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武昌九曲亭记表达苏轼怎样的情怀

武昌九曲亭记表达苏轼怎样的情怀

《武昌九曲亭记》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一篇描写武昌九曲亭的散文。

全文记述了苏辙的哥哥苏轼重建武昌九曲亭的缘由,说明苏轼“适意为悦”的思想情趣,表现出苏轼游乐山水中的那份洒脱和磊落。显然,作者也在此寄托着思想。全文构思奇特,既抓住建亭的事实特点,也凸现苏轼的思想性格。

文章巧用双线结构,描写苏轼游山建亭行动与赞美苏轼“适意为悦”情怀相辅相成,而以后者为主线,每段结末之旬前后呼应,点明文章脉络,反复强调苏轼寄情山水,其乐无比。文章时空跨度大,忽而武昌之游,忽而少年之游,笔墨挥洒自如,并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熔为一炉。景致美、人情美、哲理美浑然交融。

苏辙--武昌九曲亭记

武昌九曲亭记

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 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小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古文赏析

本篇作于元丰五年(1082)。当时作者贬谪筠州,苏轼贬谪黄州【宋神宗元丰三年,苏轼因有人告发他作诗文诽谤朝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政治遭遇不得志,但他们都并不消沉。苏轼贬居黄州的第三个年头,在三国东吴遗迹的废九曲亭旧址上,重建此亭,落成之后,请苏辙写亭记。此文即为苏辙为纪念其兄重建武昌九曲亭而作。

它的构思很有特色,既抓住建亭的事实特点,更突出苏轼的思想性格。苏轼谪迁黄州,不居武昌,因此文章先从苏轼好游武昌诸山写起,特为指出苏轼在黄州三年“不知其久”的原因就在武昌西山风景好,山里人也好。这是为叙述建亭武昌铺垫,显出苏轼在失意遭遇中善于自得其乐。然后,便引出九曲亭址所在。这是游西山者“至此必息”的一处胜境,而且“有废亭焉”,但长久无人治理,冷落荒废,古木盘踞,重建困难,使苏轼有心无力。然而天助人愿,一场大风雷雨刮倒一棵大树,创造重建的条件,苏轼心愿实现,九曲亭重新建成。这就具体说明建亭的经过,含蓄地赞美建亭此举,兴废利众,符合天意,而苏轼获得了最大乐趣。最后就具体议论苏轼所追求的乐趣是“以适意为悦”,精神上求得符合心意的满足,并不计较个人的功利得失,因而处世为人,“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这就委婉地说明苏轼建亭的目的,也是他处世为人的态度,从而赞扬他的品德风度,光明磊落,超然洒脱。如果结合他们当时的政治处境来看,作者写作这篇题记赞美其兄的思想情趣,确乎也表现出作者政治坚定和胸怀坦荡。苏轼曾说苏辙文章“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答张文潜书》),这篇文章的风格也正是这样。

作者写自己年轻时跟随子瞻游玩,遇到可以攀登的山,可以游泳的水流,子瞻总是撩起衣服走在前面,尽显适意快乐之情。

文章续写了九曲亭的扩建情况表达了子瞻着意建亭的愿望,也表达了九曲亭建成后子瞻极为兴奋的心情。

投稿方式 微信号:QsgrQ138033389 邮箱:138033389@qq.com纵览天下苏氏资讯,尽在天下苏氏信息平台!欢迎您的关注和分享至朋友圈和群! (更多精彩请关注)推荐您添加苏家人的微信公众号: TXSS138

武昌九曲亭记中,从最后划线句子看,苏轼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从最后划...

展开全部 。

《武昌九曲亭记》、《黄州快哉亭记》, 两篇最为有名,堪称为姐妹篇。

它们融叙事、议论、抒情为一炉,于汪洋淡 泊中贯注着一股不平之气。

《武》文主要是通过记述苏轼游山的乐趣和西山① 《古文析义》初编卷六,林云铭评。

① 《跋子由栖贤堂记后》。

秀美的景物,反映了世间得失无常,“适意者即可为乐”的达观思想。

具有 一种清高自洁,超然物外的意味。

此文与苏轼的《超然台记》的思想内容基 本上是一致的。

但两篇文章在写法上却不尽相同,《超》文文笔灵动,更多 遐想,《武》文却是直叙淡写,严谨平实。

如写苏轼:昔余少年,从子瞻游。

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

有不得 至,为之怅然移日。

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 之,见者以为仙也。

在美好的回忆中,表露了兄弟之间情深意笃的手足之谊,及 其兄的性格、风度。

尽管兄弟二人都在贬中,字里行间却无悲酸惆怅之情。

从中也可看出 作者此时旷达乐观的心境。

与《武》文有异曲同工之妙的《黄》文,其影响 虽不及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但却称得上“记” 中的上乘之作。

