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猴年说猴:佛教中猴子转代表什么

猴年说猴:佛教中猴子转代表什么

猴年说猴:佛教中猴子转代表什么

2016年的2月8日是农历正月初一,属猴年,本文叙述猴子和佛教的关系。

猴(英文名monkey),包括灵长目的所有兽种;猴子是动物园常见的动物,并广泛用于实验研究。在世界一些地区,则把猴子当作神只来崇拜,有许多关于猴子的传说和故事。

和猴子相近的,还有猕猴(英文名macaque)。猕猴的身体强健,臂如腿几乎等长。皮毛褐色或灰黑色,吻似狒狒,其尾长不一,或缺尾。猕猴多群居,由雄猴率领猴群。猕猴比狒狒喜爱树栖,但也居于地面;多栖于森林、平原和悬崖绝壁之间和岩石地区。猕猴属杂食性动物,口内有很大的贮藏食物的颊囊。

⊙佛法中猴子的意含

猕猴(梵语markata),梵名音译作么迦咤。由于其心性轻浮躁动,难捉难调,常舍一取一,所以经典言常以其比喻凡夫的妄心。

在《杂阿含经》卷四十三中,即以狗、鸟、毒蛇、野干、失收摩罗、猕猴等六种动物来比喻众生的六根。

佛经中以六种动物来比喻六根,并以坚固的柱子比喻身念处,而谓此六种动物系于坚柱上,虽各用其力欲向所乐之处,然不得脱离;藉此以知识比丘若勤修身念处,则眼等六根不欲求可意法,亦不厌离不可意法。《俱舍论》卷三十援引此说,称之为《六生喻经》。

经典中并以「六窗一猿」来比喻众生的六根,一猿比喻心识,比喻众生的心识如猿猴般无法安止,想从六根攀缘外境。

在印度神话中,有一只着名的猴子哈奴曼(梵名hanumana)。又称作诃拏曼、哈纽曼,意译为大颔神猴。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梵名ramayana)中的神猴,被称为「风神之子」,能飞腾变化,高如塔楼,力大无比,面色红赤,毛色金黄,尾长无限。曾帮助罗摩至楞伽岛寻回其妻,为罗摩的重要助手。哈奴曼的传说到了中国之后,就演变成《西游记》中着名的孙悟空的故事了。

⊙猴子在佛教中相关的词汇

一、猕猴捉月

譬喻以邪见来引导人。在《摩诃僧只律》卷七中记载,佛陀告诉诸比丘,往昔波罗奈城有五百猕猴游行林中,看见井中有月影现。猕猴王看见水中的月影,就对猴群说:「月亮今日死了,落在井中,我们一起把它捞出来,不要让世间长夜暗冥。」

于是众猿共同商议捞出月亮的方法,猴王又说:「不如这样,我捉树枝,你捉我尾,辗转相连,这样就可以下去井中把月亮捞出来了。」于是,诸猴依言辗转相捉,后来树弱枝折,猕猴群都落入井水中。佛陀并告诉诸比丘,当时的猕猴主就是现今的提婆达多,甚余的猴子即是现在的六群比丘。

二、猕猴江

猕猴江(梵名markata hrada),又称作猕猴池、猕猴河、猴池、猕猴林、猕猴馆。位于中印度毘舍离国庵罗女园之侧。往昔猕猴群集此地为佛陀作此池,佛曾于此处说诸经,为天竺五精舍之一。

三、泽当比乌古岩洞

泽当比乌古岩洞,译作猴子洞。位于西藏拉萨东南八十公里泽当镇贡布山。为传说中观世音菩萨所点化的猕猴,与岩洞女结合繁衍子孙的地方。根据藏文史籍所记载,此处为西藏古代人的发祥地。泽当,藏语意为「游戏的平坝」,传说猕猴及其后代,即于此嬉戏生活。洞方圆三平方公尺,岩壁雕有猴像,形态活泼亲切,西藏人视此为圣地。

⊙猴子于佛经中的故事

一、猴王以身作桥拯救群猴

在《六度集经》卷六中,记载佛陀往昔为猕猴王的本生故事。

过去世有一只猴王统率着五百只猴子,在山中深谷里悠闲渡日。某年,天候干旱,没有果实,眼看着群猴只有等待饿死了。

现今只剩国王的园林中还有丰盛的食物。而国王的园林距离此山,仅隔一条小溪而已。所以,猴王就率领群猴,潜入国王的园林里,偷吃园中的果实。看守果园的人,将此事禀告国王,国王知道后,立刻命人偷偷地把猴群包围住,准备把猴子一一抓住。猴王发现了这件事,十分自责,认为自己身为群猴的首领,肩负者猴群的安危,却没有仔细想清楚,就草率地率领大家冒险来偷吃水

