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在新时代弘扬传统文化的方面有何启示

在新时代弘扬传统文化的方面有何启示

在新时代弘扬传统文化的方面有何启示

一、为什么重视弘扬民族精神

1 民族精神:屹立世界、振兴中华的根基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有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我们的根.

鲁迅先生说过一句名言:越是民族的东西越容易走向世界,越容易被世界所接受.最近刚开幕的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中国馆就以典雅的中国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文化与科技相结合的风格吸引了大批的参观者,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它的一些照型,感受一下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美妙:

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中国馆主题:“自然、城市、和谐——生活的艺术”,也切合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中国馆的正面的墙壁上面有中国传统十二生肖图案,侧面的墙壁上是百家姓的浮雕.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突出了中国的特征.

中心展区的生命之树是模仿自然界水珠悠然溅起的优美姿态和植物叶脉舒展生长的形态,加以艺术化的提炼,利用中国古老而独特的宣纸制造工艺,结合现代影像投放技术而形成.营造出万物生机盎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形象地表达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智慧.

中国礼品售卖厅,设计取自具有中国意象的植物——竹,以竹竿的造型围合而成.接待室的外观和内景都透露出中国传统的意境和韵味.

中国馆的设计自始至终渗透“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尊重自然、回归自然、天人合一”,这是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中国的文化就是以“天人合一”思想为主线,至今仍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天人合一”的意思是指: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人的价值要在服从社会群体中去实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人是自然界万物中的一种,需要服从自然.中国的这种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强调和谐意识,强化了人的民族意识和情感,强调了人的奉献精神.同学们可以细细地领悟“天人合一”的意境,如果你悟透了,作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那你的实践离成功就不远了!

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深邃的思想、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灿烂的文化艺术.可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人的精神根源,而且也是东亚大部分国家文化的归依.日本皇太子其乐融融的的长女取名:爱子,称号:敬宫,其“爱”和“敬”出典于中国古籍“四书五经”之一的《孟子·离娄章句下》中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爱之”一句.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现代中国人的精神血脉,几千年一脉相承至今,博大精深,这是我们立足的根.俄罗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民族性格,没有国民风貌,就不是生动活泼的有机体,而是机械的实验标本.”我们为我们的文化而自豪.

可是在今天,我们的文化也面临挑战,整个世界的全球化已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进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也随之而来,它一方面为各民族文化互相沟通、互相交融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也给了强势文化吞噬弱势文化、西方文化主宰世界文化以借口,对国家的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形成了挑战.我们的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弘扬民族精神就是应对这种文化全球化的战略选择,也是我们振兴中华的思想根基.

2 民族精神:民族团结、和谐融合的源泉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民族特征的直接表现、民族凝聚力的所在.只有充分尊重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这样才能更大范围地团结海内外同胞,求得华夏民族的最大共识,从而使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利益高于一切,这应该成为中华民族团结的前提.

我们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精魂就是一个“和”字.“和”,和平、和解、和睦、和谐、和乐、和美、和合、和祥等.这种“和”的哲理,充分体现在道家的“无为”思想、儒家的“仁义”思想和佛家的“慈悲”精神之中;而最形象而生动的表述,就要算“太极图”了——阴阳鱼合抱,两条鱼的内边天衣无缝,外边为正圆,黑的鱼眼跑到白的上面去了,白的鱼眼跑到黑的上面去了,它揭示的是阴阳对立而又互补的原理,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从哲学上讲三层意思:第一,任何一个事物都包含着两个对立面;第二,两个对立面相互包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第三,两个对立面的协调吻合,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在这三点内涵中,以第三点内涵最为重要,因为从中可以引申出这样一个道理:在一个统一体之中,凡是有利于对方的,便有利于整体的和谐统一,也就必然反过来有利于自身;反之,凡是有损于对方的,便有损于整体的和谐统一,也就必然反过来有损于自身.用这个“太极图”道理去观察世界,可谓茫茫宇宙,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斗则俱损,和则两利.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已经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尽管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多次分裂,但与统一相比,其时间毕竟相对短暂.由于统一,中国的历史与文化绵延不断,国家的尊严和独立得以维护,农业、手工业、商业得到不断发展.