较之《武》文,显得气魄宏大,有文势汪洋、笔力雄健之称。

此文以“快哉”二字作文章,以情驭景,将“快哉”之情,渗入处处景观之 中。

后面的议论又以前情为线索,作一波三折的正反推理,使建亭主人的“快 哉”之情,有别于一般的文人墨客。

作者的赞赏慰勉的友情也尽注其间。

文 中由披襟当风的的故事所引出的“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 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的议论,其超然物外,不以荣辱 为怀的旷达乐观的思想,表现了当时在政治上不得意文人的一种乐观人生态 度,一种超脱感。

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可视作对当时政治的不满和不屑。

它 对历代知识分子都有相当的影响力。

...

【从武昌九曲亭记看出苏轼是怎样一个人】作业帮

.《武昌九曲亭记》、《黄州快哉亭记》,两篇最为有名,堪称为姐妹篇.它们融叙事、议论、抒情为一炉,于汪洋淡 泊中贯注着一股不平之气.《武》文主要是通过记述苏轼游山的乐趣和西山① 《古文析义》初编卷六,林云铭评.① 《跋子由栖贤堂记后》.秀美的景物,反映了世间得失无常,“适意者即可为乐”的达观思想.具有 一种清高自洁,超然物外的意味.此文与苏轼的《超然台记》的思想内容基 本上是一致的.但两篇文章在写法上却不尽相同,《超》文文笔灵动,更多 遐想,《武》文却是直叙淡写,严谨平实.如写苏轼: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 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 之,见者以为仙也.在美好的回忆中,表露了兄弟之间情深意笃的手足之谊,及 其兄的性格、风度.尽管兄弟二人都在贬中,字里行间却无悲酸惆怅之情.从中也可看出 作者此时旷达乐观的心境.与《武》文有异曲同工之妙的《黄》文,其影响 虽不及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但却称得上“记” 中的上乘之作.较之《武》文,显得气魄宏大,有文势汪洋、笔力雄健之称.此文以“快哉”二字作文章,以情驭景,将“快哉”之情,渗入处处景观之 中.后面的议论又以前情为线索,作一波三折的正反推理,使建亭主人的“快 哉”之情,有别于一般的文人墨客.作者的赞赏慰勉的友情也尽注其间.文 中由披襟当风的的故事所引出的“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 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的议论,其超然物外,不以荣辱 为怀的旷达乐观的思想,表现了当时在政治上不得意文人的一种乐观人生态 度,一种超脱感.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可视作对当时政治的不满和不屑.它 对历代知识分子都有相当的影响力.

武昌九曲亭记翻译

武昌九曲亭记[1] [宋]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2],庐于江上[3]。

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4],陂陁蔓延[5],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6],西曰西山,东曰寒溪。

依山临壑,隐蔽松枥[7],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

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8],乘渔舟,乱流而南[9]。

山中有二三子[10],好客而喜游。

闻子瞻至,幅巾迎笑[11],相携徜徉而上[12]。

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13]。

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

以此居齐安三年[14],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小平[15]。

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16],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17],皆效于左右[18]。

有废亭焉[19],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

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20],不可加以斤斧[21]。

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22]。

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23],亭得以广。

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

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

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

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24]。

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25]。

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26],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

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27]。

方其得意[28],万物无以易之。

及其既厌[29],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

譬之饮食,杂陈于前[30],要之一饱[31],而同委于臭腐[32]。

夫孰知得失之所在[33]?惟其无愧于中[34],无责于外,而姑寓焉。

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35]。

【注释】 [1]武昌九曲亭:据《清一统志》说:“九曲亭在武昌县西九曲岭,为孙吴遗迹,宋苏轼重建,苏辙有记。

”武昌,今湖北鄂城。

[2]子瞻:苏轼的字。

齐安:古郡名,即黄州,今湖北黄冈。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苏轼因有人告发他作诗文讪谤朝廷,被贬往黄州,充黄州团练副使。

