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将发传单的心得体会写成诗

将发传单的心得体会写成诗

将发传单的心得体会写成诗

这个题材还是写顺口溜好,也叫打油诗吧,我来写一首玩玩:

一摞传单拿在手,

辛辛苦苦到人群。

避开城管心余悸。

大街小巷任我行。

见人就要叫你好,

伸手递出很辛勤。

有人浏览有人扔,

我心悲喜鸣不平。

腰酸背痛口干渴,

木有老板领我情。

人称城市牛皮癣,

都为企业把利盈。

写好了,拿去玩吧。我写的时候也觉得笑翻,希望不会是泥牛入海,提问者无应答。

《传单》求诗人顾工的作品

顾工(1928- )诗人。上海市人。1945年参加新四军。195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新四军政治部文工团团员、第三野战军治部文工团创作员。历任西南军区政治部文工创作员、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解放军报》记者、总后勤部政治部文创作员。著有长篇小说《红军的后代》、《疯人院》、《刑警姐妹》,中篇小说集《被遗弃的天使》、《泪光》,诗集《喜马拉雅山下》、《成熟的季节》、《军歌·礼炮和长虹》、《挥动小马刀》、《火的喷泉》、《战神和爱神》、《爱情交响诗》,铁铃》、《黑眼睛》、《北岛、顾城诗选》、《顾城诗集》、《顾城童话寓言诗选》、《顾城新诗自选集》。散文集《风雪高原》、《大海的子孙》、《鲜花和乐器》、《寄远方》、《火光中的歌》、《光荣的脚印》,小说集《重逢》、《霸珑的末日》、《情如山水》、《顾工侦破小说选》、《那年我八岁》、《列车长》,话剧剧本《捕匪记》、《第二次攻击》、《什么最危险》、《森林中的火光》,中篇小说集《被遗弃的天使》,长篇纪实文学《年轻时,我热恋》,童话《幸运儿和倒霉蛋》,电视连续剧剧本《根在淮水》,电影文学剧本《冰山雪莲》,诗歌《我站在铁索桥上》等。

关于抗日的街头诗

街头诗也称传单诗、墙头诗、岩头诗等,即指抄在村庄墙壁、门楼上或印成传单散发的通俗政治鼓动诗。是一种紧密配合当时斗争,比较直接地发挥宣传教育作用的诗的战斗形式。

街头诗也称传单诗、墙头诗、岩头诗、打油诗等。顾名思义,这些诗写出来后,或在街头、岩石上张贴,或印成传单散发,是一种紧密配合当时斗争,比较直接地发挥宣传教育作用的诗的战斗形式。因此作为一个运动,它在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环境里,必然会受到各种阻力,无法广泛地开展。街头诗运动主要的是在各个抗日民主根据地里流行。1938年8月7日,被当时在延安的诗人称为“街头诗运动日”,在延安的大街小巷,墙头和城墙上,张贴起街头诗。《街

童心飞扬的诗句

童心是诗,一首首灵动飞扬。童心是歌,一支支清音回响。一颗童心,穿插在世俗无奈的生活之中,让自己可以保持纯净的心。自己亦是更加小心呵护着,珍藏着,保持着。唯恐将它丢掉。也知道世人面前的我,沉稳清心。当属于自己的时候,定会回到童趣盎然的氛围,真正让身心放松休憩。童心,有人曾经有过,却在残酷冷漠的社会中渐渐消亡,直至不见。童心,也有人一直拥有,笑意盎然面对生活,用清凉心态构建人生。也会有人与我一样,在适当的时间,展露童心的美好单纯,享受它所带来的一切。因为有爱在心中,所以被人说有童心,因为用最本质的心,在爱着这个世界。

童心,是治疗沉闷压抑生活的良药,是抹亮生活色彩的那缕明艳曙光,是体现热爱生活的自我状态,是表达心底热情的简单行为。在我看来,任何时候,不能将它轻易丢弃,不可任性将它抹去。世间万物,斗转星移,不可能事事都是那么顺心。生命短暂,时间宝贵,也不会随人的意志而倒流。人总要走过童年,但不可失去童心。生活需要童心,社会呼唤童心。有了童心,使自己越活越年青,我愿自己永葆一颗童心!