中国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努力开发的.少数民族大多居于周边地区,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使得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同中原地区的汉族互相交流.这种经济上的联系,形成了自然的凝聚力,再加上长时间密切的文化交流,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国各民族交往、团聚和统一的过程,也是民族大融合的过程.由此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和心理特征.从而今天民族精神成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源泉.

3 民族精神:传承文化、文明做人的核心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有道家的清幽自然,也有佛家的博大慈悲,还有诸子百家的丰富精微等等,其中儒家唯物而现实的思想体系最具有代表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它对个人的文明养成、健康成长有很现实的意义.两千年前,孔子就倡导“仁”的思想,这是对个人品格的修炼和要求,是人自身所具备的一种素养,如果不去修行和实践,这种素养就会被溟灭.这些年来,我就在想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的社会中,由于缺失了最基本的道德,致使刑事犯罪和腐朽思想的抬头,甚至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这都是人性中“仁”字精神的丧失.孔子还倡导“礼”,“礼”乃世界之大道,是对社会秩序的一种要求.孔子“仁”与“礼”的思想不仅在中国人的行为和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也在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东南亚地区也广泛传播.这说明儒家思想具有人类思想意识的共性.

在台湾、新加坡等地,他们受到的儒家文化的影响比我们大陆深得多,所以从文明的总体程度上讲,他们比我们更讲礼仪、仁和.现在我们要重新培育、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为个人的文明成长、健康发展服务.

综上三条可以看到,民族精神对现实有着重要的意义,可是现在在同学们中间不同程度地存在国家意识淡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减退、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漠视、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意识不强等现象,也出现了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勤俭自强精神淡化、和谐相处能力较差等问题.有一项针对上海市3300多名大中小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在文化相对开放的上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已显现疏离与隔膜.所以现在提出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传统文化十分必要,而且紧要.

二、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中国文化的精华培育了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又促进了民族优秀文化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和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也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形成的精神风貌、价值观念、思维志趣与情感心理的集中体现.

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有着博大精深的基本内涵和丰富内容,它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将分散的部落融合成统一的民族,促进本民族的发展壮大;有的是英勇抵御异族的侵扰,保卫本民族的家园和生命财产;有的是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的统一完整.在长期的民族发展中,这种精神汇合成一种核心精神,那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民族精神也是随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的,是我们全面推动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精神依托.

金庸的武侠小说,就渗透传统文化的魅力.小说中人物的精神风貌,他们身上的侠气,最令人神往.什么是侠气?就是既为国为民,以天下为己任,又能冲破各种名利,笑傲江湖,独立于天地之间.《天龙八部》里的萧峰,我觉得中他达到了侠的最高境界,在他身上正是体现了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我剪辑了一段电视剧《天龙八部》的片段,请大家领会一下萧峰身上存在的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侠的最高境界.

刚才这一段是萧峰自杀的场景,萧峰念念于心的,是苍生百姓的安危幸福,他以自己的死,换来了宋辽两国的平安合睦,百姓的安居乐业.辽国百姓也免去征战之苦,天下苍生得以平安,他是为了民族的利益,也是为民造福.

金庸笔下侠义英雄的民族大义,是秉承汉魏以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精神的.一部中国历史,其实就是汉民族和周边民族互相争斗、交融的历史.民族间的矛盾来源于国家利益的追求,也源于不同的信仰和教化.在中国传统伦理中,民族气节从来都是放在首位的.天下为怀,苍生为念,这是侠的最高理想,这也是金庸的侠意识.萧峰这个人物,为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也做了一个最好的注释,这种精神对我们今天创建和谐社会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三、我们应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前面讲了在当前弘扬民族精神的原因以及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接下来就是我们应该如何做,从而来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

1 增强国家意识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增强凝聚力,实现统一,在艰难环境中生存、繁衍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要复兴,必须更多地强调国家意识.国家意识应该包括对国家的认同感,对国家的主权和安全的责任感,对国家的繁荣和发展的使命感.只有在国家利益为上的道德观基础上,面临各种诱惑时,才能毅然做出正确的选择.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同时国家也应当尊重和保护公民个人的权利.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国家的繁荣和发展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2 增强文化认同

