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古文中,奏,是什么意思

古文中,奏,是什么意思

古文中,奏,是什么意思?

古文中,奏的含义:

作为动词:

1、奉献,送上。

示例:

奏,进也。——《说文》

敷奏以言。——《虞书》

以奏肤公。——《诗·小雅·六月》

各奏尔能。——《诗·小雅·宾之初筵》

予乘四载,随水刊木,既益奏庶鲜食。——《书·益稷》

相如奉璧奏秦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使奏其技。——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以夏进炉,以冬奏扇。——《论衡·逢遇》

燕姬奏妙舞,郑女发清歌。——萧纪《同萧长史看妓》

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方苞《狱中杂记》

2、 特指向帝王进言或上书。

示例:

上书谓之奏。——《论衡·对作》

奏平彻以闲雅。——陆机《文赋》。注:“奏以陈情叙事。”

奏对称旨。——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3、演奏,吹奏。

示例:

奏而食。——《礼记·玉藻》

要其节奏。——《礼记·乐记》

皆奏鸣凤。——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4、取得;产生。

示例:各奏汝功。——唐·韩愈《平淮西碑》

5、进(刀)。示例:奏刀騞然。——《庄子·养生主》

作为名词:

[名]

1、臣子上帝王的文书。

示例:汉定礼仪,则有四品: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议。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

其读音:zòu。

古文翻译!!!

王莽字巨君,孝元皇后之弟子也(1)。元后父及兄弟皆以元、成世封侯(2),居位辅政,家凡九侯、五大司马(3)。语在《元后传》。唯莽父曼蚤(早)死,不侯(4)。莽群兄弟皆将军五侯子(5),乘时侈靡,以舆马声色佚(逸)游相高(6),莽独孤贫,因折节为恭俭(7)。受《礼经》(8),师事沛郡陈参(9),勤身博学,被服如儒生。事母及寡嫂,养孤兄子,行甚敕备(10)。又外交英俊,内事诸父(11),曲有礼意(12)。阳朔中(13),世父大将军凤病(14),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15)。凤且死,以托太后及帝(16),拜为黄门郎(17),迁射声校尉(18)。

(1)孝元皇后(前71——公元13):王政君。本书有其传。(2)元、成世:元帝、成帝时期。封侯:王政君之父王禁封阳平侯,兄王凤继之为侯,弟王谭封平阿侯,王崇封安成侯,王商封成都侯,王立封红阳侯,王根封曲阳侯,王逢时封高平侯,从弟王音封安阳侯。另外,侄王莽封新都侯,姊王君侠、妹王君力、王君弟都有封号和汤沐邑。(3)九侯:指阳平侯王禁、平阿侯王潭、安成侯王崇、成都侯王商、红阳侯王立、曲阳侯王根、高平侯王逢时、安阳侯王音、新都侯王莽。五大司马:王凤、王音、王商、王根、王莽都曾任大司马。大司马:官名。掌管全国军政、实权超过丞相。西汉后期往往以掌权的外戚为之。(4)不侯:未得封侯。(5)群兄弟:指叔伯兄弟。将军:武官名。汉代有大将军、骠骑将军等等各种名号的将军。五侯: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于同日封侯,世称五侯。(6)相高:互相比赛。(7)折节:降低身分。(8)《礼经》:指《仪礼》或《周礼》。(9)沛郡:郡名。治相县(在今安徽淮北市西北)。(10)敕备:严肃谨慎。(11)诸父:伯叔之统称。(12)曲:委婉周到。(13)阳朔:汉成帝的年号,共四年(前24——前21)。(14)世父:伯父。凤:王凤(?——前22),成帝时任大司马大将军,辅政十一年。(15)不解衣带:没有正常地睡觉。(16)太后:指元后。(17)黄门:秦汉宫中官署名。设有黄门侍郎、给事黄门侍郎等官。(18)射声校尉:武官名。掌管待诏射声之士。

久之,叔父成都侯商上书(1),愿分户邑以封莽,及长乐少府戴崇、侍中金涉、胡骑校尉箕闳、上谷都尉阳并、中郎陈汤(2),皆当世名士,咸为莽言,上由是贤莽。永始元年(3),封莽为新都侯,国南阳新野之都乡(4),千五百户。迁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5),宿卫谨敕,爵位益尊,节操愈谦。散舆马衣裘,振(赈)施宾客,家无所余。收赡名士(6),交结将相卿大夫甚众。故在位更推荐之(7),游者为之谈说,虚誉隆洽,倾其诸父矣(8)。敢为激发之行(9),处之不惭恧(10)。

(1)商:王商(?——前10)。成帝时任大司马大将军,辅政四年。(2)长乐少府:官名。掌长乐宫事务。侍中:加官名。侍卫皇帝,出入宫廷。胡骑校尉:武官名。掌管归附的胡人骑兵。上谷:郡名。治沮阳(在今河北怀来东南)。中郎:官名。属郎中令(光禄勋)。陈汤:山阳暇丘人。本书卷七十有其传。(3)永始元年:前16年。 (4)国:谓封国。南阳新野:南阳郡新野县(今河南新野)。都乡:乡名。(5)骑都尉:官名。掌皇帝的卫队。光禄大夫:官名。属光禄勋。(6)收赡:接纳,供养。(7)在位:指担任高官者。(8)倾:超过。(9)激发:矫揉造作。 (10)恧(nù):惭愧。

古文中疏是什么意思

I shū

1.开浚;开通。

《国语‧周语下》:“夫天地成而聚於高,归物於下。疏为川谷,以导其气。”

韦昭注:“疏,通也。”

《左传‧成公十六年》:“塞井夷灶,陈於军中,而疏行首。”

杜预注:“疏行首者,当陈前决开营垒为战道。”

宋孔平仲《夏旱》诗:“安得疏江拥三峡,馀波末流灌百城。”

《清史稿‧怡贤亲王允祥传》:“仍疏赵北、苑家二口以防冲决。”

2.分开;分散。

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敌积,故可疏;盈,故可虚。”

《淮南子‧道应训》:“知伯围襄子於晋阳,襄子疏队而击之,大败知伯。”

高诱注:“疏,分也。”疏,一本作“疏”。

《新唐书‧南诏传下》:“雨矢射王师。

威疏军行,向矢所发丛射之。”

3.分赐;分给。

《晏子春秋‧问上十九》:“君裂地而封之,疏爵而贵之。”

汉桓宽《盐铁论‧毁学》:“今人主张官立朝以治民,疏爵分禄以褒贤。”

4.分布;陈列。

《楚辞‧九歌‧湘夫人》:“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王逸注:“疏,布陈也。”

汉扬雄《太玄‧玄首》:“三位疏成。”

司马光集注引宋衷曰:“疏,布也。”疏,一本作“疏”。

《文选‧左思〈魏都赋〉》:“绮井列疏以悬蔕,华莲重葩而倒披。”

李周翰注:“疏,布也。”

5.松弛,解除。

汉王褒《四子讲德论》:“减膳食,卑宫观,省田官,损诸苑,疏繇役,振乏困。”

《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王琇接书,来狱中疏了贵人戴的枷。”

6.洗涤,清除。

《国语‧楚语上》:“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

韦昭注:“疏,涤也。”

《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过灵溪而一濯,疏烦想於心胸。”

李善注引贾逵《国语》注:“疏,除也。”

7.撤退。

《国语‧晋语四》:“文公伐原,令以三日之粮。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军而去之。”

韦昭注:“疏,彻也。”

8.疏远,不亲近。

《荀子‧修身》:“谄谀者亲,谏争者疏。”

《韩诗外传》卷九:“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

《旧唐书‧李密传》:“魏武将求九锡,荀彧止而见疏。”

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上:“况余靖,自来与范仲淹义分绝疏,犹以朋党坐。”

《明史‧余珊传》:“正德之世,大臣日疏,小人日亲,致政事乖乱。”

9.指离间,使疏远。

唐刘肃《大唐新语‧极谏》:“臣闻陈平事汉祖,谋疏楚之君臣,乃用黄金七十斤,行反间之术。”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一卷第一章:“二十几岁的人,难道不晓得卖业是先要‘尽尽’亲疏内外的老规例吗?”