童心是诗,一首首灵动飞扬。童心是歌,一支支清音回响。一颗童心,穿插在世俗无奈的生活之中,让自己可以保持纯净的心。自己亦是更加小心呵护着,珍藏着,保持着。唯恐将它丢掉。也知道世人面前的我,沉稳清心。当属于自己的时候,定会回到童趣盎然的氛围,真正让身心放松休憩。童心,有人曾经有过,却在残酷冷漠的社会中渐渐消亡,直至不见。童心,也有人一直拥有,笑意盎然面对生活,用清凉心态构建人生。也会有人与我一样,在适当的时间,展露童心的美好单纯,享受它所带来的一切。因为有爱在心中,所以被人说有童心,因为用最本质的心,在爱着这个世界。

童心,是治疗沉闷压抑生活的良药,是抹亮生活色彩的那缕明艳曙光,是体现热爱生活的自我状态,是表达心底热情的简单行为。在我看来,任何时候,不能将它轻易丢弃,不可任性将它抹去。世间万物,斗转星移,不可能事事都是那么顺心。生命短暂,时间宝贵,也不会随人的意志而倒流。人总要走过童年,但不可失去童心。生活需要童心,社会呼唤童心。有了童心,使自己越活越年青,我愿自己永葆一颗童心!

在夜深人静时,我总是不断地怀想,童年的骆驼队缓缓地走来,踏碎了一地的冬阳,悦耳的铃声打破了旅途的寂静,至今还在遥远的梦中回荡·······

——题记

早晨起床,看着镜子中的自己,有一些恍惚:曾经无忧的小脸蛋上怎么多了一丝忧愁?吃完早饭,面对“山高”的作业,有一些惊讶:曾经浮躁的心情怎么换了一份从容?闲来无聊,随手翻翻那已堆满灰尘的相册,有无限的感触:曾经那个扎着羊角辫,成天蹦蹦跳跳的小女孩去了哪里?

时间在走,人也在变,如今的我考虑问题时不再天真直率,看见好奇的事物也不再大呼小叫,凡事都变得沉稳,也渐渐失去了原来拥有的那份无私无邪的纯真。

这天,阳光倾泻在清新淡雅的四叶草窗帘上,别有一番情调。刚刚从书海中挣扎出来的我,

懒洋洋地趴在窗台上,享受着这冬日午后不可多得的休闲时光。目光透过窗户,依稀能看见外面草坪上几个洋溢着幸福微笑的“小天使”在嬉戏打闹,不时还发出银铃般的笑声,我的心不禁微微颤动了一下,我想我已经有了答案······

还记得,冰心奶奶曾说过“童年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童年承载着我们满满的梦幻,她是我们心灵的依靠,虽然那段岁月已逝去,但纯真永远不应泯灭。 现实中太多的压力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无形的枷锁让我们缺失了那颗宝贵的童心。但是生命的旅程是漫长而又短暂的,是布满荆棘的,一路走来,失败也好,成功也罢,那不过是最后的结果。翻阅了喜与悲,是与非后,也渐渐明白了当时不懂的:......更多唯美的句子:www.weimeidejuzi.cn

诗美堂美容养生馆8月18日在三都县富万家超市那里发传单说是免费测试皮肤,我被那些人拉进了该店。

骗人的

高尔基是什么国家的

高尔基

(一)前苏联作家

【生平简介】

高尔基(1868~1936)——全名:马克西姆·高尔基(Gorkey,Maksim)

苏联作家。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1868年3月16日生于下诺夫哥罗德市一个木工家庭,1936年6月18日卒于莫斯科。

代表作:《母亲》

它描绘了无产阶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塑造了共产党员工人巴维尔和革命母亲尼洛芙娜的感人形象,被公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崭新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

【文学创作】

1、早期生活与创作

高尔基4岁丧父,11岁起独立谋生,当过学徒、搬运工和面包师。1884年流落到喀山,19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两次漫游俄国各地,广泛了解民情;其间因参加秘密革命组织于1889年被捕,获释后行动仍受宪警监视 。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不久开始在地方报刊当编辑、记者。1898年出版两卷集《随笔和短篇小说 》,从此蜚声俄国和欧洲文坛。他只上过2年学 ,完全 靠自学成才。

早期创作多为短篇体裁。其中,《马卡尔·楚德拉》和《少女与死神》、《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等作品以黑暗与光明的强烈对比,歌颂向往光明及为人民大众的利益献身的 英雄人物,具有 鲜明的浪漫 主义特色。《 切尔卡什》、《柯诺瓦洛夫》和《因为烦闷无聊》等小说,则着力真实具体描写下层人们的苦难生活,表现他们对现实的愤怒情绪,艺术上属 于现实主义 。收入两卷 集的短篇 小说《读者》和评论文章《保尔·魏尔兰和颓废派》等,还表现了作者一开始就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和鲜明的反颓废派艺术立场。

在19世纪和 20 世纪之交完成的《 福玛·高尔杰耶夫 》和《三人》两部中篇小说,通过较广阔的现实画面,着重揭示青年主人公人生探索的主题。

从1900年起,高尔基参加并主持知识出版社的工作,通过出版《知识》丛刊团结了当时俄国大批具有民主主义倾向的作家。1901年他在圣彼得堡写传单揭露沙皇政府镇压示威学生的暴行,号召推翻专制制度,同年发表的散文诗《海燕之歌》,充满革命激情,被认为是“革命的宣言书”;这一年他还受革命政党的委托建立秘密印刷所,为此第二次被捕、遭流放。

