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成语大典

成语大典

行尸走肉、

金蝉脱壳、

百里挑一、

金玉满堂、

背水一战、

霸王别姬、

天上人间、

不吐不快、

海阔天空、

情非得已、

满腹经纶、

兵临城下、

春暖花开、

插翅难逃、

黄道吉日、

天下无双、

偷天换日、

两小无猜、

卧虎藏龙、

珠光宝气、

簪缨世族、

花花公子、

绘声绘影、

国色天香、

相亲相爱、

八仙过海、

金玉良缘、

掌上明珠、

皆大欢喜、

逍遥法外

成语大全及解释

【诲人不倦】从不厌倦,多用于赞美教师。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习总感到不满足,教导人从不厌倦。

【呕心沥血】比喻用尽心思。赞美教师为学生用心的艰苦。

【德高望重】赞美教师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至圣先师】形容教师德高望重。

【不悱不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不愤不启】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程门立雪】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得意门生】最满意的弟子或学生。

【公门桃李】尊称老师引进的后辈、栽培的学生。

【高业弟子】学业优异的学生。

【高足弟子】成绩优异的学生。

【满城桃李】比喻学生很多。

【门墙桃李】称他人的学生。

【门生故旧】指学生和旧友。

【门生故吏】指学生和老部下。

【立雪程门】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入室弟子】指学问技能得师传达到高深境地的学生或门徒。

【莘莘学子】众多的学生。

【桃李遍天下】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桃李春风】比喻学生受到良师的谆谆教诲。

【桃李门墙】指他人的学生或所栽培的后辈。

【桃李满天下】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悮人子弟】指因无才或不负责任而耽误人家后辈学生。

【百世之师】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宫墙重仞】比喻老师学识渊博,不可能一下接触到。

【减师半德】谓只学到老师的一半。

【经师人师】指教授经典学术的学者和培养人才品德的老师。

【经师易遇,人师难遭】单纯传授知识的老师容易遇到,为人师表的人不容易的人难遇到。

【教无常师】受教育不必有固定的老师。

【老手宿儒】指年辈大的老师或知识渊博的学者。

【良师益友】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良师诤友】很好的老师,能够直言相劝的朋友。

【能者为师】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青出于蓝】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冰寒于水】指后来居上。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青蓝冰水】“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的略语。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师道尊严】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圣人无常师】比喻无论是谁,只要有长处,就向他学习。

【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师严道尊】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桃李之教】指老师的教诲。

【无师自通】没有老师的传授就能通晓。

【学无常师】求学没有固定的老师。指凡有点学问、长处的人都是老师。

【学无师承】学业没有得到老师的指点传授或未经名师传授。多作自谦之辞。

【一瓣香】多用来表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一瓣之香】多用来表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哪怕只教过自己一天的老师,也要一辈子当做父亲看待。比喻十分尊重老师。

【严师畏友】要求严格的老师和朋友。

【研桑心计】形容善于经商致富。

【严师益友】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老师和朋友。

【一字师】亦指更换诗文中一、二字的老师。

【一炷心香】多用来表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一字之师】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谘师访友】请教老师,问询朋友。

【尊师重道】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共枝别干】比喻一个教师传授下来的但又各人自成一派。

【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教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满堂灌】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主观地将众多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向学......更多唯美的句子:www.weimeidejuzi.cn

成语大典

都在下面:

患得患失;无影无踪;无尤无怨、无缘无故、无怨无德、无昼无夜、无踪无影

武爵武任、勿怠勿忘、误打误撞、先圣先师、先知先觉

闲非闲是、闲是闲非、闲言闲语、涎脸涎皮、涎皮涎脸

涎言涎语、现世现报、相安相受、相反相成、相辅相成

相克相济、相切相磋、相亲相爱、相生相成、相生相克

相呴相济、相因相生、像模像样、像心像意、小恩小惠

小手小脚、谢天谢地、心上心下、新人新事、旋得旋失

旋生旋灭、学书学剑、询迁询谋、要死要活、一班一辈

一班一级、一板一眼、一悲一喜、一步一鬼、一步一趋

一草一木、一长一短、一倡一和、一唱一和、一朝一夕

一成一旅、一弛一张、一吹一唱、一搭一档、一箪一瓢

一旦一夕、一德一心、一点一滴、一分一毫、一根一板

一鼓一板、一还一报、一晦一明、一家一火、一家一计

一举一动、一口一声、一夔一契、一来一往、一鳞一爪

一龙一蛇、一龙一猪、一马一鞍、一模一样、一年一度

一喷一醒、一嚬一笑、一颦一笑、一琴一鹤、一丘一壑

一觞一咏、一生一代、一生一世、一式一样、一手一脚

一手一足、一丝一毫、一死一生、一天一地、一五一十

一夕一朝、一笑一颦、一心一德、一心一腹、一心一计

一心一力、一心一路、一心一意、一熏一莸、一薰一莸

一言一行、一吟一咏、一饮一啄、一迎一和、一缘一会

一张一弛、一针一线、一针一缐、一枝一节、一枝一栖

一肢一节、一重一掩、一字一板、一字一句、一字一泪

一字一珠、一坐一起、宜嗔宜喜、宜家宜室、宜室宜家

宜喜宜嗔、遗老遗少、疑鬼疑神、疑神疑鬼、倚门倚闾

亦步亦趋、亦趋亦步、亦庄亦谐、溢美溢恶、庸言庸行

永生永世、用心用意、忧国忧民、油嘴油舌、有板有眼

有本有原、有本有源、有财有势、有胆有识、有风有化

有根有底、有根有苗、有来有往、有棱有角、有利有弊

有凭有据、有钱有势、有三有俩、有声有色、有始有终

有始有卒、有说有笑、有条有理、有头有脸、有头有脑

有头有尾、有物有则、有心有意、有血有肉、有勇有谋

有枝有叶、又红又专、予取予夺、予取予求、予取予携

予智予雄、愚夫愚妇、怨天怨地、允文允武、咂嘴咂舌

杂七杂八、载沉载浮、载驰载驱、载歌载舞、载欢载笑

载驱载驰、载笑载言、再接再历、再接再厉、再接再砺

再三再四、贼眉贼眼、贼头贼脑、窄门窄户、詀言詀语

张眉张眼、真刀真枪、真心真意、真赃真贼、镇日镇夜

知彼知己、知地知天、知己知彼、知微知彰、知足知止

直上直下、至大至刚、至善至美、至圣至明、至再至三

至尊至贵、陟岵陟屺、众好众恶、昼日昼夜、逐句逐字

逐字逐句、祝哽祝噎、祝鲠祝噎、祝鲠祝饐、祝僇祝鲠

祝咽祝哽、捉贼捉赃、捉贼捉脏、濯足濯缨、自暴自弃

自吹自擂、自吹自捧、自高自大、自给自足、自觉自愿

自卖自夸、自媒自炫、自弃自暴、自轻自贱、自生自灭

自始自终、自私自利、自言自语、自业自得、自由自在

自怨自艾、自作自受、足兵足食、足食足兵、足衣足食

作福作威、作好作歹、作威作福、做刚做柔、做鬼做神

做好做歹、做好做恶、做人做世、做神做鬼、做张做势

做张做致、做张做智

形容开国大典的成语

*

万众欢腾

*

万人空巷    [wàn rén kōng xiàng]

*

[释义]    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

*

[出处]    宋·苏轼《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

*

盛况空前    [shèng kuàng kōng qián]

*

[释义]    形容热闹至极。

*

成语大典费什么什么舌

费尽口舌

费尽口舌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总的就是说完全的浪费,没有一点点的效果。

费: 浪费,毫无效果的使用。

尽:完全,使用

口舌: 说话,思想,心思等等

总的就是说完全的浪费,没有一点点的效果。一般情况下指为劝说某人改变主意,或者让其遵从自己的意见而用尽一切的方法。

【近义词】苦口婆心

寻求成语大典。

你可以直接在百度文库下载啊

成语骂人大典这你也赞 气人

火上浇油

huǒ shàng jiāo yóu

【解释】往火上倒油。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使情况更加严重。

【出处】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二折:“我见了他扑邓邓火上浇油。”

【结构】偏正式。

【用法】用于有意扩大事态。一般作谓语、宾语。

【辨形】浇;不能写作“烧”。

【近义词】推波助澜、如虎添翼

【反义词】釜底抽薪

【例句】

(1)本来人家就够窝心了;你还没完没了地唠叨;这不是~吗?