10.轻视。

《史记‧伍子胥列传》:“﹝吴王﹞益疏子胥之谋。”

《文选‧扬雄〈长杨赋〉》:“於是後宫贱玳瑁而疏珠玑。”

李善注引《广雅》:“疏亦贱也。”

11.冷淡;淡漠。

《後汉书‧班超传》:“超既西,先至于窴。

广德礼意甚疏。”

隋王通《中说‧礼乐》:“子谓薛收善接小人,远而不疏,近而不狎,穨如也。”

宋陆游《南堂杂兴》诗:“燕欲委巢雏尽去,扇犹在手意先疏。”

《西游记》第六三回:“那呆子意懒情疏,徉徉推托。”

12.远亲。亦泛指关系疏远的人。

《礼记‧三年问》:“三年之丧,何也?曰:称情而立文,因以饰群,别亲疏贵贱之节,而弗可损益也。”

孔颖达疏“亲谓大功以上,疏谓小功以下。”

《管子‧形势解》:“子妇不失其常,则长幼理而亲疏和。”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王长史(王濛)尝病,亲疏不通。”一本作“疏”。

唐韩愈《示儿》诗:“主妇治北堂,膳服适戚疏。”

清陈确《俭葬说》:“孟子‘不以天下俭其亲’,谓不当厚於疏而反薄於亲耳,非倾家厚葬之谓也。”

13.粗糙。亦指粗食。

《诗‧大雅‧召旻》:“彼疏斯粺,胡不自替?”郑玄笺:“疏,麤也,谓粝米也。”

《礼记‧玉藻》:“客飧,主人辞以疏。”

郑玄注:“疏之言麤也。”

宋文天祥《与中书祭酒知赣州翁丹山书》:“某退归以来……饭疏饮水,自求吾志。”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二:“吾贵为尚书,何如秀水朱十,以七品官归田,饭疏饮水,多读万卷书也。”

14.指粗布。

《後汉书‧文苑传下‧祢衡》:“衡乃著布单衣、疏巾。”

15.稀疏;稀少。

《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高亨注:“疏,稀疏,不密。”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深耕穊种,立苗欲疏。”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三代政暇,文翰颇疏。”

唐杜牧《雪中书怀》诗:“孤城大泽畔,人疏烟火微。”

鲁迅《书信集‧致杨霁云》:“久疏问候,想动定一切佳胜?”

16.疏忽;松懈。

《墨子‧杂守》:“池外廉有要、有害,必为疑人,令往来行夜者射之,诛其疏者。”

《韩非子‧五蠹》:“救小未必能存,而交大未必不有疏,有疏则为强国制矣。”

宋司马光《除皇伯宗谔》:“间由思虑之疏,丽於文法之禁。”

宋陆游《病少愈偶作》诗:“遇事始知闻道晚,抱痾方悔养生疏。”

17.生疏;不擅长。

《後汉书‧儒林传序》:“然章句渐疏,而多以浮华相尚。”

晋陶潜《咏荆轲》:“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宋王安石《宝应二三进士见送乞诗》诗:“惭君车盖如平昔,不笑谋生万事疏。”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序》:“斗幼失学,疏於经史,而好游山水。”

18.疏陋;浅薄。

《後汉书‧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

三国魏嵇康《幽愤诗》:“咨予不淑,婴累多虞。匪降自天,寔由顽疏。”

宋王安石《忆昨诗示诸外弟》诗:“材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睎。”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说林》:“意卓而辞踬者,润丹青於妙笔;辞丰而学疏者,资卷轴於腹笥。”

于省吾《〈双剑誃诸子新证〉序》:“自揆桐昧疏学,就其所知者录之,得欤失欤,以俟来悊。”

19.粗略;不精密。

《晋书‧律历志中》:“史迁造《太初》,其後刘歆以为疏,复为《三统》。”

《新唐书‧李适之传》:“适之性疏,信其言,他日从容为帝道之。”

《文献通考‧经籍一》:“《七略》虽疏而不滥,若班氏步步趋趋,不离於《七略》,未见其失也。”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说林》:“主义理者,拙於辞章;能文辞者,疏於徵实。”

20.粗拙;粗劣。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诔碑》:“杜笃之诔,有誉前代。

《吴诔》虽工,而他篇颇疏。”

郑观应《盛世危言‧技艺》:“盖工艺之疏,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21.迂阔;不切实际。

《礼记‧檀弓下》:“天则不雨而望之愚妇人,於以求之,毋乃已疏乎?”孔颖达疏:“言其疏远於道理矣。”

宋戴复古《寄章泉先生赵昌父》诗:“近者李侍郎,直言遭逐去。人皆笑其疏,君独有诗句。”

清顾炎武《日知录‧九州》:“然则谓《禹贡》九州,为尽虞夏之疆域者,疏矣。”

22.久;长远。

《孟子‧公孙丑上》:“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於此时者也。”

赵岐注:“言王政不兴久矣。”

《淮南子‧氾论训》:“体大者节疏,蹠距者举远。”

高诱注:“疏,长。”

《汉书‧晁错传》:“劲弩长戟,射疏及远,则匈奴之弓弗能格也。”

颜师古注:“疏亦阔远也。”

唐骆宾王《和孙长史秋日卧病》:“霍第疏天府,潘园近帝台。”

清龚自珍《哭郑八丈》诗:“别离刚岁换,问讯讶春疏。”

23.大。

汉扬雄《太玄‧首》:“方州部家,三位疏成。”

范望注:“疏,大也。言阴阳乘三统为方州部家大数,则三统之位乃大成也。”

24.迟缓;迟钝。

《文选‧陆机〈演连珠〉》:“臣闻柷敔希声,以谐金石之和;鼙鼓疏击,以节繁弦之契。”

李善注引《广雅》:“疏,迟也。”

宋陆游《闻新雁有感》诗:“才本无多老更疏,功名已负此心初。”参见“疏数”。

25.空虚;贫乏。

宋陆游《晨坐道室有感》诗:“一钵青精便有馀,世间万事总成疏。”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乐仲》:“然家计日疏,居二十年,割亩渐尽,竟不能畜僮仆。”

26.爽朗;超逸。

三国魏刘劭《人物志‧八观》:“微忽必识,妙;美妙不昧,疏也。”

刘炳注:“心致昭然,是曰疏朗。”

晋向秀《思旧赋》序:“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

27.鲜明貌。参见“疏疏”。

28.雕刻;刻画。

《周礼‧春官‧典瑞》:“驵圭、璋、璧、琮、琥、璜之渠眉,疏璧、琮以敛尸。”

孙诒让正义:“谓六玉之内,唯璧、琮更刻镂之,使两面疏通。”

《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尔乃悬栋结阿,天窗绮疏。”

张载注:“疏,刻镂也。”

《後汉书‧梁冀传》:“窗牖皆有绮疏青琐,图以云气仙灵。”

李贤注:“绮疏谓镂为绮文。”

29.指窗户。

《史记‧礼书》:“刻镂文章,所以养目也;疏房床笫几席,所以养体也。”

司马贞索隐:“疏谓窗也。”

《文选‧张协〈七命〉》:“方疏含秀,圆井吐葩。”

吕向注:“疏,窗也。”疏,一本作“疏”。

隋江总《咏双阙》:“象阙连驰道,天宇照方疏。”

唐骆宾王《同崔驸马晓初登楼思京》诗:“绮疏低晚魄,镂槛肃初寒。”

前蜀韦庄《抚盈歌》:“凤縠兮鸳绡,霞疏兮绮寮。”

30.通“蔬”。泛指蔬菜。

《荀子‧富国》:“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然後荤菜百疏以泽量。”

《通典‧职官八》:“﹝上林苑令丞﹞掌诸苑囿池沼种植疏果藏冰之事。”

