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中国制造2025拟重点支持的十大领域

中国制造2025拟重点支持的十大领域

中国制造2025拟重点支持的十大领域有哪些

十大重点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十大领域。

5项重大工程则包括: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

什么是《中国制造2025》

这是我国提出的实现制造强国目标的“三步走”计划。

立足国情,立足现实,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

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重点领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优势行业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全面实现工业化。

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制造业主要领域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有何不同

中国制造2025喊的是口号: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德国 工业4.0 说的是实际: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在商业流程及价值流程中整合客户及商业伙伴。其技术基础是网络实体系统及物联网。

《中国制造2025》提出聚焦的重点领域包括以下哪些

《中国制造2025》选择了十大优势和战略产业实现重点突破,力争到2025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或国际先进水平。

十个重点发展领域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业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内容

见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

“一二三四五五十”的总体结构。

“一”,就是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最终实现制造业强国的一个目标。

“二”,就是通过两化融合发展来实现这一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用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深度融合来引领和带动整个制造业的发展,这也是我国制造业所要占据的一个制高点。

“三”,就是要通过“三步走”的一个战略,大体上每一步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来实现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目标。

“四”,就是确定了四项原则。第一项原则是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第二项原则是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第三项原则是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第四项原则是自主发展和合作共赢。

“五五”,就是有两个“五”。第一就是有五条方针,即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和人才为本。还有一个“五”就是实行五大工程,包括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工程、强化基础的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和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十个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个重点领域。

《中国制造2025》有哪些扶持政策

《中国制造2025》中扶持政策的第四项旨在“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强调加强财政资金对制造业的支持,采取PPP模式灵活运用民间资本以及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同时,还明确提出对当前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的改革,对政府采购政策和使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等鼓励政策的完善与落实,实施有利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税收政策,推进增值税改革,完善企业研发费用计核方法,切实减轻制造业企业税收负担。

第一,充分利用现有渠道,加强财政资金对制造业的支持,重点投向智能制造、“四基”发展、高端装备等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领域,为制造业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第二,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企业技术改造和关键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逐步从“补建设”向“补运营”转变,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此外,还包括对当前政策的完善与落实。例如:深化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支持制造业重点领域科技研发和示范应用,促进制造业技术创新、转型升级和结构布局调整。完善和落实支持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推动制造业创新产品的研发和规模化应用。落实和完善使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等鼓励政策,健全研制、使用单位在产品创新、增值服务和示范应用等环节的激励约束机制。实施有利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税收政策,推进增值税改革,完善企业研发费用计核方法,切实减轻制造业企业税收负担。

中国制造2025来了,中国制造包含哪些

中国制造500强包括中国装备制造业、中国汽车制造行业、中国纺织制造行业、中国钢铁制造行业、中国石化制造行业、中国食品制造行业、中国机械制造行业、中国家电制造行业、中国药品制造行业、中国建材制造行业等行业。

中国制造500强由中国工业经济研究院主办。中国工业经济研究院已连续五年组织研究并成功发布《中国制造业500强研究报告》,极大的增强了社会各界对制造业的关注与支持。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指出:“中国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亮点,也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点,要进一步做强做大装备制造业,提高装备制造业集成创新和国产化水平。”

阐释《中国制造2025》出台的背景及其核心要点.

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编制,是应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所需,进一步提升制造业全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其创新之处在于通篇贯穿了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内容。就规划出台的背景、内容要点及实施方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日前接受中央媒体记者集体采访时做了权威解读。

在谈到《中国制造2025》编制的时代背景时,如果说简单概括一下中国制造目前的情况,可以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值得关注,就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过程当中,2010年我国再次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我们的研究机构查了有关的资料以后,给我的结论是大约在1850年前后,中国丢掉了制造业第一大国这个位置。经历了150多年后,我们又重回制造业第一大国这个位置,这对我们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但是大家也都知道,我们虽然是制造业大国,但是大而不强。我们从现在开始,要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去转变,这就是我们制订《中国制造2025》的一个时代背景。”