果,以致使大家身陷险境。它于是暗自下了决心,纵使自己失去性命,也得设法拯救大家,即刻吩咐猴群分头去找藤须来,接成长绳。

猴群很快就找来一大把藤须,然后将藤须连接成长绳,将一端栓紧在果园这边的大树枝上,另一端则系在猴王的腰部。准备好后,猴王像飞鸟一样跳到河对岸那边的大树上,想从国王的果园架一条藤桥,横渡溪流,到猴群栖息的山上。然而,因为藤须不够长,猴王只好用两只手使劲地捉紧树枝,勉力撑起藤桥,让群猴通过。

当五百只猴子全部渡过这条桥时,猴王的两腕早已无力支撑,一时气绝,松手掉到河岸上了。次晨,国王率领侍卫来到果园查看,只见一只巨猴躺在地上,奄奄一息。这时候,猴王正巧也缓缓醒来,于是向国王叩头谢罪说:「我生为野兽,偷生于世上,蒙受大王的恩惠。今年因为干旱,山上没有水果,不得不冒犯大王的园地,摘食果实。这都是我的错,其它猴子全都听命于我,敢请大王原谅它们。而我全身上下这点肉,愿给诸位充当一餐的酒肴吧!」

国王见到猴王虽然是一只野兽,但身为首领,竟能牺牲自己,拯救同伴,这样的胸怀,即使是贵为人间之王的自己,也做不到的啊!因此不禁感动地流下泪来。于是立刻解开猴王腰间的藤子,把它抱进宫里,放在平稳的睡床上,命令全国百姓让猴群自由摘食水果。

当时的猴王即是释迦牟尼佛,国王是阿难,五百猴子是现今佛陀的五百位弟子。

二、猕猴供蜜的故事

在《经律异相》卷第四十七中,记载一只猴子因为供佛的功德而转生为人的故事。

从前,舍卫城中,有一个富翁,名为师质,已经四十多岁了,但膝下尚无子女,老夫妇心里很急切,四处占卜,都说他命中无子嗣。

最后师质就来到只园精舍,恭敬的顶礼佛陀以后,合掌说道:「慈悲的佛陀!请你怜愍愚痴的众生,弟子年近半百,尚没有生下任何子嗣,是何因缘,求佛开示!」

佛陀回答道:「再过不久,你就会有一个既有福又有的德的儿子,不过在他年纪稍长时,便会要求出家。」师质得到这个消息,欣喜若狂,虔诚的顶礼佛足之后,又祈求佛陀说道:「求佛陀及诸僧众,明天中午,接受我的供养,种植福田。」

第二天,师质就率领着家人,虔诚供养美好的饮食。佛陀受过供养,又开示一番,就领着众僧回到精舍。

在返回精舍的途中,佛陀和僧众在河边的大树底下休息的时候,忽从树上跳下来一只猿猴,取走佛陀的钵具;不久就在钵中盛满了甜蜜,双手恭敬奉给佛陀。佛陀接受后,又把它分施给众僧,令猿猴多得福报。猿猴看了,欢喜跳跃。

过了不久,猿猴死了,转世为人,生于师质的家中。出生的时候,家里所有的餐具,都满装蜜糖。师质夫妇觉得奇异,就此把他取名叫作「蜜胜」。

十几年后,蜜胜长大了,就请求父母,允许他出家,父母很高兴的说道:「在你还未出世的时候,佛陀早就预知,现在你要出家,我们很欣悦,绝不会阻止你的。」

得到父母的赞许,蜜胜到只园精舍依止佛陀出家。因他前世种下的善因,很快就证得圣果。

有一次,蜜胜和同修比丘们出外度化的途中,感到热渴异常。这时蜜胜比丘,将空钵向空中一掷,然后,双手去接时,钵中已盛满着佳蜜,于是将蜜送给众僧解渴。回到精舍时,有一位比丘,就向佛陀请教道:「蜜胜比丘过去曾修何种福?以致于今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能够方便求得蜜糖?」

佛陀答道:「你们记得吗?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猿猴,向我求借钵具,装了佳蜜,来供养佛僧?由于他的喜心施舍,死后就转生为人;又由于他的诚心,供佛佳蜜,所以今生随时随地都能够得到蜜!」

比丘又问:「佛陀!蜜胜的前世,又是什么因缘,才堕生为猿猴的?」

佛陀于是宣说蜜胜过去世堕为猿猴身的因缘:「蜜胜会堕为猿猴身,那已是五百生以前的事,也就是迦叶如来在世的时候,有一位青年比丘,在偶然间,看见另一位比丘,跳过一条小溪,就笑他的姿态,如猿猴一样,犯了恶语的罪,所以才生为猿猴,后来他知道自己的错,曾向那比丘求忏悔,有此胜缘,猿猴能遇佛得度,今生也很快的证了罗汉果。」

三、自作聪明的猴子

在南传《本生经.利爱品》中,记载一群猴子自作聪明的故事。

有一次,佛陀在拘萨罗园游化的时候,村中有一位长者,在自己的园林中设座,供养佛陀。佛陀和比丘受供后,在园林中散步,见到中间有一块空地,便问园丁道:「在这园林中到处都是树木,为什么独独在这里有一块空地呢?」