袁枚《随园诗话》卷六引清金质夫《游张园》诗:“欹危瘦竹扶衰步,高下疏畦下晚晴。”

31.通“梳”。梳子。

《急就篇》卷三:“镜奁疏比各异工。”

颜师古注:“栉之大而麤,所以理鬓者,谓之疏,言其齿稀疏也。”

32.通“梳”。引申为梳理。

《汉书‧扬雄传下》:“当此之勤,蓬头不暇疏,饥不及餐。”

唐骆宾王《游灵公观》诗:“断风疏晚竹,流水切危弦。”

33.通“疋”。赤脚。

《淮南子‧道应训》:“子佩疏揖,北面立於殿下。”

高诱注:“疏,徒跣也。”

34.通“搜”。搜索;搜寻。

明文震亨《长物志‧禽鱼》:“丹林绿水,岂令凡俗之品阑入其中。故必疏其雅洁可供清玩者数种,令童子爱养饵饲。”参见“疏捕”。

35.姓。

汉有疏广。见《汉书》本传。

II

shù

shū

1.分条记录或分条陈述。

《墨子‧号令》:“诸可以便事者,亟以疏传言守。”

《汉书‧杜周传》:“前主所是著为律,後主所是疏为令。”

颜师古注:“疏谓分条也。”

唐元稹《唐故朝议郎侍御史河南元君墓志铭》:“己虽游千里,贸费毫釐,未尝不疏之於书,还启先太君,下示仲、叔、季。”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序言》:“三年前,偶当讲述此史,自虑不善言谈,听者或多不憭,则疏其大要,写印以赋同人。”

2.奏章。

《汉书‧贾谊传》:“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

唐杜甫《秋兴》诗之三:“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宋蘇洵《史论》下:“﹝班固﹞之传周勃也,汗出洽背之耻不载焉,见之《王陵传》;传董仲舒也,议和亲之疏不载焉,见之《匈奴传》。”

《明史‧杨涟传》:“涟遂抗疏劾忠贤,列其二十四大罪。”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七七:“我焚文字公焚疏,补纪交情为纪公。”

3.指上奏章。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乡贡》:“大历中,杨绾疏请复旧章,贵全乎实。”

《明史‧张芹传》:“给事中窦明言事下狱,芹疏救之。”

4.指阐释经书及其旧注的文字。

唐玄宗《〈孝经〉序》:“是以一章之中凡有数句,一句之内意有兼明,具载则文繁,略之又义阙,今存於疏,用广发挥。”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二节:“各宗派的大师,都想解释所尊奉的经典……经疏愈积愈臃肿,学徒愈学愈迷惑。”

5.引申为阐释。

宋任伯雨《述怀》诗:“问夜欲自劳,百疏竟何益。”

清蔡焯《〈史通通释〉举例》:“释之为用,析节而疏其义。”

6.指书信。

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

唐杜甫《潭州送韦员外牧韶州》诗:“洞庭无过雁,书疏莫相忘。”

宋蘇轼《答孙志康书》:“即日奉疏,少通哀诚。”

清陈确《答张考夫书》:“硜硜略具前疏,率此附寄,殊不尽。”

7.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祈祷文。

唐贾岛《宿贇上人房》诗:“朱点草书疏,雪平麻履踪。”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道场罢,众僧请夫人烧疏。”

《醒世姻缘传》第四回:“﹝晁大舍﹞勉强梳了头,到家堂中烧疏送神。”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秋》:“云仪纸马,则道院送疏。”

8.旧时募化用的簿册。

明陶宗仪《辍耕录‧岳鄂王》:“盖忠臣烈士,每诏条有致祭之文;岂狂子野僧,搀国典出募缘之疏。”

9.指捐款。

茅盾《赛会》:“‘地戏’不过几个人穿了做戏的‘行头’走走罢了,夹在‘会’裏无非硬凑一个名目,主事人们好借此多‘写’几块钱‘疏’。”

--汉语大辞典

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吾胡爱四千户封四人,不以慰赵子弟 所以待宾客布衣交,皆出客下

我何必要吝惜封给四个人的四千户,不用它来抚慰赵地的年轻人呢?

对待宾客用的平民百姓之间的交往礼节,而且总是谦卑恭敬,屈已待人。

判官,文言文翻译 (1)从封太山,奏(东封记),有诏褒美 (2)述典掌图书,余四十年,任史官二十年

(1)从封太山,奏(东封记),有诏褒美

从封泰山,奏(东封记)。,皇帝下诏褒奖

(2)述典掌图书,余四十年,任史官二十年

述掌管图书,我四十年,任史官二十年

古文《晋书 卷四十九》的翻译,谢!

阮籍传全文选自《晋书》中列传第十九: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父瑀,魏丞相掾,知名于世。籍容貌瑰杰,志 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 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 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 籍尝随叔父至东郡,兖州刺史王昶请与相见,终日不开一言,自以不能测。太 尉蒋济闻其有隽才而辟之,籍诣都亭奏记曰:“伏惟明公以含一之德,据上台之位, 英豪翘首,俊贤抗足。开府之日,人人自以为掾属;辟书始下,而下走为首。昔子 夏在于西河之上,而文侯拥彗;邹子处于黍谷之阴,而昭王陪乘。夫布衣韦带之士, 孤居特立,王公大人所以礼下之者,为道存也。今籍无邹、卜之道,而有其陋,猥 见采择,无以称当。方将耕于东皋之阳,输黍稷之余税。负薪疲病,足力不强,补 吏之召,非所克堪。乞回谬恩,以光清举。”初,济恐籍不至,得记欣然。遣卒迎 之,而籍已去,济大怒。于是乡亲共喻之,乃就吏。后谢病归。复为尚书郎,少时, 又以病免。及曹爽辅政,召为参军。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余而爽诛,时人服 其远识。宣帝为太傅,命籍为从事中郎。及帝崩,复为景帝大司马从事中郎。高贵 乡公即位,封关内侯,徙散骑常侍。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 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 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言于帝曰: “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风土。”帝大悦,即拜东平相。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鄣, 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有司言有子杀母者, 籍曰:“嘻!杀父乃可,至杀母乎!”坐者怪其失言。帝曰:“杀父,天下之极恶, 而以为可乎?”籍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 若。”众乃悦服。 籍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遗落世事,虽去佐职, 恒游府内,朝宴必与焉。会帝让九锡,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籍沈醉忘作,临 诣府,使取之,见籍方据案醉眠。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辞甚 清壮,为时所重。 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 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 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 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楷吊唁毕便去。或问楷:“凡吊者,主哭, 客乃为礼。籍既不哭,君何为哭?”楷曰:“阮籍既方外之士,故不崇礼典。我俗 中之士,故以轨仪自居。”时人叹为两得。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 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 悦,乃见青眼。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 籍嫂尝归宁,籍相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设邪!”邻家少妇有美 色,当垆沽酒。籍尝诣饮,醉,便卧其侧。籍既不自嫌,其夫察之,亦不疑也。兵 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其外坦荡而内淳至, 皆此类也。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尝登广武,观楚、汉 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登武牢山,望京邑而叹,于是赋《豪杰 诗》。景元四年冬卒,时年五十四。 籍能属文,初不留思。作《咏怀诗》八十余篇,为世所重。著《达庄论》,叙 无为之贵。文多不录。 籍尝于苏门山遇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登皆不应,籍因长啸而退。 至半岭,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响乎岩谷,乃登之啸也。遂归著《大人先生传》,其 略曰:“世人所谓君子,惟法是修,惟礼是克。手执圭璧,足履绳墨。行欲为目前 检,言欲为无穷则。少称乡党,长闻邻国。上欲图三公,下不失九州牧。独不见群 虱之处裈中,逃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也。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裈裆, 自以为得绳墨也。然炎丘火流,焦邑灭都,群虱处于裈中而不能出也。君子之处域 内,何异夫虱之处裈中乎!”此亦籍之胸怀本趣也。 译文为: 《阮籍传》译文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父亲阮,魏国的丞相掾,在当世知名。阮籍容貌奇美俊伟,志气开阔奔放,傲然独立,任性不受羁绊、喜怒不显露在表情上。他博览群书,尤其喜好《老子》《庄子》。嗜酒并能够长啸,又很会弹琴。当他得意时,竟忘记了自己的形骸和举止。当时人多说他痴呆,只有他同族兄长阮文业每每赞扬佩服他,认为他超过自己,因此大家都一齐称赞他奇异的才能。 阮籍本有剂世之志,正当魏晋之际,天下多有变故,名士很少有能保全自己的,阮籍为此不参与世事,便经常饮酒至醉。文帝司马昭想为武帝司马炎向阮籍求婚,阮籍醉了六十天,文帝没有说话的机会才中止。钟会多次问他一些时问题,想趁机找出差错来治他的罪,阮籍以大醉而豁免。在文帝辅政时,阮籍曾从容不迫地对他说:“我平时曾经游历过东平,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司马昭很高兴,便授予他东平相的职位。阮籍骑着毛驴到任,拆毁了原来的府宅屏障,以便内外相望。法令轻平简约,十来天便回京,司马昭推荐他做大将军从事中郎。 到了司马昭辞让九赐之封的时候,公卿要辅助他登帝位,让阮籍起草劝进书,阮籍喝得大醉忘记了起草,公卿们临到公府时,让人来取,见阮籍在伏案醉眠。使者把这事告诉他,阮籍写在案上,让人抄写,没什么改动,言辞十分清正难辩,被当时的人所推重。 阮籍虽然不拘于礼教,但是讲话言辞深远,不评论别人的好坏。天性特别孝顺,母亲死时,他正和别人下围棋,对弈者请求中止,阮籍留对方一定下完这一局。事后饮酒二斗,大哭一声,吐血好几升,母亲下葬时,他吃了一只蒸猪,喝了两斗酒,然后与灵柩诀别,话说罢了,又一声恸哭,于是又是吐血几升。伤害了身体,骨瘦如柴,几乎丧了生命。裴楷前往凭吊,阮籍披头散发,箕踞而坐,醉眼直视,裴楷吊唁完毕就离去。 阮籍又会做青白眼,见到崇尚礼义的世欲之士,就用白眼相对。嵇喜前来吊丧时,阮籍便用白眼看他,嵇喜很不高兴地退了出去。嵇喜的弟弟嵇康听说之后,便带着酒,挟着琴造访了他,阮籍很高兴,便现出青眼。因此礼义世俗之士嫉恨他如仇人,而文帝司马昭总是保护了他