20世纪初高尔基接连写了几部剧本,其中的《小市民》揭露了资产阶级保守派与自由主义者的矛盾,塑造了活生生的工人形象;《底层》深刻批判对幸福的消极等待思想,剧中的一个人物 宣布:“人这个字 听起来 多么自 豪”《避暑客》、《太阳的孩子》和《野蛮人》三剧则及时揭示了当时俄国知识分子的分化,鞭笞抛弃革命理想的人。1905年革命爆发初期,他曾以目击者的身分写了讨伐沙皇政府枪杀请愿群众的传单,号召人民奋起斗争,同时积极参加社会民主工党的《新生活报》和《战斗报》的出版,多方努力为起义者筹划经费和武器。这期间他还发表大量政论,其中《谈谈小市民习气》一文深刻分析小市民习气的社会根源、心理特征及其对革命事业的危害。

2、中期生活与创作

1906年初,高尔基秘密离开俄罗斯到美国,在那里宣传革命,为党募集经费。同年在美国写成剧本《敌人》和长篇小说《母亲》。前者通过一个工厂的工人群众同工厂主面对面的激烈冲突,成功地表现了工人阶级不怕牺牲的团结战斗精神;后者取材于1902年索尔莫沃工人五一游行事件,突出塑造了自觉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巴维尔及其在现实的教育下由逆来顺受转变为坚定的革命战士的母亲尼洛夫娜的形象。两部作品都渗透着对历史进步的坚定信念,体现了在现实的革命发展中表现现实的创作原则,是公认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在美国期间,作家还写了揭露和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政论《我的访问记》和特写《在美国》。

革命暂告失败后,高尔基于1906年秋从美国到意大利 ,定居卡普里岛。翌年5月,和列宁 一起参加了在 那里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五次代表大会。此后几年里,他创作了《没用人的一生》、《夏天》和《奥古洛夫镇》等中篇小说,《最后一代》和《瓦萨·日烈兹诺娃》等剧本,以及《意大利童话》和《俄罗斯童话》等一批优秀作品,在此期间,由于工作上的关系他同当时担任党中央委员的鲍格丹诺夫比较接近,参加了以后者为首的前进派活动,并受其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他的中篇小说《忏悔》宣扬明显的造神论思想 。当时他发表的一些论文以及专著《俄国文学史》等,也包含不同程度的“观念复合”、“经验组织”和造神论等错误观点。经列宁的批评帮助,他逐渐提高认识,脱离前进派集团。

1921年夏天,因病复发出国就医 ,直到 1928 年基本上住在意大利索伦托。他一边治病休养,一边通过书信和会见来访者尽力抵制拉普等一些团体的极“左”和宗派主义错误,为培养青年作者及团结不同风格的作家做了大量工作。他还努力创作,发表回忆录《列夫·托尔斯泰》和特写《列宁》,完成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描写了作家从生活底层走向革命道路,劳动者寻找真理、追求光明的历程。1924~1925年创作的长篇小说《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在从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改革到十月革命的广阔历史背景上描写一个家庭三代人的变迁,从心理和道德角度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必然衰落。

1928年回国后,高尔基曾两次到全国各地旅行参观,写了长篇报告文学《苏联游记》。1931年起定居莫斯科。晚年的创作中,剧本《耶戈尔·布雷乔夫等人》和《陀斯契加耶夫等人》表现了资本主义的没落和社会主义的胜利,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写了十月革命前俄国社会40年的历史变迁,以一个个人主义知识分子为中心人物反映出革命力量的壮大。他还发表《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等一系列论文,倡导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34年当选苏联作家协会第一任主席。

高尔基的作品从20世纪初开始陆续被介绍到中国。他的许多小说、剧本和论著都不仅有了中译本,而且还被编选成单卷、多卷的《高尔基文集》出版。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观点,对中国五四以后新文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二)意大利医生、神经学家、组织学家

卡米洛·高尔基(Camillo Golgi,1844-1926),意大利解剖学家、病理学家、神经学家、组织学家。高尔基体的发现者。 曾获1906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三)高尔基州

州名。现称“下诺夫哥罗德州”。在俄罗斯中部,伏尔加河中游和奥卡河下游。面积7.48万平方公里。人口368.8万(1987),俄罗斯人占94%,余为鞑靼人、莫尔达瓦人、楚瓦什人等。1936年设州,首府下诺夫哥罗德。伏尔加河左岸地势低平,右岸有丘陵,海拔在243米以下,有岩溶地貌。矿藏有泥炭、磷灰石等。温带大陆性气候,1月平均气温-12℃, 7月19℃。年降水量400—600毫米。伏尔加河干流上建有水库和水电站。工业以机械制造(汽车、船舶、机床、电视机)、金属加工、化工、石油加工、电力为主。农业主产小麦、马铃薯、亚府等。水陆交通便利。主要城市尚有捷尔任斯克、阿尔扎马尔、巴甫洛沃等。