[3]庐于江上:苏轼到黄州的第二年,由定惠院迁居临皋亭,其地濒于江边,故云。

[4]江之南武昌诸山:黄州与武昌(今湖北鄂城)隔江相对。

武昌诸山,指樊山,又名袁山。

苏轼有《记樊山》,其中说:“自余所居临皋亭下,乱流而西,泊于樊山,为樊口。

……循山而南,至寒溪寺,上有曲山,山顶即位坛、九曲亭,皆孙氏遗迹。

”又《答秦太虚书》:“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

” [5]陂陁(pōtuó):不平坦。

[6]浮图:梵语,亦作佛图、浮屠,即塔也。

精舍:佛寺。

[7]隐蔽松枥:林木丰茂,隐蔽天地。

“枥(lì)”,同“栎”,即柞(zuò)树,落叶乔木,果实叫橡,叶子可喂柞蚕。

[8]策:也是杖。

杖策:谓扶杖。

[9]乱流:横绝江水。

[10]二三子:指若干青年儒生;语出《论语》,是孔子对他的学生们一种称呼。

[11]幅巾:不著冠,但以幅巾束首。

幅巾迎笑:表示苏轼与山中的年轻人关系之融洽。

[12]徜徉(cháng yáng):自由往来的样子。

[13]相劳:相互慰问。

[14]居齐安三年:本篇作于元丰五年(1082),苏轼已在黄州住了三年。

[15]获小平:得到了一块稍微平缓的地方。

小平:一作“少平”。

[16]陵阜:高山。

[17]林麓:泛指山中的林木。

向背:向阳、背阴。

[18]效:呈现。

[19]有废亭焉:谓此地有一座荒废的亭子。

[20]百围:是说树干的粗细。

千尺:是指树的高度。

[21]斤:斧子一类的工具。

[22]睥睨(bì nì):侧目斜视,有所打算。

[23]斥:排斥,驱逐。

这句是说,把这棵树从它占据之地赶了出去。

[24]褰(qiān)裳:提起衣服。

先之:走在前面。

[25]移日:连续好几天。

[26]撷(xié)林卉:摘取山林之中的花草。

“卉”,草的总称。

[27]适意:合乎自己的心意,表示自得其乐。

苏轼在《超然台记》中说:“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即此之谓。

[28]“方其”二句:意谓正当苏轼获得一种适意的乐趣时,就以为这是最愉快的享受,天下万物都不能取代这种乐趣。

[29]“及其”句:意谓等到苏轼对这种乐趣享受够了,他又总是对自己满足于这种乐趣感到吃惊,觉得好笑。

“厌”,满足。

“洒然”,吃惊。

[30]杂陈:陈列着各种各样食物。

[31]要之一饱:重要的是以求吃个饱。

[32]委:抛弃。

腐臭:腐烂发臭。

这句是说,吃饱之后,就把剩下的食物统统丢掉,让它们腐烂发臭。

[33]“夫孰知”句:意谓没有人能够知道人生乐趣是从哪里获得的,又是在哪里失掉的。

也就是说,人生乐趣的得失是无常的。

[34]“惟其”三句:意谓由于得失无常,因此只能要求自己问心无愧,处世无可责备,而姑且这样地生活在人世。

“姑”,姑且。

“寓”,寓世,住在人世。

[35]是:这,即指适意而言。

【作者及题解】 苏辙(1039一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他是苏洵之子,苏轼之弟。

十九岁与苏轼同登进士第。

仁宗时,为商州军事推官,徙大名。

神宗时,为王安石属官,因反对新法,调任他职。

后因苏轼诗罪株连,谪迁筠州监盐酒税。

哲宗至徽宗时,仕途几经起落,最后以太中大夫退职,住在许(今河南许昌),自号颍滨遗老。

死后追赠端明殿学士,谥号“文定”。

他是著名散文...

《武昌九曲亭记(节选)》文言文阅读答案

武昌九曲亭记苏辙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

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①蔓延,涧谷深密。

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

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

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

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

往往留宿于山上。

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至此必息。

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

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

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

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

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

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耶?”遂相与营之。

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武昌九曲亭记》中帮忙翻译其中的几句话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

武昌九曲亭记[1] [宋]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2],庐于江上[3]。

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4],陂陁蔓延[5],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6],西曰西山,东曰寒溪。

依山临壑,隐蔽松枥[7],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

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8],乘渔舟,乱流而南[9]。

山中有二三子[10],好客而喜游。

闻子瞻至,幅巾迎笑[11],相携徜徉而上[12]。

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13]。

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

以此居齐安三年[14],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小平[15]。

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16],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17],皆效于左右[18]。