古文翻译!!!急 !!!!

周书 --牧誓

得道多助

【原文】

时甲子昧爽②,王朝至于商郊牧野③,乃誓。王左杖黄钺(4),右秉白族以麾(5),曰:“逖矣(6),西土之人!”王曰:“嗟!我友邦冢君 御事(7),司徒、司马、司空(8),亚旅、师氏(9),千夫长、百夫长(10),及庸(11)。蜀(12)、羌(13)、髦(14)、微(15)、卢(16)、彭(17)、濮人(18)。称尔戈(19),比尔 干(20),立尔矛,予其誓。”

王曰:“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21);牝鸡之晨,惟家之索(22)。’ 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23),昏弃厥肆把弗答(24),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 迪(25),乃惟四方之多罪道逃(26),是崇是长(27),是信是使(28),是以为大 夫卿土。俾暴虐于百姓(29),以奸宄于商邑。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30)。 今日之事,不愆于六步、七步(31),乃止齐焉(32)。夫子勖哉(33)!不愆于 四伐、五伐、六伐、七伐(34),乃止齐焉。勖哉夫子!尚桓桓(35),如虎如貔(36),如熊如罴(37),于商郊。弗迓克奔以役西土(38),勖哉夫子! 尔所弗勖(39),其于尔躬有戮(40)!”

【注释】

①《牧誓》是公元前1066年2月周武王伐纣、在与纣王决战前的誓师辞。 牧指牧野,在商朝都城朝歌(今河南淇县)以南七十里。这次决战以周武王 大胜、殷王朝覆灭告终。在这篇誓辞中,周武王勉励军土和助战的诸侯勇往直前。②甲子:甲子日。按周历计算,这一天是周武王即位后第十三年 的二月五日。昧爽:太阳没有出来的时候。③王:指周武王。朝:早晨。 商郊:商朝都城朝歌的远郊。④杖:拿着。黄钺(yUe):铜制大斧。 ⑤秉:持。麾(mao):装饰着牛尾的旗。麾:指挥。(6)逖(ti):远。 (7)冢(zong):大。冢君:对邦国君主的尊称。御事:邦国的治事大臣。 (8)司徒、司马、司空:古代官名。司徒管理臣民,司马管理军队,司空 管理国土。(9)亚旅:官名,上大夫。师氏:官名,中大夫。(10)千夫 长:官名,师帅。百夫长:官名,旅帅。@庸:西南方诸侯国,在今天 湖北房县境内。(12)蜀:西南方诸侯国,在今天四川西部。(13)羌:西 南方诸侯国,在今天甘肃东南。(14)髦(mao):西南方诸侯国,在今天四 川、甘肃交界地区。(15)微:西南方诸侯国,在今天陕西郿县境内。 (16)卢:西南方诸俟国,在今天湖北南彰境内。(17)彭:西南方诸侯国,在 今天甘肃镇原东。(18)濮:西南方诸侯国,在今天湖北郧县与河南邓县之 间。(19)称:举起。尔:你们。(20)比:排列。干:盾牌。(21)牝(pin) 鸡:母鸡。晨:这里指早晨鸣叫。(22)索:尽,空,衰落。(23) 妇:指妲己。(24)昏弃:轻蔑,轻视。肆:祭祀祖先的祭名。答:问。 (25)迪:用,进用。(26)通逃:逃亡。(27)崇:尊重。长:恭敬。 (28)信:信任。使:使用。(29)俾:使。(30)发:周武王的名字,武王姓 姬。(31)愆(qian):超过。(32)止齐:意思是整顿队伍。(33)夫子:对 人的尊称,这里指将土。勖(xv):勉力,努力。(34)伐:刺杀,一击一刺 叫做一伐。(35)恒恒:威武的样子。(36)貔:豹一类的猛兽。 (37)罴(pi):一种大熊。(38)迓(ya):御,意思是禁止。役:帮助。西土: 指周国。(39)所:如果。(40)躬:自身。戮:杀。

【译文】

在甲子日的黎明时分,周武王率领大军来到商朝都城郊外的牧野,在这里举行誓师。武王左手拿着铜制大斧,右手拿着白色 的指挥旗,说道:“辛苦了,远道而来的西方将士们!”

武王说:“啊!我们尊敬的友邦国君和执事大臣,各位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还有庸、蜀、羌、髦、 微、卢、彭、濮诸邦的将士们,举起你们的戈,排列好你们的盾,用竖起你们的矛,我要发布誓师令了。”

武王说:“古人说过:‘母鸡在早晨不打鸣;如果谁家母鸡早 晨打鸣,这个家就要衰落了。’现在商纣王只是听信妇人的话,轻副蔑地抛弃了对祖先的祭祖而不闻不问,抛弃他的先王的后裔,不任用同宗的长辈和兄弟,却对四方八面的罪人逃犯十分崇敬、信任、提拔、任用,让他们当上大夫、卿士,使他们残暴虐待老百 姓,在商国都城胡作非为。现在我姬发要恭敬地按上天的意志来 讨伐商纣。今天这场战斗,行进中不超过六步、七步,就要停下 来整顿队伍。努力吧,将士们!作战中刺杀不超过四次、五次、六 次、七次,然后停下来整顿。努力吧,将士们!你们要威武雄壮,像虎、豹、熊、罴一样勇猛,在商都郊外大战一场。不要迎击向我们投降的人,以便让他们为我们服务。努力吧,将士们!如果 你们不努力,你们自身就会遭到杀戮!”

