方笔不翻则滞。近代.康有为《广艺......更多唯美的句子:www.weimeidejuzi.cn

书法创作常用诗词对联名句大全

《书法创作常用的古诗词名句对联》书法创作常用的古诗词名句对联一、天地山水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2.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

书法类的人生哲理名句

1 字无百日功。

2 拳要打,字要练。

3 字怕练,马怕骑。

4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5 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6 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7 书肇于自然。——蔡邕

8 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9 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10 时时只见龙蛇走。——李白

11 挥毫落笔如云烟。——杜甫

12 笔下龙蛇似有神。——张怀谨

13 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14 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袁昂

15 婉若银钩,源若惊鸾。——索靖

16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张怀谨

17 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18 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韩渥

19 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

20 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张彦远

21 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孙过庭

22 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孙过庭《书谱》

23 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王妤

24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25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26 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米芾

27 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张怀声

28 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艺概》

29 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30 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31 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

32 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赵壹《非草书》

33 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34 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刘熙载《艺概》

35 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刘熙载《艺概》

36 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37 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松年《颐园画论》

38 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松年《颐园论画》

39 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40 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张怀谨

41 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张彦远《法书要录》

42 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刘熙载《艺概》

43 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张怀谨

44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45 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朱文长《续书断》

46 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朱和羹《临池心解》

47 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虞世南《笔髓论》

48 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更多唯美的句子:www.weimeidejuzi.cn

书法创作常用词语 名句 对联大全

书法创作常用的古诗词名句对联

1.雄鸡一唱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3.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 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

6.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7.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0.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11.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1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宋.苏轼《题西林壁》 1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5.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6.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8.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1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20.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的 二、日月风雨

1.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唐.杜甫《羌村三首》 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原游》 3.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 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7.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宋.张先《菩萨蛮》 8.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9.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 1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朝.王维《鸟鸣涧》 11.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赵嘏《江楼感旧》

12.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唐.李白《把酒问月》 13.暮雨不来春不去,花满地月朦胧——宋.贺铸《江城子》

有什么关于书法的名言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清.松年《颐园画论》

▲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清.王妤

▲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 张沅《石涛画语录》

▲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书法三味》

▲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清.刘熙载《艺概》

▲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唐.张彦远《法书要录》

▲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东汉.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明.项穆《书法雅言》

▲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清.刘熙载《艺概》

▲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明.项穆《书法雅言》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 ——柳公权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清.刘熙载《艺概》

▲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得志不如得道。)——唐.孙过庭《书谱》

▲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清.松年《颐园论画》

▲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清.刘熙载《艺概》

▲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宋.朱文长《续书断》

▲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唐.虞世南《笔髓论》

▲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 ——东汉.赵壹《非草书》

▲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 ——元.陈绎曾《翰林要诀》

▲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 ——苏轼《书论》

▲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 ——清.刘熙栽《艺概》

▲夫书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宋.朱文长《续书断》

▲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著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明.项穆《书法雅言》

▲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明.项穆《书法雅言》

▲ 试以人品喻之,谋猷谙练,学识宏深,必称黄发之彦。词气清亮,举动利便,恒数俊髦之英。老乃书之筋力,少则书之姿颜。筋力尚强健,姿颜贵美悦,会之则并善,折之则两乖。融而通焉,书其几矣。若其规模宏远,意思窈窕,抑......更多唯美的句子:www.weimeidejuzi.cn

励志成语四字书法名句大全: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