(四)高尔基市

市名。1932年前称“下诺夫哥罗德”。1990年复称“下诺夫哥罗德”。俄罗斯大城市,下诺夫哥罗德州首府。伏尔加河及其右岸支流奥卡河汇合处,市区跨奥卡河两岸。大型河港。人口139.9万(1985)。建于1221年。十六世纪为重要工商业中心。十九世纪中叶造船业兴起。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输及水陆交通枢纽,工业以机械制造(汽车和船舶制造等)和石油加工(年加工能力1,800万吨)为主,坦克、飞机、舰艇等军工生产亦重要。北面有大型水电站(装机容量52万千瓦)。高尔基的故乡。有高尔基纪念馆和11所高等学校。

高尔基简介

高尔基(1868―1936年)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1868年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戈罗德城(今高尔基城)。父亲是木匠。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11岁开始独立谋生,其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旧社会的底层度过的。高尔基早年的不平凡的经历在他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作了生动的记述。人间的苦难,生活的辛酸,磨练了他的斗志;他在繁重劳动之余,勤奋自学不息。对社会底层人民痛苦生活的体验和深切了解成为他创作中永不枯竭的源泉。 1892年,以马克西姆・高尔基(意为最大的痛苦)这个笔名,发表了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高尔基早期作品中,最有名的浪漫主义短篇《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描写流浪汉生活的代表作《切尔卡什》,都是在1895年发表的。1899年,高尔基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福马・高尔杰耶夫》。 1901年,高尔基因参加彼得堡的示威游行而被捕。著名散文诗《海燕》就是他参加这次示威游行后写的,他以这篇豪情洋溢的革命檄文,迎接了20世纪无产阶级的革命风暴。同年,他写了第一个剧本《小市民》,其突出成就是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个革命无产者(革命工人尼尔)的形象。1902年,写了剧本《在底层》,它是作者20年观察流浪汉生活的总结,是高尔基戏剧的代表作。在1905年革命形势高涨的岁月里,高尔基作为战士参加了革命运动,他的住宅成为1905年莫斯科武装起义的据点之一。1906年,高尔基最优秀的代表作《母亲》发表了。在世界文学史上,它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开辟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的历史时期。同年,在美国写了描写工人暴动的剧本《敌人》,它是高尔基最优秀的剧作之一。1906―1913年,高尔基因沙皇政府的迫害,侨居意大利,成为一个政治流亡分子。1907年春,参加了在伦敦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五次代表大会。从此,他和列宁之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和深厚的友谊。1911―1913年间,写了故事集《意大利童话》。1913年高尔基创作了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一部《童年》。 1913年高尔基回到祖国,主持《真理报》文艺栏,从事文化组织工作和文学活动。1916年,发表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二部《在人间》;1922年发表第三部《我的大学》。十月革命胜利后,1925年发表长篇小说《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1925―1936年写的长篇史诗《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是高尔基的最后一部巨著,这部史诗是高尔基最杰出的艺术成就之一。1934年,在高尔基主持下召开了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高尔基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

《童年》的历史背景

1、背景

高尔基在作品中流露出对这些人的热爱、赞美之情,通过阿廖沙的与他们的交往热情讴歌了他们。作品通过对阿廖沙童年经历的描写从侧面也暴露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当时的俄国社会处于19世纪70—90年代,正是俄国大革命的前夕,整个社会处于沙皇的统治之下,人民流离失所。偷窃在村民中已形成一种风气,已经不算是罪恶,而且对于半饥半饱的小市民来说差不多是唯一谋生的手段。儿童无钱上学,沦落街头,靠捡破烂为生。从广义上讲,也正是这种民不聊生的社会环境造成了阿廖沙的悲剧。

2、作品简介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前苏联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3、作者简介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苏联文学的奠基人,也是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杰出代表。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出生于伏尔加河畔的一个木匠家中,幼年父母双亡,寄居在开小染坊的外祖父家里。后来外祖父破产,十岁的阿列克谢就在社会上流浪,当过各种杂工。虽然他只上过两年小学,却一直坚持勤奋自学,读了许多书。加上他本人曾广泛地接触过社会生活,积累了丰富的素材,终于使他成为世界知名的大作家。 高尔基的处女作是发表于1892年的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福马·高尔杰耶夫》(1899)是高尔基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将发传单的心得体会写成诗: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