【读解】

战争中最使人惴惴不安、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是在一场生死攸关地大决战即将开始地时候,而不是在战斗的进行过程中或结束之后。当你意识到战斗的决定性意义,在内心推测可能出现的 任何情况以及最后的胜负之时,总会有千思万绪涌上心头,闪过 各种吉祥的和不祥的念头。

的确,这就像侦探,J、说一开头就设置的大悬念,让你作出种种猜测,思路一下子被悬念紧紧牵引着。

当周武王率领数万大军在牧野誓师之时,万众的心情大概就 是这样:决定命运的时刻到了,就在此时此刻此地;结果马上将由拼杀来决定,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历史已经证明了,这是一个历史转折的关头,从此历史将翻开新的一页。

不过,这并不是一场攻城掠地的单纯的决斗,而有一个道义问题。周武王列举了商纣王的三条罪状:听信妇人的谗言(实指妞己);不祭祀祖宗和上天;任用四方逃亡的罪犯而不用同宗兄弟。 这在当时足以称为弥天大罪,不容宽赦,单是其中一条就当诛伐。 正因为如此,周武王才会得到那么多人的拥护和支持,连遥远的西南方的八个诸侯国也前来助战。他们拥护和支持的不一定是周武王,而是人同此心心 同此理的道义:妇人的话与小人的话一 样不可信,祖宗和上天神圣不可亵溪,逃犯绝不能取代同宗兄弟。 与其说他们是为周武王而战,倒不如说是为道义而战。这就体现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从力量对比上看,周武王统率的五、六万军队显然不是西纣 王七十万大军的对手。但武王的军队是“仁义之师”,仁义之师不可战胜,所向无敌。因而,力量对比在冷兵器时代不一定是战争取胜的绝对因素,完全可以利用其它条件变不利为有利,变弱小为强大。

历史的经验的确值得注意。人心的向背是个永远不可忽略的关键因素。专制暴君绝对不相信这一点,只相信高压和暴力可以 消灭一切异己因素。这是导致他们覆灭的根本原因。搞政治要记取这一历史教训,为人处世同样也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当一个人把自己搞到孤家寡人的地步时,恐怕就走入了绝境。

骊姬之乱

骊姬者,晋献公夫人也。为立已出奚齐为嗣,骊姬谮杀太子申生,逐公子重耳、夷吾,以至于献公卒后,晋国陷入混乱十余载。这一事件,史称“骊姬之乱”。

公元前672年,晋献公准备讨伐骊戎,史苏占卜后说,这场战争必胜无疑,可是胜利之后晋国将有一场灾祸,因为卜兆表明晋国会因妇人干政而陷入混乱。战争果然大获全胜,晋军杀了骊戎的首领,并将骊戎首领的两个女儿骊姬和她的妹妹献给了献公,献公纳此二女入后宫,并册立骊姬为夫人。晋国士卿为此而恐慌,因为他们怀疑骊姬便是卜兆中所说的那个会给晋国带来祸乱的妇人。这一年,是晋献公六年。

献公十二年,骊姬之子奚齐降生,为了使奚齐将来继承晋国,骊姬开始了她的阴谋。据《国语》记载,骊姬所走的每一步,都是与她私通的一名叫施的戏子教唆的。

骊姬的阴谋是这样的——

第一步:贿赂朝中重臣梁五和关东五,使之进言于献公,以镇守别都为由,将太子申生遣往曲沃;以防备秦国为由,将重耳遣往蒲城;以抵御戎狄为由,将夷吾遣往屈地。如此这般,奚齐就有更多的机会亲近献公,而离间献公于申生、重耳、夷吾的感情也就有了可乘之机。

第二步:离间献公于太子申生的感情,使献公产生废黜太子的想法。骊姬以各种方式诋毁太子申生,献公终于想另立奚齐为太子。朝中重臣因此而分化:荀息一派主张唯君命是从;丕郑一派反对曲从君命;里克一派表示中力,静观事态变化。

第三步:谮杀太子。献公二十一年,骊姬谎称自己梦到了申生的亡母齐姜,要申生去宗庙祭母。祭祀后申生按周礼向献公归福。所谓“归福”,就是将祭品与死者的亲人分享。骊姬在申生送来的食物中投放毒药嫁祸申生,献公大怒,欲诛申生。申生出奔新城。十二月,申生自缢身亡。

第四步:诋毁重耳和夷吾。 骊姬使人进言于献公,说重耳和夷吾知道太子在食物中投毒却不禀报。重耳和夷吾闻言后,惊恐之下逃回封地。献公大怒,派兵讨伐。重耳奔往北狄,夷吾奔往魏国。

然而骊姬最终未能得逞。

献公死后,奚齐尚未继位便被里克所杀,骊姬不免一死。在荀息等大臣的迎奉之下,骊姬妹妹的儿子卓子继位为君。之后,里克轼卓子,欲迎重耳为君,重耳觉得晋国动荡不安,怕遭逢与奚齐、卓子同样的命运,便婉言拒绝。

夷吾为了能够归国即位,内通里克,许诺事成之后将汾阳封给他;外贿秦国,约定将河西之地划归秦国。

当年,夷吾归国,是为惠公。

即位后,惠公背信弃义,杀里克等大臣,使得朝中人心惶惶;不予秦国河西之地,引发战争。惠公内外不附,在韩原之战中被秦国所俘。为求归国,惠公与秦穆公约定以太子圉入秦为质。

惠公在位的第十三年,病入膏肓,太子圉怕惠公另立他人,逃归晋国。十四年,惠公卒。

惠公既卒,太子圉继位为君,是为怀公。怀公无德,国人不附。秦穆公埋怨晋怀公不告而归,发兵助重耳归晋国,杀怀公。

重耳即位,是为文公。

晋文公励精图治,晋国振兴,称霸诸侯,晋国始得安定。

姬之乱【原文】

初,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1),卜之(2),不吉;筮之(3),吉。公 曰:“从筮。”卜人曰:“筮短龟长(4),不如从长。且其繇曰(5):“专 之渝(6),攘公之羭(7)。一薰一莸(8),十年尚犹有臭。必不可!”弗听, 立之。生奚齐,其娣生卓子。

及将立奚齐,既与中大夫成谋(9)。姬谓大子曰(10):“君梦齐姜(11), 必速祭之!”大子祭于曲沃(12),归胙于公(13)。公田,姬置诸宫六日。 公至,毒而献之(14)。公祭之地,地坟(15);与犬,犬毙;与小臣(16),小 臣亦毙。姬泣曰:“贼由大子(17)。”大子奔新城(18)。公杀其傅杜原款。

或谓大子:“子辞(19),君必辩焉(20)。”大子日:“君非姬氏,居不 安,食不饱。我辞,姬必有罪。君老矣,吾又不乐。”曰:“子其 行乎?”大子曰:“君实不察其罪,被此名也以出(21),人准纳我(22)?” 十二月戊申,缢于新城(23)。

姬遂谮二公于曰(24):“皆知之。”重耳奔蒲(25),夷吾奔屈(26).

(以上僖公四年)

初,晋侯使土为二公子筑蒲与屈(27),不慎,置薪焉。夷吾诉 之。公使让之。士为稽首而对曰:“臣闻之,无丧而戚(28),忧必仇 焉(29)。无戎而城,仇必保焉(30)。寇仇之保,又何慎焉?守官废命(31), 不敬;固仇之保,不忠。失敬与忠,何以事君?《诗》云:‘怀德 惟宁,宗子惟城(32)。’君其修德而固宗子,何城如之?三年将寻师 焉(33),焉用慎?”退而赋日:“狐裘尨茸(34),一国三公,吾谁适从(35)?”