认同是共有的信仰和情感,是将一个共同体中不同的个人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文化认同要回答是什么使中国人成为中国人?成为中国人意味着什么?它包括价值观念、历史传统、道德风俗、生活方式、语言文字等多方面的内容.我们要有意识地从传统文化中去吸取养料,“文以载道”,我国民族精神的内容大量地存在于中国的文学作品中,我们要多看,从中多吸取养料,还要在语文、历史、思想政治等课程中学习.在增强文化认同的过程中,要把民族语言、民族历史、革命传统和人文传统作为重点内容:

民族语言——语言文字是民族意识、文化传统和道德观念的载体,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自觉维护母语在日常学习、生活和交往中的主导地位;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规范用语、礼貌用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深化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民族历史——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了解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重要史实和基本线索,特别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发展的历史;了解近现代史特别是近代以来,我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奋斗的历史;了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高度认同党的历史功绩和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

革命传统——了解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精神传承、弘扬和创造中的重要作用;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优良传统.(民族精神是不断发展的,这些精神都以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人文传统——充分利用中国哲学、历史、文学、艺术、教育、民俗等多方面资源,认识和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了解并践行中华民族的良好礼仪,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3 完善自身人格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人生价值观和道德,重视“做人”的准则.弘扬民族精神,要发扬我国优秀文化与道德伦理紧密结合的精华,完善人格.

在完善人格的过程中,要把承担责任、诚信守法、平等合作、勤奋自强作为重点内容.

承担责任——增强自身作为国家主人的责任意识;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明确自身的权利,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诚信守法——养成以诚待人、严于律己、诚实守信的意识和行为习惯;自觉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增强法治观念.

平等合作——学会尊重他人,友善待人;能够正确处理人与他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学会宽容,与人和谐相处,在集体、社会的发展中实现个人价值.

勤奋自强——从小事做起,养成勤快、勤劳、勤奋、勤俭的生活习惯;不浪费、不盲目攀比;养成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品格,勇敢坚强,不怕困难,增强抗挫折的能力.

联系到我们学校,重点中学是文明的高地,绝大多数的同学在文化意识、文明程度、完善人格方面都做得不错,但是也有个别同学做得不够好的情况,从小处而言比如礼貌不够,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你看待世界的一种心态,你是友善热情的,还是冷漠孤立的,其实只要稍微改变一下,整个人的气质就会不一样.所以我们要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都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要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今天我所讲的内容归结到一点,就是我希望同学们要努力做一个有国家意识,有文化归属感,有人格气节的人,历史不能在我们这里割断,我们要传承历史,我们要弘扬民族精神,这样我们就能做一个无愧于历史的人,对国家有用的人,这样我们即使走到世界的任何地方也都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在新时代弘扬传统文化的方面有何作用?

*

可促进国家民族认同、凝聚人心、激发民族意志,可扭转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有助於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

*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传统节日具有增强凝聚力、树立核心价值观、加深文化认同的重要作用,是集体的文化记忆。

*

只有国民继承和发扬优秀和先进的文化,蔚然成风,国家民族才能真正兴旺发达。

*

有助于树立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形象,也使传统节日成为承载中国人“和为贵”处世精神的重要载体,有利于树立和平友善的国际形象。

(知识延展):

*

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道互补为内核 [1]  ,还有墨家、法家、名家、释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近代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

传统文化的全称大概是传统的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落脚在文化,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谓。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例如说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忠孝观念之类;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化遗产。

作文保留优秀传统,迈进新时代

在当今开放的世界里,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大力弘扬华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才能更加地充满生机和活力。

小时候,每当大年三十晚,村里便鼓声四起,霎时间村当街便挤满了人,有敲锣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跷的,有玩龙的,村里好不热闹。小孩子穿着棉袄在街上你追我赶的,不时地放着炮,老人们聚成一堆儿聊天,年轻小伙儿,俊俏姑娘则在给人们表演节目。

而清明节,人们总会把嫩绿的柳枝插在门上;端午时,奶奶总会给我们系五线绳,煮鸡蛋、煮大蒜,包粽子……到了中秋节呢,我们一家老小坐在院子里,举头望明月,低头吃月饼,真是人间一大乐事。

可现在呢,“洋节”来袭,西方的情人节代替了我们的七夕节。洋节风靡而传统节日却逐渐被人们淡忘,身为一名中国人,你难道不应为此做些什么吗?