有废亭焉[19],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

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20],不可加以斤斧[21]。

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22]。

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23],亭得以广。

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

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

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

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24]。

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25]。

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26],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

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27]。

方其得意[28],万物无以易之。

及其既厌[29],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

譬之饮食,杂陈于前[30],要之一饱[31],而同委于臭腐[32]。

夫孰知得失之所在[33]?惟其无愧于中[34],无责于外,而姑寓焉。

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35]。

【注释】 [1]武昌九曲亭:据《清一统志》说:“九曲亭在武昌县西九曲岭,为孙吴遗迹,宋苏轼重建,苏辙有记。

”武昌,今湖北鄂城。

[2]子瞻:苏轼的字。

齐安:古郡名,即黄州,今湖北黄冈。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苏轼因有人告发他作诗文讪谤朝廷,被贬往黄州,充黄州团练副使。

[3]庐于江上:苏轼到黄州的第二年,由定惠院迁居临皋亭,其地濒于江边,故云。

[4]江之南武昌诸山:黄州与武昌(今湖北鄂城)隔江相对。

武昌诸山,指樊山,又名袁山。

苏轼有《记樊山》,其中说:“自余所居临皋亭下,乱流而西,泊于樊山,为樊口。

……循山而南,至寒溪寺,上有曲山,山顶即位坛、九曲亭,皆孙氏遗迹。

”又《答秦太虚书》:“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

” [5]陂陁(pōtuó):不平坦。

[6]浮图:梵语,亦作佛图、浮屠,即塔也。

精舍:佛寺。

[7]隐蔽松枥:林木丰茂,隐蔽天地。

“枥(lì)”,同“栎”,即柞(zuò)树,落叶乔木,果实叫橡,叶子可喂柞蚕。

[8]策:也是杖。

杖策:谓扶杖。

[9]乱流:横绝江水。

[10]二三子:指若干青年儒生;语出《论语》,是孔子对他的学生们一种称呼。

[11]幅巾:不著冠,但以幅巾束首。

幅巾迎笑:表示苏轼与山中的年轻人关系之融洽。

[12]徜徉(cháng yáng):自由往来的样子。

[13]相劳:相互慰问。

[14]居齐安三年:本篇作于元丰五年(1082),苏轼已在黄州住了三年。

[15]获小平:得到了一块稍微平缓的地方。

小平:一作“少平”。

[16]陵阜:高山。

[17]林麓:泛指山中的林木。

向背:向阳、背阴。

[18]效:呈现。

[19]有废亭焉:谓此地有一座荒废的亭子。

[20]百围:是说树干的粗细。

千尺:是指树的高度。

[21]斤:斧子一类的工具。

[22]睥睨(bì nì):侧目斜视,有所打算。

[23]斥:排斥,驱逐。

这句是说,把这棵树从它占据之地赶了出去。

[24]褰(qiān)裳:提起衣服。

先之:走在前面。

[25]移日:连续好几天。

[26]撷(xié)林卉:摘取山林之中的花草。

“卉”,草的总称。

[27]适意:合乎自己的心意,表示自得其乐。

苏轼在《超然台记》中说:“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即此之谓。

[28]“方其”二句:意谓正当苏轼获得一种适意的乐趣时,就以为这是最愉快的享受,天下万物都不能取代这种乐趣。

[29]“及其”句:意谓等到苏轼对这种乐趣享受够了,他又总是对自己满足于这种乐趣感到吃惊,觉得好笑。

“厌”,满足。

“洒然”,吃惊。

[30]杂陈:陈列着各种各样食物。

[31]要之一饱:重要的是以求吃个饱。

[32]委:抛弃。

腐臭:腐烂发臭。

这句是说,吃饱之后,就把剩下的食物统统丢掉,让它们腐烂发臭。

[33]“夫孰知”句:意谓没有人能够知道人生乐趣是从哪里获得的,又是在哪里失掉的。

也就是说,人生乐趣的得失是无常的。

[34]“惟其”三句:意谓由于得失无常,因此只能要求自己问心无愧,处世无可责备,而姑且这样地生活在人世。

“姑”,姑且。

“寓”,寓世,住在人世。

[35]是:这,即指适意而言。

【作者及题解】 苏辙(1039一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他是苏洵之子,苏轼之弟。

十九岁与苏轼同登进士第。

仁宗时,为商州军事推官,徙大名。

神宗时,为王安石属官,因反对新法,调任他职。

后因苏轼诗罪株连,谪迁筠州监盐酒税。

哲宗至徽宗时,仕途几经起落,最后以太中大夫退职,住在许(今河南许昌),自号颍滨遗老。

死后追赠端明殿学士,谥号“文定”。

他是著名散文...