(2)对这件事的处理;他本来心里就老大不高兴;你这么一说;更是~;激起他的更大不满。

朱元璋封后大典是什么成语

大手(授)大脚

你经常说的这些成语,原来都源于佛教

【味同嚼腊】

《楞严经》卷八:“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同嚼腊。”谓修行人清心寡欲,淡于世味。后世以此比喻寡淡无味,了无情趣。如《儒林外史》:“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及到手之后,味同嚼蜡。”

【空中楼阁】

出于《百喻经三重楼喻》:谓昔有富翁,欲造三重楼。木匠依吩咐,开始在地面上砌砖。富翁惊问何故?木匠答道:“作三重楼呀!”富翁急忙说:“我不要下面二重,只要最上一层!”木匠不胜惊异,说明不造下二重就不能造最上一层的道理。但是,富翁还是执迷不悟,引来了众人的嘲笑。佛教用这个比喻说明修行者应筑好根基,循序渐进的道理。今多用以比喻虚幻的东西或空想。

【现身说法】

佛菩萨均有法身、报身和化身。化身是法身的妙用,能够自在变现,度化众生。化身能够根据众生的机缘,随时随地应现于世,所谓“千百亿化身”。佛菩萨出于大悲心,不住于涅槃寂静中,出生入死,方便宣教,普渡众生,称为“现身说法”。释迦佛昔在兜率天为菩萨时,“于十方界,现身说法”(见《五灯会元》卷一)。观世音菩萨自称:“我与彼(众生)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楞严经》卷六)所现之身,包括人、天、龙、鬼乃至禽、鸟,花、树;所说之法,多至“八万四千法门”。后来,人们用自已的亲身经历和行为去劝说别人,也叫做“现身说法”。

【皆大欢喜】

原为佛经结束语中的习惯用语。如《维摩诘经· 嘱累品》:“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又如《法华经· 普贤菩萨发品》:“一切大会,皆大欢喜,受持佛语,作礼而云。”谓参加法会的大众听佛讲经说法后,都感到身心愉悦,无比欣喜。后泛指大家都很高兴。

【挂羊头卖狗肉】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曾说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头于门而卖马肉于内(市)也。”但形成现代流行的这则(挂羊头,卖狗肉)谚语,则是佛教禅宗。《五灯会元· 卫州元丰院清满禅师》说:“有般名利之徒为人天师,悬羊头,卖狗肉,坏后进初机,灭先圣洪范。你等诸人,闻恁么事,岂不寒心?”后来用“挂羊头,卖狗肉”比喻用好的名义做招牌来兜售低劣的货色。

【顺水推舟】

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应某种形势而说话、办事。原为禅语,见《续灯录》卷七:“到这里唤著顺水放船。”又如金·万松老人《从容录》:“本要以毒攻毒,长庆只解顺水推船。”“顺水推舟”在禅宗那里比喻随顺众生的机缘,开示说法。

【看风使帆】

原为禅语,意为随缘,对机。语本《五灯会元》卷十六:“看风使帆,正是随波逐浪。截断众流,未免依前渗漏。”这是法云法秀禅师上堂开示的法语。法秀属禅宗云门宗门下。该宗祖师文偃有“云门三句”,名噪丛林,即“函盖乾坤句,截断众流句,随波逐浪句”。“看风使帆”是解释“随波逐浪句”的。后变为“随风倒舵”、“看风转舵”、“见风转舵”等,比喻顺着势头行事,多含贬义。