现在,每当过年时人们总是出去大吃一顿,守在电视机旁看春晚,有许多人在叹气,说:“怎么一点年儿都没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鼓等这些文化习俗正在挥手向我们告别。

清明节人们哪还会在自家门前插一枝嫩柳呢?仅仅去坟里扫扫墓,仅此而已。端午节,还有谁会安分地在家包粽子?中秋夜圆之夜,又有谁会和家人们惬意地坐在院子里手拿月饼,抬头赏月呢?

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慢慢被人们所淡忘。传统佳节在现在社会里日益冷清,怎能不令人担忧?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呢?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老祖先留给我们的无形财富,传统佳节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这些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能倡议大家为弘扬传统文化而贡献一份微薄之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属于这个民族,它更属于这个世界。我们要尽全力把我们的传统佳节推广到世界上,让世界变得更加炫彩多姿。保卫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你还等什么?快行动吧!

中国新时代传统文化歌曲大全

你进入微信,搜索“佛教音乐精选”、“妙法佛音”这两个平台,里面有很多超好听的传统文化音乐,或者进入教学为先网,这里也有传统文化的好歌曲,希望我的答案能帮到你,阿弥陀佛!

在新时代弘扬传统文化的方面有何作用?

一、为什么重视弘扬民族精神

1 民族精神:屹立世界、振兴中华的根基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有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我们的根.

鲁迅先生说过一句名言:越是民族的东西越容易走向世界,越容易被世界所接受.最近刚开幕的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中国馆就以典雅的中国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文化与科技相结合的风格吸引了大批的参观者,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它的一些照型,感受一下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美妙:

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中国馆主题:“自然、城市、和谐——生活的艺术”,也切合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中国馆的正面的墙壁上面有中国传统十二生肖图案,侧面的墙壁上是百家姓的浮雕.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突出了中国的特征.

中心展区的生命之树是模仿自然界水珠悠然溅起的优美姿态和植物叶脉舒展生长的形态,加以艺术化的提炼,利用中国古老而独特的宣纸制造工艺,结合现代影像投放技术而形成.营造出万物生机盎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形象地表达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智慧.

中国礼品售卖厅,设计取自具有中国意象的植物——竹,以竹竿的造型围合而成.接待室的外观和内景都透露出中国传统的意境和韵味.

中国馆的设计自始至终渗透“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尊重自然、回归自然、天人合一”,这是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中国的文化就是以“天人合一”思想为主线,至今仍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天人合一”的意思是指: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人的价值要在服从社会群体中去实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人是自然界万物中的一种,需要服从自然.中国的这种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强调和谐意识,强化了人的民族意识和情感,强调了人的奉献精神.同学们可以细细地领悟“天人合一”的意境,如果你悟透了,作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那你的实践离成功就不远了!

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深邃的思想、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灿烂的文化艺术.可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人的精神根源,而且也是东亚大部分国家文化的归依.日本皇太子其乐融融的的长女取名:爱子,称号:敬宫,其“爱”和“敬”出典于中国古籍“四书五经”之一的《孟子·离娄章句下》中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爱之”一句.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现代中国人的精神血脉,几千年一脉相承至今,博大精深,这是我们立足的根.俄罗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民族性格,没有国民风貌,就不是生动活泼的有机体,而是机械的实验标本.”我们为我们的文化而自豪.

可是在今天,我们的文化也面临挑战,整个世界的全球化已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进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也随之而来,它一方面为各民族文化互相沟通、互相交融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也给了强势文化吞噬弱势文化、西方文化主宰世界文化以借口,对国家的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形成了挑战.我们的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弘扬民族精神就是应对这种文化全球化的战略选择,也是我们振兴中华的思想根基.

2 民族精神:民族团结、和谐融合的源泉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民族特征的直接表现、民族凝聚力的所在.只有充分尊重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这样才能更大范围地团结海内外同胞,求得华夏民族的最大共识,从而使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利益高于一切,这应该成为中华民族团结的前提.