及难(36),公使寺人披伐蒲(37)。重耳曰:“君父之命不校(38)。”乃徇 曰(39):“校者,吾仇也。”逾垣而走。披斩其祛(40),遂出奔翟(41)。

(以上僖公五年)

六年春,晋侯使贾华伐屈(42)。夷吾不能守,盟而行。将奔狄, 却芮曰(43):“后出同走,罪也,不如之梁(44)。粱近秦而幸焉(45)。”乃之粱。

(以上僖公六年)

【注释】

①骊姬:晋献公的宠妃。②卜:用龟甲占卜。③筮:用蓍草占 卜。④短:指不灵验。长:指灵验。(5) 繇(zhou):记录占卜结果的 兆辞。(6)专之:指专宠骊姬。渝:变。(7)攘:夺去。羭(yu):公羊。 这里暗指太子申生。(8)薰:香草。莸(you):臭草。(9)中大夫:晋 国官名,指里克。成谋:定好计,有预谋。(10)大子:太子,指申生。 (11)齐姜:申生的亡母。(12)曲沃:晋国的旧都,在山西闻喜县东。 (13)胙(zuo):祭祀时用的酒肉。(14)毒:投毒,放毒药。(15)祭之地: 用酒祭地。坟:土堆。(16)小臣:在宫中服役的小官。(17)贼:谋害。 (18)新城:指曲沃。(19)辞:申辩,辩解。(20)辩:辩白,追究是非。 (21)被:蒙受,带着。此名:指杀父的罪名。(22)人谁:谁人。纳:收容, (23)缢:吊死,(24)谮(zen):诬陷,中伤。二公子:指重耳和夷吾。 (25)重耳:晋献公的次子,申生的异母弟,后为晋文公。蒲:重耳的采邑,在 今山西限县西北。(26)夷吾:晋献公之子,申生的异母弟,后为晋惠公。屈: 夷吾的采邑,在今山西吉县。(27)士为:晋国大夫。(28)戚:忧 愁,悲伤。(29)仇:怨。 (30)仇:仇敌。保:守,(31)守官:在职的 官员。废命:不接受君命。(32)这两句诗出自“诗·大雅·板》。怀德:心 存德行,不忘修德。宗子:周姓子弟。(33)寻师:用兵。(34)狐裘:大 夫的服饰,尨茸(meng rong):蓬松杂乱的样子。(35)适:跟从。(36) 及难:等到灾祸发生。(37)寺人:阉人。披:人名。(38)校:违抗。 (39)徇:遍告,布告。(40)祛(qu):袖口。(41)翟:同“狄”,古时中 国北方的少数民族。(42)贾华:晋国大夫。(43)却芮(xi rui):晋国大夫。 (44)之:去,往。梁:诸侯国名,嬴姓,在今陕西韩城县南。 (45)秦:诸侯国名,嬴姓,在今陕西凤翔县。幸:宠信。

【译文】

当初,晋献公想把骊姬立为夫人,便用龟甲来占卜,结果不 言利;然后用蓍草占卜,结果吉利。晋献公说:“照占筮的结果办。” 卜人说:“占筮不灵验,龟卜很灵,不如照灵验的办。再说卜筮的 兆辞说:‘专宠过分会生变乱,会夺去您的所爱。香草和臭草放在 一起,过了十年还会有臭味。’一定不能这么做。”晋献公不听卜 人的话,把骊姬立为夫人。骊姬生了奚齐,她随嫁的妹妹生了卓子。

到了快要把奚齐立为太子时,骊姬早已和中大夫有了预谋。骊 姬对太子申生说:“国君梦见了你母亲齐姜,你一定要赶快去祭祀 她。”太子到了曲沃去祭祝,把祭祝的酒肉带回来献给晋献公。晋 献公在外打猎,骊姬把祭祀的酒肉在宫中放了六天。晋献公打猎 回来,骊姬在酒肉中下了毒药献给献公。晋献公洒酒祭地,地上 的土凸起成堆;拿肉给狗吃,狗被毒死;给官中小臣吃,小臣也 死了。骊姬哭着说:“是太子想谋害您。”太子逃到了新城,晋献 公杀了太子的师傅杜原款。

有人对太子说:“您要申辩。国君一定会辩明是非。”太子说: “君王如果没有了骊姬,会睡不安,吃不饱。我一申辩,骊姬必定 会有罪。君王老了,我又不能使他快乐。”那人说:“您想出走吗?” 太子说:“君土还没有明察骊姬的罪过,我带着杀父的罪名出走, 谁会接纳我呢?”十二月二十七日,太子申生在新城上吊自尽。

骊姬接着又诬陷重耳和夷吾两个公于说:“他们都知道申生的 阴谋。”于是,重耳逃到了蒲城,夷吾逃到了屈城。

......

当初,晋献公派大夫士为为重耳和夷吾修筑蒲城和屈城,不 小心,在城墙里放进了柴草。夷吾把这件事告诉了献公。晋献公反人责备了士芬。士芬叩头回答说:“臣下听说,没有丧事而悲伤, 忧愁必定变为仇怨。没有战事而筑城,仇敌必定来占领。既然仇 敌会来占领,又何必那么谨慎呢?在官位而不接受君命,这是不 敬,加固仇敌的城池,这是不忠。失去了恭敬和忠诚,拿什么来 事奉国君呢?《诗》说:‘心怀德行就是安宁,同宗子弟就是坚城。’ 国君如果能修德行并巩国宗子的地位,有什么城池比得上呢?三 年之后就要用兵,哪里用得着那么谨慎?”士芬退下来后作了首诗 说:“狐皮袍于毛蓬松,一个国家有三公,我该跟从哪一个?”

到灾祸发生时,晋献公派寺人披去攻打蒲城。重耳说:“君父 的命令不能违抗。”于是他通告众人说:“违抗君命的人就是我的 仇敌。”重耳翻墙逃走,寺人披砍掉了他的袖口。重耳于是逃亡到 了狄国。

......

鲁僖公六年的春天,晋献公派贾华去攻打屈城。夷吾坚守不 住,与屈人订立盟约后出走。夷吾准备逃往狄国,却芮说:“你在 重耳之后逃到狄国去,这证明了你有罪,不如去梁国。梁国靠近 秦国,而且得到秦国的信任。”于是夷吾去了粱国。

典自《史记·赵世家》

赵武灵王是赵国的一位奋发有为的国君,他为了抵御北方胡人的侵略,实行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改革的中心内容

是穿胡人的服装,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的作战方法。为此,他力排众议,带头穿胡服,习骑马,练射箭,亲自训练士兵,使赵国

军事力量日益强大,而能西退胡人,北灭中山,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胡服骑射”这个典故告诉人们不要固步自封,应学习别人的长处,勇于改革。相传,邯郸市西的插箭岭就是赵武灵王实行

“胡服骑射”,训练士卒的场所.