【前因后果】

因是能生,果为所生;有因则必有果,有果则必有因。这就是佛教讲的因果关系。同时,佛教又说因果必通于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世”。如《因果经》说: “欲知过去因者,见其现在果;欲知未来果者,见其现在因。”《涅槃经·陈如品》说:“善恶之报,如影取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无追。”这就是说善因必有善果,恶因必有恶报,有原因必有结果。后来以“前因后果”指事情的整个过程。

【借花献佛】

佛说法时,诸天散花。佛国净土也有昼夜雨花的祥瑞。释迦佛涅槃时,大众持香花、宝幢等供养。以献花、焚香礼敬佛等三宝,称为“香花供养”,是佛门习见的仪规。“借花献佛”典出《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释迦佛过去世为善慧仙人,闻普光佛出世,欲觅名花供养。遇一位青衣,密持七支莲花而过,莲花感善慧之诚,踊出瓶外,青衣大惊。善慧“为欲成就一切种智,度脱无量众生”,愿以五百钱购取五支莲花。青衣见其诚心,即以五花相赠,愿结生死之缘,又“请寄二花以献佛前,使我生死不失此愿”。善慧旋至普光佛所,“即散五茎,皆住空中,化成台;后散二茎,亦止空中,夹佛两边”。普光佛悬记善慧当来作佛,号释迦牟尼。后因以“借花献佛”比喻借别人之物去做人情。

【家贼难防】

本为禅语,见《五灯会元·梁山缘观禅师》:“问:家贼难防时如何?师曰:识得不为冤。”按佛教以色、声、香等“六尘”为“外六贼”,以眼、耳、鼻等“六根”为“内六贼”。家贼即指内六贼而言,谓六根的贪欲。如《杂阿含经》卷四三谓:“内有六贼,随逐伺汝,得便当杀,汝当防护…… 六内贼者,譬六爱欲。”六根以其内在的贪欲,追逐声色等尘染,劫掠人本性中的善法,故称“家贼难防”。后因以指家庭内部的小偷或内奸最难防范。

【森罗万象】

即纷然罗列在眼前的一切事物,指天地万物。如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在宇宙的森罗万象中,我的胃痛当然不过是小事,或者简直不算事。”森罗万象一词出于三国时译出的《法句经》:“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 这两句经偈怎么理解呢?

原来,森罗万象是“色”,即一切物质现象,而物质现象是刹那生灭、虚幻不实的。马祖道一禅师指出:“森罗万象,一法之所印。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五灯会元》卷三)所谓“一法”,即指能现森罗万象的“一心”而言。佛教主张“三界唯心”,反对“心外取法”。 “森罗万象”也作“万象森罗”。

【聚沙成塔】

把细沙聚成宝塔,也作“积沙成塔”。语出佛典。《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这段偈子的意思是:甚至于小孩子做游戏,也能聚沙为佛塔。象这样的各种与佛结下善缘的人都已注定将成就佛果。后比喻积少成多,常与“积腋成裘”合用。例:要懂得聚沙成塔、积腋成裘的道理,注意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滴油。

【醒醐灌顶】

“醒醐”是从牛乳中反复提炼而得到的甘美食品。印度人不但视为“世间第一上味”,而且认为它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佛教常用“醒醐”比喻“无上法味”(最高教义)、“大涅Pan”、“佛性”等。至于“灌顶”,原来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时的仪式:取四海之水装在宝瓶中,流注新王之顶,象征新王已享有“四海”的统治权力。

密宗沿用此法,在僧人升任阿She黎(规范师)时,“以甘露水而灌佛子之顶,令佛种永不断故。”(见《大日经疏》卷十五)后来,诗文中多以“醒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佛性,除却疑虑,从而心地清凉。如唐.白居易《嗟落发》诗:“有如醒醐灌,坐受清凉乐。”又如《西游记》第三十一回:“那沙僧一闻孙悟空三个字,便好似醒醐灌顶,甘露滋心。”