我们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精魂就是一个“和”字.“和”,和平、和解、和睦、和谐、和乐、和美、和合、和祥等.这种“和”的哲理,充分体现在道家的“无为”思想、儒家的“仁义”思想和佛家的“慈悲”精神之中;而最形象而生动的表述,就要算“太极图”了——阴阳鱼合抱,两条鱼的内边天衣无缝,外边为正圆,黑的鱼眼跑到白的上面去了,白的鱼眼跑到黑的上面去了,它揭示的是阴阳对立而又互补的原理,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从哲学上讲三层意思:第一,任何一个事物都包含着两个对立面;第二,两个对立面相互包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第三,两个对立面的协调吻合,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在这三点内涵中,以第三点内涵最为重要,因为从中可以引申出这样一个道理:在一个统一体之中,凡是有利于对方的,便有利于整体的和谐统一,也就必然反过来有利于自身;反之,凡是有损于对方的,便有损于整体的和谐统一,也就必然反过来有损于自身.用这个“太极图”道理去观察世界,可谓茫茫宇宙,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斗则俱损,和则两利.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已经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尽管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多次分裂,但与统一相比,其时间毕竟相对短暂.由于统一,中国的历史与文化绵延不断,国家的尊严和独立得以维护,农业、手工业、商业得到不断发展.

中国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努力开发的.少数民族大多居于周边地区,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使得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同中原地区的汉族互相交流.这种经济上的联系,形成了自然的凝聚力,再加上长时间密切的文化交流,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国各民族交往、团聚和统一的过程,也是民族大融合的过程.由此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和心理特征.从而今天民族精神成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源泉.

3 民族精神:传承文化、文明做人的核心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有道家的清幽自然,也有佛家的博大慈悲,还有诸子百家的丰富精微等等,其中儒家唯物而现实的思想体系最具有代表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它对个人的文明养成、健康成长有很现实的意义.两千年前,孔子就倡导“仁”的思想,这是对个人品格的修炼和要求,是人自身所具备的一种素养,如果不去修行和实践,这种素养就会被溟灭.这些年来,我就在想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的社会中,由于缺失了最基本的道德,致使刑事犯罪和腐朽思想的抬头,甚至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这都是人性中“仁”字精神的丧失.孔子还倡导“礼”,“礼”乃世界之大道,是对社会秩序的一种要求.孔子“仁”与“礼”的思想不仅在中国人的行为和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也在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东南亚地区也广泛传播.这说明儒家思想具有人类思想意识的共性.

在台湾、新加坡等地,他们受到的儒家文化的影响比我们大陆深得多,所以从文明的总体程度上讲,他们比我们更讲礼仪、仁和.现在我们要重新培育、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为个人的文明成长、健康发展服务.

综上三条可以看到,民族精神对现实有着重要的意义,可是现在在同学们中间不同程度地存在国家意识淡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减退、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漠视、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意识不强等现象,也出现了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勤俭自强精神淡化、和谐相处能力较差等问题.有一项针对上海市3300多名大中小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在文化相对开放的上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已显现疏离与隔膜.所以现在提出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传统文化十分必要,而且紧要.

二、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中国文化的精华培育了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又促进了民族优秀文化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和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也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形成的精神风貌、价值观念、思维志趣与情感心理的集中体现.

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有着博大精深的基本内涵和丰富内容,它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将分散的部落融合成统一的民族,促进本民族的发展壮大;有的是英勇抵御异族的侵扰,保卫本民族的家园和生命财产;有的是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的统一完整.在长期的民族发展中,这种精神汇合成一种核心精神,那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民族精神也是随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的,是我们全面推动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精神依托.

金庸的武侠小说,就渗透传统文化的魅力.小说中人物的精神风貌,他们身上的侠气,最令人神往.什么是侠气?就是既为国为民,以天下为己任,又能冲破各种名利,笑傲江湖,独立于天地之间.《天龙八部》里的萧峰,我觉得中他达到了侠的最高境界,在他身上正是体现了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我剪辑了一段电视剧《天龙八部》的片段,请大家领会一下萧峰身上存在的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侠的最高境界.

刚才这一段是萧峰自杀的场景,萧峰念念于心的,是苍生百姓的安危幸福,他以自己的死,换来了宋辽两国的平安合睦,百姓的安居乐业.辽国百姓也免去征战之苦,天下苍生得以平安,他是为了民族的利益,也是为民造福.

