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随笔 > 我在群里的日子之五:友谊地久天长

我在群里的日子之五:友谊地久天长

(文\ 陆先武)

对于老人,有这么一说,即应有“四老”,即“老伴、老友、老窝、老本。”这是老人晚年幸福生活的重要因素。

其中的老友,也是知音,不是一般的泛泛之交,更不是见面点头之交。一言以蔽之,就是相互间无话不谈,不会藏着掖着,更不会顾左右而言他的那种。

老友的功能是子女无法替代的。渐入老境,总想多几个老友,闲时聊一聊,聚一聚。

但老友最难找,可遇而不可求。因为“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首先要三观相近,其次是意趣相投,性格脾气合得来。说起来简单,真的要遇到几个老友却不简单。

------

左一为陈岸国

我就说个大实话,我的人缘不算很差,同学朋友不少,但真的要达到无话不谈的境界,就数量不多了。

我意想不到的是,在《西部故人来》聊天群里面,却遇到了不少的知音。真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西部故人来》聊天 群里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入群前都不认识。由于对文学的共同爱好走到一起来了。

入群后通过群里的帖子,我惊喜地发现不少的人与我的三观、性格和处世差不多,于是萌发了和他们结为微信好友的想法。这样更便于畅所欲言。

在群里公开邀请好友,由于胆怯,我没有那个勇气。只有私下邀请,即使不成,也好下台。

我是个不会玩手机的人,很多操作还要靠子女。有一天,我无意之中发现聊天群里面有“添加到通讯录”一项,正愁找不到添加群里微信好友的途径,这一发现如同找到了二不法门,让我兴奋了好一阵子。

我添加微信好友的依据是作者的文章及文章附后的个人资料,还有跟帖及留言。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政治倾向及处世风格,由于大家相识的时间不长,又是在网络世界,所以多少还是有懵的成分。

我在群里的第一个微信好友是马光华老师(网名芳华)。 依据是她写的《饥饿年代》一文,这是我入群后看到的第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写了那个年代舔盘子的、偷食棉籽油的,吃使君子的,写得绘声绘色,生动恢谐。除了流畅的文笔以外,更重要的是她写出了历史的真实。

我喜欢说真话的人,再加上她的网名“芳华”,与一部电影同名,好记又很吸睛,于是第一个点了她。这是我第一次在群里添加朋友。

由于当下网络诈骗猖獗,很多人出于防范,连陌生电话都不接。

我有些忐忑,因为对方并不了解我,甚至不知道我的名字。添加好友是双方的事,对方是否同意,我心中没有底。我害怕碰壁,每添加一个好友,事前都要鼓足很大的勇气。如果对方是女性,我甚至作好了挨骂的思想准备。

我等待着对方的回应,很快手机屏幕上显示“对方通过了你,现在可以通话”的字样。我成功了,这是群里我添加的第一个微信好友,我有些喜出望外,迫不急待地和她进行了通话,对方是地道的重庆口音。千里之外,可以感到对方典型的重庆人火辣直爽的性格。虽然我们刚接上头,却谈得很投机。

这下我来了劲,先后和王大炜、李宗明(网名碧野田间)、陈岸国(网名岸岸)、周晓为(网名薇薇)、邹贵宝(网名云舞沫飞)、万先觉(网名沧海叶舟)、彭莲、吴松涛(网名涛声依旧)、雷群(网名静若幽兰)、张勤一(网名淡定来自如来福地)的多位老师建立了微信朋友关系。

------

左为沧海叶舟,右为陆先武

在微信好友建交过程中,有点小花絮。我添加好友时绝大多数都非常顺利,一点即成。

只有添加薇薇时,等待回复费了点时间。后来我才知道,她比较谨慎,她在点同意前,向米青青总编问过我的情况,米青青回答她,“四季如春”(我的网名)是个正派人。这句话虽短,却很有分量。薇薇十分信任米青青,于是按下了同意键。

静若幽兰成为微信好友,是我误以为她是《天府作家》公众号的唐明霞老师,一接上头,才知道我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我赶快赔礼道歉。幸好我们是一个群的文友,她也不是小心眼,对我没有一点责备,我的窘迫才逐渐放了下来。

沧海叶舟和我聊起来,才知道他的老家和我爱人的老家相隔不过一两里路,说起一些人来,大家都认识,有一种地缘的亲热。谈起家世,有很多共同点。他是抗战将士之后,但命运多舛。一下子我们的距离就拉近了,他也是群里请我喝茶的第一位。

《西部故人来》聊天群是个网络世界,文学爱好者在这个大家庭里,以文会友。由于没有商业和情感诈骗,所以大家很容易从网络世界走向现实世界。

------

西部故人来群友小聚

我的一位重庆朋友几十年没有见面了,取得联系后疫情又 来了。我很希望有人帮我看看他,我忽然想到了微信好友芳华和薇薇,她们都是重庆人。当我试探性的把这一愿望告诉她们后,她们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冒着高温酷暑代我看望了这位重庆好友,她们的行动十分成功,使我和我的朋友都十分感动(详情可参见《缘分》一文。)这件事说明了微信好友的友谊,已从网络世界走向了现实。

我在群里也有一段不太适应的时光,薇薇知道后,开导过我,并给我支招。通过她,我认识了《不惟读书》公众号主编唐小瑭老师,唐老师是一位退役女军官,酷爱文学,为人谦虚低调,客气真诚。

她推出了我在《不惟读书》公众号的第一篇文章《缘分》,唐小瑭就成了继米青青之后,我遇到的第二位优秀公众号主编。

由于有了一批微信好友,除了参加群里的集体活动外,我又多了许多私聊的空间。王大炜、碧野田间、岸岸、沧海叶舟,和我是聊得最多的。

------

前排右二为王大炜老师

我们在微信里交流切磋,互相学习,互相鼓励,让我获益匪浅。私聊中,有时也涉及一些社会问题。我发现他们不仅文笔好,而且关心政治,关心祖国的前途。

他们善于思考,有正义感,对社会问题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同时对朋友重情重义,坦诚相待。有时我们一聊起来,竟不知时间,不知不觉已过子夜。

随着彼此间了解的加深,相见恨晚的感觉也油然而生。百闻不如一见,大家已不满足于网络上的交流。于是互相邀约,盼望着拥抱握手,把酒言欢的一天。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在群里认识的人越来越多。我发现群里有许多有识之士,我总想多结交一些,但又不大摸底,不知这些文友是否能接受我爱讲真话的德性。

群里任何一个人如果不嫌弃,愿意成为我的微信好友的话,我都欢迎。即使观点不一致,不要紧,可以在私聊中,心平气和进行交流,但注意不要使用过激语言。如果彼此不能说服,大不了少说两句,观点各人保留。

毕竟都是群里的文友,有人发红包,还是要去抢的;见了面,手还是要去握的。

尽管老友难找,我还是在努力。老友总是越多越好!当然,如果交友影响了对方的情绪,浪费了对方的时间,我宁愿退出,因为凡事都要设身处地,不要强加于人。

我入群时间不长,就结识了这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偌大的收获在群外是无法想象的,这得益于《西部故人来》这个平台。我们要学会感恩

在文章的末尾,我禁不住要向米青青和唐小瑭两位老师说一声,谢谢!向《西部故人来》所有的朋友说一声,您们真好!最后一句话是,祝友谊地久天长!

(全文完)

我在群里的日子之五:友谊地久天长: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