求《武昌九曲亭记》译文

子瞻被贬到齐安(今黄冈),在长江边上建庐居住。

齐安没有出名的山,而长江南岸武昌(今鄂州)的群山,高低起伏,连绵不断,山谷幽深寂静,里面有佛塔寺庙僧舍,西边的叫西山寺,东边的叫寒溪寺。

它们背靠山梁,面对山沟,隐蔽在茂密的松树枥(同“栎”)树丛中,寂漠清静,与世隔绝,见不到车马的喧嚣和来人的足迹。

每当风停了,太阳出来,江面波平浪静的时候,子瞻就拄着拐杖,带着美酒,乘坐渔船,横渡长江,直奔南山而来。

山中有几个人,热情好客,喜游山水,听说子瞻到来,都裹着头巾,欢笑着迎上来,然后携手同行,逍遥自在地拾级而上,一直走到深山尽处,大家都筋疲力尽了,方才停下歇息,扫去落叶,坐在草地上,彼此举起酒杯,互相问候,玩到心情舒适时,竟至忘记了回去,就往往留在山上夜宿。

因为过着这样惬意的生活,子瞻在齐安住了三年,都不觉得时间过得很久。

然而将往西山去时,就要从青松翠柏之间经过,走过弯弯曲曲的羊肠山路,才会见到稍微平坦的地方,游览者一定会在此休息。

人们倚靠在嶙峋怪石上玩赏,躲在茂密林荫下小憩,向下可俯视滚滚大江,向上可仰望巍巍高山,旁边可扫视小溪幽谷,风云变化和树林山脚正面、反面的种种景象,都在人们身边呈现出来。

平地上有一座破旧的亭子,它的遗址非常狭小,不能够坐下许多游客。

亭子旁有几十棵古木,似都有百围之大、千尺之高,不能够用刀斧来砍伐。

子瞻每次一到树下,就整天(无可奈何地)斜视着它们。

一天,来了一阵暴风雷雨,其中一棵古木被连根拔倒,子瞻趁机将那倒下老树的地方收拾平整,亭子的地基才得以扩大。

子瞻与朋友们进山看了看,相视而笑,说道:“这大概是(老天爷)想成全我们重修亭台的事情吧?”于是大家一起重修了一座新亭子。

亭子建成后,西山的胜景才算完备了。

子瞻对这件事极为高兴。

从前我年轻时,跟随着子瞻游览各地。

遇山就登山,遇水就泛舟,子瞻都未尝不是带头提起衣服卷起裤脚走在我的前面。

有不能到达的地方,子瞻就总是为这事成天不愉快。

有时他一个人飘然独游,悠闲自在地在泉石上漫游,采摘着树林中的山花野草,拾取着落在山沟中的果子,从溪中舀取水来喝,看到他这样子的人往往把他当成神仙一般的人物。

其实天下的乐事无穷无尽,而以使人心情畅快的事最叫人喜爱。

而当他称心如意的时候,(觉得)万事万物都不能换取这种快乐;到了他兴尽的时候,又没有不感到吃惊,自我嘲笑的。

好比喝酒吃饭,五花八门的菜肴摆在面前,总之是为了一饱肚腹,而吃下去后,那些事物(无论好的还是不好的食物)同样变成了腐臭的东西,有谁还会去管哪道菜对人有益,又哪道菜对人有害呢?只要心中不觉得惭愧,外面不受到人家的指责,就不妨把心思寄托在这山林之间(尽情享受它)。

这就是子瞻在这里感到快乐的原因。

右溪记哪些句子是议论性文字

议论: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描写: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记叙: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文言文武昌九曲亭记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

展开全部这篇题记阐发苏轼“适意为悦”的思想情趣,表现出苏轼的游乐山水中自有磊落胸怀和洒脱风度。

显然,其中也寄托着作者自己的意绪。

它的构思很有特色,既抓住建亭的事实特点,更突出苏轼的思想性格。

不计较个人的功利得失,因而处世为人,“无愧于中,无责于外”。

是他处世为人的态度,光明磊落,超然洒脱。

表现出作者政治坚定和胸怀坦荡。

...

武昌九曲亭记表达苏轼怎样的情怀: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