金庸笔下侠义英雄的民族大义,是秉承汉魏以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精神的.一部中国历史,其实就是汉民族和周边民族互相争斗、交融的历史.民族间的矛盾来源于国家利益的追求,也源于不同的信仰和教化.在中国传统伦理中,民族气节从来都是放在首位的.天下为怀,苍生为念,这是侠的最高理想,这也是金庸的侠意识.萧峰这个人物,为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也做了一个最好的注释,这种精神对我们今天创建和谐社会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三、我们应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前面讲了在当前弘扬民族精神的原因以及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接下来就是我们应该如何做,从而来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

1 增强国家意识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增强凝聚力,实现统一,在艰难环境中生存、繁衍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要复兴,必须更多地强调国家意识.国家意识应该包括对国家的认同感,对国家的主权和安全的责任感,对国家的繁荣和发展的使命感.只有在国家利益为上的道德观基础上,面临各种诱惑时,才能毅然做出正确的选择.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同时国家也应当尊重和保护公民个人的权利.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国家的繁荣和发展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2 增强文化认同

认同是共有的信仰和情感,是将一个共同体中不同的个人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文化认同要回答是什么使中国人成为中国人?成为中国人意味着什么?它包括价值观念、历史传统、道德风俗、生活方式、语言文字等多方面的内容.我们要有意识地从传统文化中去吸取养料,“文以载道”,我国民族精神的内容大量地存在于中国的文学作品中,我们要多看,从中多吸取养料,还要在语文、历史、思想政治等课程中学习.在增强文化认同的过程中,要把民族语言、民族历史、革命传统和人文传统作为重点内容:

民族语言——语言文字是民族意识、文化传统和道德观念的载体,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自觉维护母语在日常学习、生活和交往中的主导地位;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规范用语、礼貌用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深化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民族历史——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了解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重要史实和基本线索,特别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发展的历史;了解近现代史特别是近代以来,我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奋斗的历史;了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高度认同党的历史功绩和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

革命传统——了解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精神传承、弘扬和创造中的重要作用;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优良传统.(民族精神是不断发展的,这些精神都以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人文传统——充分利用中国哲学、历史、文学、艺术、教育、民俗等多方面资源,认识和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了解并践行中华民族的良好礼仪,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3 完善自身人格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人生价值观和道德,重视“做人”的准则.弘扬民族精神,要发扬我国优秀文化与道德伦理紧密结合的精华,完善人格.

在完善人格的过程中,要把承担责任、诚信守法、平等合作、勤奋自强作为重点内容.

承担责任——增强自身作为国家主人的责任意识;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明确自身的权利,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诚信守法——养成以诚待人、严于律己、诚实守信的意识和行为习惯;自觉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增强法治观念.

平等合作——学会尊重他人,友善待人;能够正确处理人与他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学会宽容,与人和谐相处,在集体、社会的发展中实现个人价值.

勤奋自强——从小事做起,养成勤快、勤劳、勤奋、勤俭的生活习惯;不浪费、不盲目攀比;养成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品格,勇敢坚强,不怕困难,增强抗挫折的能力.

联系到我们学校,重点中学是文明的高地,绝大多数的同学在文化意识、文明程度、完善人格方面都做得不错,但是也有个别同学做得不够好的情况,从小处而言比如礼貌不够,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你看待世界的一种心态,你是友善热情的,还是冷漠孤立的,其实只要稍微改变一下,整个人的气质就会不一样.所以我们要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都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要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今天我所讲的内容归结到一点,就是我希望同学们要努力做一个有国家意识,有文化归属感,有人格气节的人,历史不能在我们这里割断,我们要传承历史,我们要弘扬民族精神,这样我们就能做一个无愧于历史的人,对国家有用的人,这样我们即使走到世界的任何地方也都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应该怎样传承传统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

扬长避短,承优改良!结合新时代文化特色传承并改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谁帮忙做一首童谣,围绕十九大/传统文化/新时代好少年/加快杭州建设,随便其中一项都行的

作文:新时代道德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当代中国社会仍然适用的传统文化基本精神,至少包括以下三方面:

其一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的观念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论述颇多,诸如“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周易》)。“以类合之,天人一也”(董仲舒)。“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宋张载《正蒙·乾称》)。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生的最高理想为天(自然界)与人之间的协调。它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一方面,人不能违背自然,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和破坏自然,而只能与自然和平共处。另一方面,自然对于人类也不是一个超越的本体,也不是主宰人类社会的神秘力量,而是可以与人类和平共处的客观对象。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天人合一,但是在天地人之间,强调以人为本。特别是儒家主张“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把人的本体价值突出出来。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始终离宗教的迷狂距离非常遥远。

今天,我们在向现代化迈进的时候,我们过多地强调战胜自然、人定胜天的伟大盛举,赞美人的创造、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但是,由此带来的后果,是我们的生存环境在不断恶化:水土流失、生物物种减少、臭氧层的破坏、水资源的污染,这些恶果无一不是我们忘记了老祖宗天人合一的传统,我们在西方化的同时,把这些属于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思想丢到了墙角。

其二是发奋有为的思想。儒家思想的精华就是这种积极向上、入世有为的精神。《易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论语·述而》曰:“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孟子·藤文公下》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至于古代士大夫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锤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催人奋进、气势磅礴的精神写照。这些思想的光芒依然照耀着今天,引导着我们国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勇往向前。

其三是“和而不同”及中庸思想。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有重和谐的一面。传统的儒家、佛家思想都讲究和,同时也特别强调和而不同。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把和突出到了处理解决问题的最高境界。和是一种和谐、协调的总成,同是统一、同化的集中概括。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要讲究和。和为贵,强调其协调性,同时,要坚持和而不同,即顺应自然、社会、时代的要求而不随波逐流,强调人性的自我意识。这种朴素的辩证哲学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仍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和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我认为儒家思想的中庸,即是其完美的阐释。《论语·雍也》曰:“中庸之谓德,其至矣乎。”《四书集注·中庸》曰:“不偏之谓中,不倚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也。”中庸的核心是言行适度,反对偏激,主张以理节情,以此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从而在社会生活中建立等级分明的礼治伦常秩序。崇尚中和的民族心理使人们养成了注重和谐、维护整体、温文尔雅、谦让宽容的民族精神。对于维护社会和平、实现人际间的和睦相处具有重要意义。原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同志在英国议会发表演讲,着重论述中国文化和的思想,引起世界舆论的关注。

在传统文化精神的引领下,中国在几千年的文明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适合本民族自身生存发展特点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制度,以及在人们的文明进化过程中起至关重要作用的伦理道德。深入学习、探讨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在其博大精深,涵盖广泛的体系之中,重人事、重血缘、重家庭、重社会,伦理道德是其基本的价值取向。可以毫不含糊的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典型的伦理型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伦理道德传统,对于今天以德治国思想的学习与践行,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亲亲、尊尊”。在当今社会,受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家庭、社会、组织的关系都受到破坏性的挑战,建立“亲我所亲,尊我所尊”的和谐社会关系,显得尤为必要。

比如“仁、义、礼、智、信”。每一个字都是我们立身处世的经典哲学,今天我们重新提倡“五常”道德体系,并不是把封建的糟粕拿出来使用,而是从百宝箱中捧出我们珍藏的救世秘方。

比如“慎独”。所谓“慎独”,就是要严于律己,要慎守道德。在今天看来,我们缺乏这种自律的操守。培养这种传统的“慎独”精神,对于建立廉洁亲民的政府公务员队伍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一个民族的文化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须根据时代、社会生活的发展需要,不断吐故纳新,克服民族文化在其长期发展中形成的那些“片面性”和“狭隘性”,使一个民族的文化,不断吸收新时代的精神内涵,从而使民族文化获得新的生命。中国传统文化走到了今天,其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阻碍其发展因素主要有两条:一个是西方文化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另一个是国人对自身传统文化的熟悉程度递次下降。如何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其合理内核为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一系列的问题都等待着我们去解答。