求古文大师帮忙翻译

勾践灭吴》(《国语》) 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今寡人将助天灭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遂灭吴。 译文: 越王勾践退守会稽山后,就向全军发布号令说:“凡是我的父辈兄弟及全国百姓,哪个能够协助我击退吴国的,我就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大夫文种向越王进谏说:“我听说过,商人在夏天就预先积蓄皮货,冬天就预先积蓄夏布,行旱路就预先准备好船只,行水路就预先准备好车辆,以备需要时用。一个国家即使没有外患,然而有谋略的大臣及勇敢的将士不能不事先培养和选择。就如蓑衣斗笠这种雨具,到下雨时,是一定要用上它的。现在您大王退守到会稽山之后,才来寻求有谋略的大臣,未免太晚了吧?”勾践回答说:“能听到大夫您的这番话,怎么能算晚呢?”说罢,就握着大夫文种的手,同他一起商量灭吴之事。 随后,越王就派文种到吴国去求和。文种对吴王说:“我们越国派不出有本领的人,就派了我这样无能的臣子,我不敢直接对您大王说,我私自同您手下的臣子说:我们越王的军队,不值得屈辱大王再来讨伐了,越王愿意把金玉及子女,奉献给大王,以酬谢大王的辱临。并请允许把越王的女儿作大王的婢妾,大夫的女儿作吴国大夫的婢妾,士的女儿作吴国士的婢妾,越国的珍宝也全部带来;越王将率领全国的人,编入大王的军队,一切听从大王的指挥。如果您大王认为越王的过错不能宽容,那末我们将烧毁宗庙,把妻子儿女捆绑起来,连同金玉一起投到江里,然后再带领现在仅有的五千人同吴国决一死战,那时一人就必定能抵两人用,这就等于是拿一万人的军队来对付您大王了,结果不免会使越国百姓和财物都遭到损失,岂不影响到大王加爱于越国的仁慈恻隐之心了吗?是情愿杀了越国所有的人,还是不化力气得到越国,请大王衡量一下,哪种有利呢?” 吴王夫差准备接受文种的意见,同越国订立和约。吴王的大夫伍子胥劝阻说:“不行!吴国同越国,是世代互相仇视,互相攻伐的国家,三条江河环绕着两国的国土,两国的人民都不愿迁移到别的地方去,因此有吴国的存在就不可能有越国的存在,有越国的存在就不可能有吴国的存在。这种势不两立的局面是无法改变的。我还听说,旱地的人习惯于旱地的生活,水乡的人习惯于水乡的生活,那些中原的国家,即使战胜了它们,我国百姓也不习惯在那里居住,不习惯使用他们的车辆;那越国,如若战胜了它,我国百姓既习惯在那里居住,也习惯使用它们的船只,这种有利条件不能错过啊!希望君王一定要灭掉越国;如果放弃了这些有利条件,一定会后悔莫及的。” 越国打扮了八个美女,送给吴国的太宰嚭,并对他说:“您如果能宽恕越国的罪过,同意求和,还有比这更漂亮的美女送给您。”于是太宰嚭向吴王进谏说:“我听说古时攻打别国的,对方屈服了就算了;现在越国已向我们屈服了,还有什么要求呢?”吴王夫差采纳了太宰嚭的意见,同越国订立了和约,让文种回越国去了。 越王勾践向百姓解释说:“我没有估计到自己力量的不足,去同强大的吴国结仇,以致使得我国广大百姓战死在原野上,这是我的过错,请允许我改正!”然后埋葬好战死的士兵的尸体,慰问负伤的士兵;对有丧事的人家,越王就亲自前去吊唁,有喜事的人家,又亲自前去庆贺;百姓有远出的,就亲自欢送,有还家的,就亲自迎接;凡是百姓所憎恶的事,就清除它,凡是百姓急需的事,就及时办好它。然后越王勾践又自居于卑位,去侍奉夫差,并派了三百名士人去吴国做臣仆。勾践还亲自给吴王充当马前卒。 越国的地盘,南面到句无,北面到御儿,东面到鄞,西面到姑蔑,面积总共百里见方。越王勾践召集父老兄弟宣誓说:“我听说古代的贤明君主,四面八方的百姓来归附他就象水往低处流似的。如今我无能,只能带领男女百姓繁殖人口。”然后就下令年轻力壮的男子不许娶老年妇女,老年男子不能娶年轻的妻子;姑娘到了十七岁还不出嫁,她的父母就要判罪,男子到了二十岁不娶妻子,他的父母也要判刑。孕妇到了临产时,向官府报告,官府就派医生去看护。如果生男孩就赏两壶酒,一条狗;生女孩,就赏两壶酒,一头猪;一胎生了三个孩子,由官家派给乳母,一胎生了两个孩子,由官家供给口粮。嫡子为国事死了,免去他家三年;庶子死了,免去他家三个月的徭役,并且也一定象埋葬嫡子一样哭泣着埋葬他。那些孤老、寡妇、患疾病的、贫困无依无靠的人家,官府就收养他们的孩子。那些知名之士,官家就供给他整洁的住舍,分给他漂亮的衣服和充足的粮食,激励他们为国尽力。对于到越国来的各方有名人士,一定在庙堂上接见,以示尊重。勾践还亲自用船装满了粮食肉类到各地巡视,遇到那些漂流在外的年轻人,就供给他们饮食,还要询问他们的姓名。勾践本人也亲自参加劳动,不是自己种出来的东西就决不吃,不是自己妻子织的布就不穿。十年不向百姓征收赋税,百姓中每家都储存了三年的口粮。 这时,全国的父老兄弟都向越王勾践请求说:“从前,吴王夫差让我们的国君在诸侯之中受屈辱,如今我们越国也已经上了轨道,请允许让我们报这个仇吧!”勾践辞谢说:“过去我们被吴国打败,不是百姓的过错,是我的过错,象我这样的人,哪里懂得什么叫受耻辱呢?请大家还是暂且不要同吴国作战吧!”(过了几年)父老兄弟又向越王勾践请求说:“越国四境之内的人,都亲近我们越王,就象亲近父母一样。儿子想为父母报仇,大臣想为君王报仇,哪有敢不竭尽全力的呢?请允许同吴国再打一仗吧!”越王勾践答应了大家的请求,于是召集大家宣誓道:“我听说古代贤能的国君,不担心军队人数的不足,却担心军队士兵不懂什么叫羞耻,现在吴王夫差有穿着用水犀皮做成的铠甲的士兵十万三千人,可是夫差不担心他的士兵不懂得什么叫羞耻,只担心军队人数的不足。现在我要协助上天灭掉吴国。我不希望我的士兵只有一般人的血气之勇,而希望我的士兵能做到命令前进就共同前进,命令后退就共同后退。前进时想到会得到奖赏,后退时想到会受到惩罚,这样,就有合乎常规的赏赐。进攻时不服从命令,后退时不顾羞耻,这样就有了合乎常规的刑罚了。” 于是越国就果断地行动起来,全国上下都互相勉励。父亲勉励他的儿子,兄长勉励他的弟弟,妻子勉励她的丈夫。他们说:“哪有象我们这样的国君,我们哪能不愿战死在疆场上呢?”所以首战就使吴国在囿地吃了败仗,接着又使他们在没地受挫,在吴国国都的郊野又把吴军打得大败。于是越国就灭掉了吴国。

“相”在文言文里有何解释?急!!!

