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随笔 > 穿过武汉的街道

穿过武汉的街道

原创 丹心 初丹德月

上周去武汉出差呆了几天,一座我一直很想去的城市,大学在图书馆看过一个武汉本土作家的书,她在里面写了很多关于武汉的有趣故事,写她多么热爱武汉这座城市,写武汉的大街小巷,写武汉的风土人情。后来,我们在北京的吃呼小馆里还卖过武汉的热干面,一直很受食客们的欢迎,有一个在中关村图书大厦上班的图书管理员每次都要吃两碗热干面,我们得找一个大碗给他装着,每次他都吃的很干净,一声不响的坐在角落,吃完了发会儿呆,就回去上班了。

因为热干面和那位作家,武汉对我比其他的城市多了许多吸引。似乎它和我并不陌生,就像一个认识很久的老网友,一直没有见面,但心里都有对方。

快飞到武汉上空时,我透过舷窗往外望去,视野被分割成两块,上面是蔚蓝的晴天,下面是洁白的云海,如此洁净的两种颜色,就像通过车窗望向夏日的草原,上面一片蔚蓝,下面一片翠绿。这种既干净又简单的画面,常常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目之所及的大地,居然只剩两种色泽,真不可思议。

飞到武汉上空的时候,飞机已经降落到可以看清地面物体的高度了。四周的田野一小块一小块的,每块地里种着一种作物,相邻的很多块地拼凑出了一个五颜六色的调色板,仔细看,又很像女生用的眼影盒,这块深点,那块浅点,江汉平原,因此变得有趣了。

江汉街上有很多跟上海外滩相似的老建筑,欧陆风格、古罗马风格、拜占庭风格等等,曾经是英租界地。这些建筑有漂亮的大阳台,墙面都是石头砌成的,看着会觉得很漂亮,但又会给人一种很强的距离感。走到江汉路的尽头就是钟楼,钟楼里面展示了武汉这个城市的风雨历史,每到整点的时候钟楼就会当当当的发出悠扬的钟声,隔着长江,一直传到江对面。钟楼下面有很多拍婚纱照的新人,若这些婚姻和爱情能像这座百年钟楼这么悠久,那也算是圆满了。

武汉跟南京很相似,整个城市被长江切成了两块,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桥连接着江的两岸,晚上走在江边,能看到桥上一排排明亮的灯光,黑黑的江面上时而划过一艘大船,很忙碌,却很安静。

穿行在陌生的街巷里,不问路也不看地图,随意的拐来拐去,看到喜欢的街道就钻进去,并不在意它是不是攻略上推荐的,就像当地人一样,悠闲的走着,看到没吃过的小吃,就停下来要一份,再继续晃荡。武汉的街道并不算繁华,但它有很多有意思的小胡同,很旧很暗,但是充满韵味,就像一张久经岁月的老脸,已经失去青春的水分了,但眼里却蕴含着深刻的智慧。相比那些光鲜亮丽的繁华购物中心,我更喜欢这种老街道,这才是武汉本来的面目,我不反对经济全球化给一个城市带来的巨大改变,但属于这个城市的老街道和老韵味才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关键点,不然如果每个城市都变得光鲜亮丽,整整齐齐,我们干嘛还飞来飞去的旅行呢?待在一个城市就好了啊,反正都大同小异。

武汉的鸭脖和鸭头真的很好吃,我们住的酒店下面就有精武鸭脖,每次晚上回来都会买点带到酒店吃,不是很辣,但是味道很丰富,可惜没有我喜欢吃的鸭心,不然我肯定会吃好多好多。每天早上我们都吃热干面,热干面是武汉人的早餐,四块钱一碗,非常便宜,每次我吃热干面的时候就会想起在北京吃呼小馆吃热干面的食客们,两年多过去了,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还在中关村拼搏呢?或许也跟我一样,已经远走他乡了吧。

武汉每天都能看到太阳,早上六点左右,天边就被染成橘黄色的了,不到一会儿,太阳就穿过重重高楼,晒到马路上了,武汉人的一天,也就开始了。傍晚五点过,太阳慢慢沉下去了,站在天桥上,你能感觉到像大橘子一样的太阳一点一点的躲到了高楼背后,路面上的金黄越来越少,越来越少了,到最后只剩下暗淡,然后,暖黄色的路灯又恢复了路面的亮度,夜晚就这样来临了。

登上黄鹤楼的那天是重阳节,阳光明媚,这座小时候常常出现在古诗词里的大楼终究是要去走一走的。为了看日落,我们下午才慢悠悠的晃过去,结果黄鹤楼上人挤人,老人小孩情侣单身狗,似乎都想在这一天到这座楼上发生点什么故事,一层又一层,爬到第四层的时候人已经多到无法行走了,找了个面向落日方向的位置赶紧站住,不走了,就在这里等着看日落吧。古代的圣贤们知道黄鹤楼有今日之繁盛,估计也会忍不住多吟几首诗了。黄鹤楼翻修过很多次,三国,元朝,唐朝,明朝,宋朝,清朝再到近代,格局和楼层都不一样,今日的黄鹤楼并不是昨日李白作诗饮酒的黄鹤楼,但位置是一样的,长江大桥就在下面,能看到奔腾的长江水,也能俯瞰整个汉阳城。目送太阳一点一点的沉到江对面,一天就结束了,黄鹤楼,以后我会想起来的,一定就是站在上面看着落日这个画面了,那天的落日很美,最后出现了一个心形的光芒,我笑着说,太阳在对我比心呢,它喜欢我哦。

武汉大学的梧桐树跟南京的梧桐树一样,又高又粗,是不是百年老校,只要看校园里树木的年龄就知道了。樱花大道的樱花树都已经秃了,但是跟校园的老建筑很配,有种沧桑庄严之感,我喜欢树很多的校园和小区,会给人一种亲切感,全是建筑,树木很少的街道会让我有压迫感,神经会不自觉地紧张起来。武汉大学跟厦门大学一样,校园里人来人往,很多都是像我一样的观光客,并不是本校的学生,大叔大妈,老人小孩,很是热闹。但我其实不希望大学变成这样一个游客观光的地方,它应该是安静的,认真做学术研究的地方,而不是像菜市场一样,人潮涌动的地方。学校可以开放参观,但最好限制时间段或者周末才开放,这样至少周一到周五,学生还可以享受宁静的校园,专心于学术。

武汉地铁里的步伐比成都的匆匆,或许武汉的工作节奏要比成都快一些,武汉是全国高校第二多的城市,加上它对科教的重视和地理位置的优越,未来势必是个有实力的城市,相信会有很多年轻人在这里扎根落户,成为新一代的武汉人,那时候再来武汉,必定又是另一种感觉了。

最近在读《人类简史》,今天读到作者的一个观点,非常合我意,他说:“旅游业真正卖的不是机票和饭店房间,而是旅游中的经验。所以这样说来,巴黎的重点不是城市,印度的重点也不是国家,而是它能提供的经验。之所以要买经验,是因为这样能拓展我们的视野,发挥我们的潜力,并且让我们更快乐”。我一直觉得,旅行,就是为你的生命,寻找一些固定圈子之外的经验,这些经验就是你在这个城市发生的故事,关于武汉的故事就写到这里吧。

很晚了,大家晚安,后会有期。

穿过武汉的街道: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