2004年2月,中共中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人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充分说明新时期新阶段,我们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已经面临着重大的危机。如前所言,面对着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双重考验,不解决国人思想文化上的信仰问题,我们任何的改革成果都不能善始善终。特别是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一代一代的传承靠什么?要靠我们民族的思想道德,靠我们一代一代积淀的文化精神。我们一方面要广泛吸收全人类的优秀科技成果发展经济;另一方面必须坚持不懈地花费很大精力接续和重新建构我们民族的精神文明体系。这个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意见》中指出:“坚持与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的原则,既要体现优良传统,又要反映时代特色,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可见,中华民族传统继承是当前我们应着力的重点。我们应该全面改进我国学校教育课程体系,加大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推广的扶持,对西方文化要进行系统清理。在对外宣传工作中大力推广中国传统文化,逐步引导青少年爱我中华文明,接受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百年的衰减,其自身的生命力已显孱弱。我们应该像保护国宝大熊猫那样,动员一切力量,动用一切手段,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香火接续下去。

望采纳,谢谢

对传统文化传承比创新更重要为什么

文化传承创新是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是文化发展繁荣的基本规律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起着重要的纽带和基础作用。其中诸如以人为本,讲究诚信,强调和谐,重视教育,倡导德治等等,在当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文化建设中,仍然是重要资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对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使全国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先进文化是健康的科学的向上的,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推动社会前进的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它影响人的精神和灵魂,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是否拥有先进文化,是否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决定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的素质、能力和兴衰。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中国先进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它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失去了民族文化传统,就如同浮萍,没有了根,就如同流浪者,失去了家园。文化认同与文化传承是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和继续发展的前提,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当然,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第二个十年,如何应对全球化的冲击,如何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生存与发展,核心是文化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种文化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即使是优秀的文化传统,也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实现现代性的创造性转化,同时融入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市场精神、法治精神、竞争精神、公平精神等新理念。只有永远保持创新精神,才能谱写新时代民族文化的新篇章,赋予其新的内涵与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在这里,悠悠古韵与勃勃生机是有机结合的,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是内在统一的。传承是基础,创新是生命,两者不可偏废。对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

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着力推进文化建设的现代化、生活化、社会化、教育化、网络化

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有一套具体的做法和合适的路径。中华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五四以来在文化方面总的看是破的多,立的少,从近百年来的文化讨论来看,一些相同的主题几乎过几年就被重新提起,老是在批判传统——重建传统——再批判传统——再重建传统里兜圈子。结果是,在如何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可以再犹豫彷徨了。要从娃娃抓起,从最基础的典籍着手,从最基本的文明礼仪和规范做起,在文化建设方面多做扎扎实实的工作——

现代化。这里的现代化主要指的是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既有物质文化遗产,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加强规划,加大投入,特别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认真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切实保护我们的文化瑰宝。

生活化。逐步使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礼义廉耻成为日常生活规范。培育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感,见利思义、顾全大局的行为准则,形成相互尊重、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互谅互让、友好协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风尚,创造关爱他人、团结互助、维护公平、伸张正义的社会氛围。

社会化。使中华文化走入社区和社会,改造和发展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风俗礼仪,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保持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记忆和文化传承。

教育化。使中华文化成为小学、中学的重要课程。要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在全国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典籍诵读活动。

网络化。要把中华文化的丰厚资源与现代数字、网络技术结合起来,使网络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使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

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需要具体分析。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倡导和发展中国先进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必须坚持——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必须抓住和利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个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让全体人民共享文化改革与发展成果。人民群众是文化发展的主体,也是文化消费的主体。文化的发展繁荣不仅要体现在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出人才出精品,归根结底要体现在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数量增加,质量提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人民群众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形象。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要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推进文化观念创新,文化内容创新,文化业态创新,文化机制创新,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传统文化之女德,真是新时代束缚女人的枷锁吗

传统文化之女德,不是你认为一个女人只是相夫教子的!古代很长时间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所以女人在地里干活没法凸显优势,但是女人在其他地方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实际上,这是儒家思想对女人过分保护的表现,中国是最尊重女人的。当然,不管社会发展到哪个层面,傲慢的男人总是有的。

试想,我是个女人,我不乖巧柔顺,我不结婚生子、我不做家务,我的生活会是怎么样的?丈夫也不是你想天天伺候的,因为一个上进的男人永远是你的靠山和榜样。我有高学历,我有好工作,我有高工资,但男人的温存还是要的,女人的温柔还是要的。因为我是个人,因为人没有伦外之人。

在新时代弘扬传统文化的方面有何启示: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