强化顶层设计 突破重点领域

用“一、二、三、四、五五、十”来概括《中国制造2025》的内容框架。

所谓“一”,是指一个目标,就是要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最终实现制造业强国的目标。

所谓“二”,是指通过两化融合发展来实现这个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用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深度融合来引领和带动整个制造业的发展,这也是我们制造业所要占据的一个制高点。

所谓“三”,就是要通过“三步走”的战略,大体上每一步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来实现我们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目标。

所谓“四”,是指要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面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合作共赢的四项原则。

所谓“五五”是有两个五,第一就是有五条方针,即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和人才为本。还有一个五就是实行五大工程,即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工程;强化基础的工程,我们叫强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绿色制造工程;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所谓“十”是指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航天航空、新能源汽车领域等十大重点领域,在技术、产业化上寻求突破。

那么,在这十大领域中,哪些领域有可能在未来一两年内率先取得突破?苗圩说,在这十大领域中,可以说每一个领域都有一些新的突破点,或者叫新的增长点,都在孕育和培养当中。以航空航天为例,北斗系统的发展和应用在今后的几年时间内,将会迅速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规模。我们现在的精度、覆盖范围大概已经可以达到美国GPS系统的水平,对民用开放这一块,差距逐渐缩小,这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

中国制造2025主要内容有哪些

中国制造2025计划”也被称为“中国版工业4.0规划”。“中国制造2025”概念首先是由中国工程院在向中央和国务院提交的《关于制定中国制造2025,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建议》中提出的。工程院的建议一经提出,即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在国务院统筹下,由工信部牵头会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20多个部委以及50多名院士,正式编制《中国制造2025计划》。今年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进行了部署。

中国制造2025的五大工程

1.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建设工程 围绕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创新发展的重大共性需求,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重点开展行业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人才培训等工作。制定完善制造业创新中心遴选、考核、管理的标准和程序。到2020年,重点形成15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力争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 2.智能制造工程  紧密围绕重点制造领域关键环节,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融合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支持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开发智能产品和自主可控的智能装置并实现产业化。依托优势企业,紧扣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供应链优化,建设重点领域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在基础条件好、需求迫切的重点地区、行业和企业中,分类实施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等试点示范及应用推广。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统,搭建智能制造网络系统平台。到2020年,制造业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3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30%,不良品率降低30%。到2025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5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50%,不良品率降低50%。3.工业强基工程 开展示范应用,建立奖励和风险补偿机制,支持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的首批次或跨领域应用。组织重点突破,针对重大工程和重点装备的关键技术和产品急需,支持优势企业开展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突破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的工程化、产业化瓶颈。强化平台支撑,布局和组建一批四基研究中心,创建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完善重点产业技术基础体系。到2020年,4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受制于人的局面逐步缓解,航天装备、通信装备、发电与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家用电器等产业急需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的先进制造工艺得到推广应用。到2025年,7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80种标志性先进工艺得到推广应用,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较为完善的产业技术基础服务体系,逐步形成整机牵引和基础支撑协调互动的产业创新发展格局。 4.绿色制造工程  组织实施传统制造业能效提升、清洁生产、节水治污、循环利用等专项技术改造。开展重大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再制造、低碳技术产业化示范。实施重点区域、流域、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计划,扎实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源头防治专项。制定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企业标准体系,开展绿色评价。到2020年,建成千家绿色示范工厂和百家绿色示范园区,部分重化工行业能源资源消耗出现拐点,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20%。到2025年,制造业绿色发展和主要产品单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建立。5.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组织实施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民用航天、智能绿色列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智能电网成套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核电装备、高端诊疗设备等一批创新和产业化专项、重大工程。开发一批标志性、带动性强的重点产品和重大装备,提升自主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突破共性关键技术与工程化、产业化瓶颈,组织开展应用试点和示范,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抢占竞争制高点。到2020年,上述领域实现自主研制及应用。到2025年,自主知识产权高端装备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明显下降,基础配套能力显著增强,重要领域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制造2025拟重点支持的十大领域: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