经过园丁的解说,才知道原来这园林当初在种植树木时,浇水的村童,在浇水时一一拔起树根来看,在依树根的大小来决定浇多少水,许多苗木就因此而枯萎了,结果这里就成了一大块空地。

比丘听了这话,就把此事禀告佛陀,佛陀告诉大众:「比丘们啊!那些村童不但今世毁坏园林,前生也这样。」接着佛陀便讲述过去的因缘:

从前,波罗奈城中举行祭典,祭典的鼓声一响,城中的人纷纷前去参与盛会。

这时,掌管御苑的园丁想道:「祭典已经开始了,我不如把浇水的事情吩咐居住在御林中的这些猿,自己出去游玩!」于是便走到猿王那里说道:「猿王!你们可在这里吃花芽或果实,街上有祭典,我要出去游玩,在我回来以前,你们能把园中这些苗木灌溉好吗?」

猿王答应了,说:「好,我来灌溉吧!」

园丁就把浇水用的皮囊与木桶交代给猿王,自己出去了。群猿拿了皮囊和木桶要去帮苗木浇水时,猿王对它们说:「不可以浪费水,你们浇水于苗木的时候,要一一拔起来看,根深的就多给些水,根浅的就少给些水,因为水是很稀少珍贵的。」

「知道了!」群猿应道,就依言而行。

这时候,有一个博士到了御苑中,看见这个情形,感到很奇怪,就问猴子:「喂,猴儿们!你们为甚么把苗木一一拔起来看。再依根的长短给水呢?」

「我们的王吩咐我们这样做,以便节省水。」

博士听了这话想道:「啊!无智的愚昧者,即使想做有利益的事情,做来也是不利益的。」博士斥责了猿王以后,自己就率领随从,离开御苑而去了。

述说完这些过去的因缘,佛陀接着说:「当时的猿王就是这些毁坏园林的村童,那博士就是我。」

四、智能的猴王

在南传《本生经.戒行品》中,记载佛陀往昔为猴王时的故事。

过去,佛陀在芦饮村芦饮莲池附近凯多迦园时,有比丘们在芦饮莲池沐浴,沙弥们为了做针筒而采取芦茎,但却发现这些芦茎内部都是空的,觉得很奇怪,于是请问佛陀原委,佛陀于是为大众开示往昔的因缘。

原来从前,这座丛林是一块荒野。那莲池水中,住着罗刹,到池里汲水的人都会被吞吃。那时有一只猿王,大如小赤鹿,率领着八万猿猴,住在这森林中,他告诉猿群:「这林中有毒树与罗刹鬼管理的莲池。大家如果要吃果子,或者喝水时,须先来告诉我,以策安全。」

有一次,猿群走到一处未曾到过的地方,要找水喝,见到一个莲池,但是想起猿王的警告,都不敢贸然下去,等着猿王到来。

猿王来了之后,谨慎的察看在莲池边留下的脚迹,只看到有下去的脚迹,却没有上来的脚迹。知道这一定有问题,便说道:「你们没有喝这水,真是大幸,这是非人所官领之地。」水中的罗刹知道它们不下水,就显出青腹、白脸、红手红脚,很可怕的形相,从水里走出来恶狠狠的说:「我不相信你们可以整日都不喝水。」

「水是要喝的,但不使你称心如意把我们吃掉。」猿王回答。

这时猿王就取来一根芦茎,心中念着波罗蜜多咒,用口向芦茎吹去,立即使芦内不留结节,全部变成中空了。又用同样的方法,一一的吹空了,然后交给猿群。猿王更绕行莲池祈愿:「所有在这里的芦茎,都变成中空无节!」由于猿王利生之行广大,他的祈愿立即实现了,以后生长在这莲池中的芦,芦心就都是空的了。

于是猿王命猿群各取一条芦茎而坐,大家都坐在岸上喝水,水中的罗刹就捉不到他们了。

这是芦饮莲池芦苇中空的因缘。

陈浩民版的西游记,孙悟空刚出世,变成巨猴,被天蓬元帅砍掉尾巴的,是哪一个电视剧,叫什么名字

你记错了,那个电视剧是TVB张卫健版的“西游记”,陈浩民版的叫西游记贰(后来在内地放的时候改成天地争霸美猴王和云海翻腾孙悟空两部)

天地争霸美猴王的巨猴是哪集?

第一集

是孙悟空刚出世然后地府大乱,变成一巨猴,玉帝命天篷擒拿,天篷不敌,却阴差阳错的把巨猴尾巴一钉耙斩掉

电视剧拍的大体上映都会剪掉一部分的。不过这部分,很好奇啊

猪八戒是变成小猪被农夫抓去要吃,孙悟空变成巨猴在一个国家的城门外被木笼锁住的西游记叫什么名字来着...

大话西游

有个漫画开始有个远古巨猴走过还有一只巨鸟被另一只大几百倍的巨鸟吃掉 巨猴比巨鸟更大的 旁边有个人

完美世界的漫画吧…连载于神漫的( ´_ゝ`)

猴年说猴:佛教中猴子转代表什么: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