相:xiang〔一声〕 一、交互;互相 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 学记》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 小国寡民》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汉 苏武《留别妻》 当国者相见。――宋?文天祥《 后序》 与北骑相出没。 父子相保。――《淮南子 人间训》 鸡犬相闻。――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青山相对。――唐 李白《望天门山》 水石相搏。――宋 苏轼《石钟山记》 二、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 1、表自称〔我〕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玉台新咏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表对称〔你〕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玉台新咏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亲友如相问。――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表他称〔他、她、它〕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聊斋志异 狼三则》 杂然相许。――《列子 汤问》 莫相知。(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唐 柳宗元《三戒》 则噪而相逐。(相逐,追逐他。相,特指代词,单指毛一鹭。)――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又如:相唤(招呼);相牵(牵来;捆绑);相招(招来;引来) 三、共同 鲁孟孙、叔孙、季孙相?力劫昭公――《韩非子 内储说下》 又如:上下相安 四、递相;先后 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相传以为雁荡。――宋 沈括《梦溪笔谈》 络绎相属。――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父子相传;相寻(连续;不断);相及(犹相继) 五、相:动词 1、相差 三王五霸,其所道不过爵禄,而功相万者,其所道明也。――《商君书 错法》 又如:相万(相差万倍。极言相差之大);相绝(相差极大);相远(相异;差距大) 2、亲自观看。如:相媳妇(男家派亲人去女家相看女方);相机(察看当时情况,寻找有利时机) 相:xiang〔四声〕 一、本义:察看;仔细看 相,省视也。――《说文》 相,视也。――《尔雅》 又如:相尸(验尸);相女配夫(根据女儿的情况选配女婿);相脚头(盗贼作案前窥探线路) 二、看相 臣少好相人。――《史记 高祖本纪》 又如:相法(观察面相体态等以卜吉凶的方法);相禄(谓享有福禄的面相) 三、辅佐,扶助 有相之道。――《诗 大雅 生民》 相夫子。――《论语 季氏》 季文子相三君。――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无物以相之。――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 又如:相天(助成自然之道);相王(辅佐帝王;谓宰相而封王者);相吏(汉代辅佐诸侯王的官员);相者(助主人传命或导客的人) 四、教导 问谁相礼,则华元…――《国语》 五、治,治理 相我受民。――《书 立政》 六、选择 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三国演义》 又如:相攸(择婚的别称);相宅(择地定居;旧时迷信以观察地形地物判定住屋吉凶的一种方术) 七、作某国或某人的相;使作相 及遣其子宋襄相齐――《史记 项羽本纪》 八、像 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相个人家。――《西游记》 九、相:名词 1、人的外貌,相貌 岂吾相不当侯邪?――《史记 李将军列传》 儿已薄禄相――《玉台新咏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非人臣之相也。――《三国演义》 又如:长相(相貌);形相(外貌;外表);相表(相貌;体形);相品(仪表,人品) 2、照片。如:照个相 3、官名。古代辅佐帝王的大臣。后专指宰相 赵歇为王,陈馀为将,张耳为相。――《史记 项羽本纪》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 陈涉世家》 况于将相乎――《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又如:相辅(宰相);将相和;贤相;良相;奸相;相臣(宰相。亦泛指大臣);相父(皇帝对继续任职的先朝宰相的敬称);相邦(相国) 4、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后汉书》 5、某些国家(如日本)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如:首相;大藏相 6、相位。如:两相流;有机相;水相;液相;相律;月相 7、赞礼者,主持礼节仪式的人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论语 先进》 8、古代的一种乐器 后乱以武,治乱以相。――《礼记》 9、农历七月的别名 七月为相,八月为壮。――《尔雅》 10、通过看面容对命运的预卜。如:相工;体相;手相;星相 11、古地名。故址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西 12、引盲人行走的人 固相师之道也。――《论语 卫灵公》 焉用彼相。――《论语 季氏》 如:相步;相道(向导,引导;观察、选择道路)

文言文中最常用的是哪几个字?(越多越好)???

常用文言文字词(25个)

(一)之

1. 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 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例:顷之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 用作动词

可译为“去、往、到”。例: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二)其

1. 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例:妻跪问其故。(《乐阳子妻》)

2. 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例: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3. 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4.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这”之类的词。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5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三)以

1. 用作介词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为学》) /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 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例: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墨池记》)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 用作副词

译为“已”,“已经”。 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四)于

1. 表示对象,译为“对,对于,向”。 例: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2. 表示处所,译为“在,从”。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3. 表示对象,译为“与,跟,同”。 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

4. 表示处所,译为“到”。 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5. 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例: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五)而

1. 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有时可不译。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十则)

2. 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并且”、“就”,有时可不译。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3. 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4. 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动词和状语,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例: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5.代词,可译为“你”,“你的”。例:而翁知我。(《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六)则

1.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2)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那么”。 例:万众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出师表》)

(3)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 例: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判断

可译为“就是”。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七)者

1.代词

(1)指人、事、物、时间、地点等,可译为“……的人”、“……的东西”、“……的事情”、“……的原因”等。例:京中有善口技者。(的人)(《口技》) / 可爱者甚蕃。(的花)(《爱莲说》)

(2)在数词后表示几种人、几件事或几样东西。可译为“个”、“样”、“项”。例: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3)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可译为“……的时候”。例: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

2.助词

用在判断句或陈述句的主语后,表示停顿,不译。例:吴广者,阳夏人也。(“者”与“也”配合,表判断,不译)(《陈涉世家》) /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者”用在陈述句的主语后,表停顿。)(《愚公移山》)

(八)也

1.句末语气词,表判断,可不译。例: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世家》)

2.句末语气词,表陈述语气,可不译。例: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3.句末语气词,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等。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4.句末语气词,与“和”等词对应,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若为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5.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例:余闻之也久。(《伤仲永》)

(九)焉

1. 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 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啊”。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十)因

1. 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就”。例: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2. 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由于”、“凭借”、“依靠”。例: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3. 介词,可译为“根据”、“依照”。例: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4. 副词,可译为“因此”。例: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 而因以及乎其迹。(《墨池记》)

(十一)且

1. 副词

(1)用在动词或数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将”,“将要”、“将近”。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表示行为的状态,可译为“姑且”、“暂且”。例:存着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2.连词

(1)表示递进,可译为“况且”。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表示让步,可译为“尚且”、“还”。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3)表示并列或递进,可译为“和”、“而且”、“并且”。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

(十二)乃

1.副词

(1)可译为“竟然”。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2)可译为“于是”、“才”、“就”。例: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岳阳楼记》) /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才)(《狼》)

2.判断词,可译为“是”、“就是”。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3.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例: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十三)矣

1.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或判断推测语气,相当于“了”、“啊”。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啊)(《岳阳楼记》)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了)(《论语》十则)

2.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了”。例:甚矣,汝之不惠!(了)(《愚公移山》)

3.语气词,表命令或请求,相当于“了”、“啦”。例:登轼而望之,曰:“可矣。”(《曹刿论战》)

(十四)乎

1.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

(2)表反问,可译为“吗”。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十则)

(3)表推测,可译为“吧”。例: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4)表感叹,可译为“啊”。例: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2.介词,引出动作行为发出的处所,相当于“于”。例:醉翁至于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十五)所

1. 与动词结合,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

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所闻”即“所知道的事情”)(《桃花源记》)

2. “所”和“以”连用。

(1)“所以”表示原因,可译为“……的原因”。例: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2)“所以”表示手段或凭借,可译为“用什么方法”、“用这些来”。例:吾知所以距子矣。(《公输》)/ 所以动心忍性。(“所以”:用这些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与“为”相呼应,构成“为……所……”的结构,表被动。例: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可译为“被……吞掉”) (《童趣》)

4. 用作名词,意思是“地方”、“处所”。例:欲至何所。(《宋定伯捉鬼》)

(十六)哉

1.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2.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3.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十七)夫

1. 指示代词,译为“那”。例: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2. fú,句首发语词。例:夫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 丈夫。例:夫齁声起。(《口技》)

4. 成年男子的通称,可译为“人”。例: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十八)遂

1. 副词,可译为“就”、“于是”。例:遂逐其师。(《曹刿论战》)

2.副词,表原因可译为“因而”。例:恐遂汩没。(《上枢密韩太尉书》)

(十九)虽

连词,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 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例: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2. 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例: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二十)然

1. 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为“这样”、“如此”。例: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2. 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为“然而”、“但是”等。例: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3. 助词,分两种情况:

①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可译作“……的样子”、“ ……地”。 例:秦王怫然怒。(《唐雎不辱使命》)

②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的格式,“……的样子”“像……似的”。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二十一)故

1. 旧的,原来的。例: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 / 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

2. 特意。例: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

3. 原因,缘故。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4. 所以,因此。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十二)苟

1.连词, 表假设,可译为“如果”。例:苟富贵勿相忘。(《陈涉世家》)/ 苟慕义强仁(《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2. 副词,可译为“苟且”。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

3. 副词,表希望,可译为“且,或许”。例: 苟无饥渴。(《君子于役》)

(二十三)会

1. 副词

(1)适逢,恰巧。 例:会宾客大宴。(《口技》)

(2)一定。 例: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

(3)定将。例:会挽雕弓如满月。(《密州出猎》)

2. 动词

(1)回合,聚会。 例: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

(2)体会,领会。 例: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送东阳马生序》)

(二十四)或

1. 无指不定代词,可译为“有的人”,“有人”。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2. 副词

(1)有时。例:或王命急宣 。(《三峡》)

(2) 或许。例:或异二者之为 。(《岳阳楼记》)

(二十五)诸

1. 兼词,“之于”的合音合义。例: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 众。例:其西南诸峰。(《醉翁亭记》)

3. 各位,众位。例:今诸生学于太学。(《送东阳马生序》)

古文中,奏,是什么意思: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