【镜花水月】

亦作“水月镜花”。《大日经》等佛经载有十喻:幻、阳炎、梦、影(谓镜中之形像)、乾达婆城(海市蜃楼)、响、水月(水中所现之月影)、浮浪、虚空花(病眼昏花,于空中所见的种种花状幻象)、旋火轮。密宗以此十喻观想此世界虚幻不实,而离贪染执著。故此中“镜”乃指镜像,“花”指虚空花。《景德传灯录》卷十四:“三界六道,唯自心现,水月镜像,岂有生灭?”后来人们多解作镜中花,水中月,用来比喻诗文中空灵的境界。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

【鹦鹉学舌】

《景德传灯录.药山惟俨和尚》:“有行者问:‘有人问佛答佛,问法答法,唤作一字法门,不知是否?’师曰:‘如鹦鹉学人语话,自语不得,由无智慧故。 ’”禅宗强调直指人心的“顿悟”,反对在语言文字上拾人余唾。“鹦鹉学舌”,即使学得维妙维肖,也无补于事。后因以“鹦鹉学舌”比喻人云亦云,没有自已的见解。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亦农亦禅、农禅结合是佛门僧侣的一个优良传统。僧侣们在礼佛、坐禅之余,不但参加耕种、收割、植树等农林劳动,还要从事砍柴、挑水等日常劳作。六祖慧能就曾在碓房内干过杂活。正式创立农禅制度的是唐代百丈怀海 (720-814) 禅师。

怀海,福州长乐人,出家后师从马祖道一,在江西弘扬禅宗二十多年。他制了禅寺中的集体劳动制度,称为“普请”法。怀海以身作则,带领僧众参加劳动。执事僧见他年老,心中不忍,暗中藏了他的农具,请他歇息。怀海一时找不到他的农具,竟然不肯吃饭。“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语,流播寰宇矣。”事见《五灯会元》卷三。

怀海之后,农禅之风盛行禅林,禅宗认为,穿衣吃饭、日常劳动,都是佛法。实行农禅,可使得心境溶为一体,佛法、世法打成一片。也有利于寺院经济的自给自足,增强僧侣的勤劳习惯。此外,劳动能够活动筋骨,益寿延年。怀海本人活到九十五岁的高龄,便是明证。

【一报还一报】

中国古代原有“报应”之说,谓上天能够降福罚祸。如《荀子·宥坐》说:“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这种观点本于“天人感应”的理论。道教亦有“受天报施”(《太平经》)之说。然而,“报应”之说盛行民间,当在汉末佛教传入以后。佛教把“报应”建立在“三世因果”的基础上,与中国传统的 “报应”说不同。

佛教认为:各人所受的报应都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的,既非天降,亦非神罚。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这种因果报应贯通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民间根据佛教的说法,而有“一报还一报”之说,如《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只因柳翠宣教不行阴骘,折了女儿,此乃一报还一报。”意为做了怎样的事,就有怎样的报应。

【一刹那】

时间极短暂,谓之“一刹那”“刹那”,梵语ksana,“时极短者,谓刹那也”(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一刹那”短到什么程度呢?据《仁王护国经》卷上的说法是:“九十刹那为一念,一念中一刹那,经九百生灭。”佛家用“刹那”这一概念表达世间一切事物生灭变化的连续性和迅速性,谓之 “刹那无常”。如《景德传灯录·僧那禅师》:“无一尘许间隔,末尝有一刹那顷断续之相。”

【十恶不赦】

“十恶”是十种当招致地狱、饿鬼和畜生这“三恶道”苦报的恶业,故又称“十恶业道”。“十恶”的具体内容,如《未曾有经》说:“起罪之由,起身、口、意。身业不善:杀、盗、邪淫;口业不善:妄言、两舌、恶口、绮语;意业不善:嫉妒、嗔恚、憍慢、邪见。是为十恶,受恶罪报。”行“十恶”而程度严重的,据说要受大苦报。

如《南史·高逸传论》指出:“今则十恶,坠及五无间地狱,刀树剑山,焦汤猛火。”与“十恶”相反的,称为“十善”,是修行人努力的目标,所谓“行十恶者,受于恶报;行十善者,受于善报”(南朝·梁武帝《断酒肉文》)。

我国古代刑法中出现“十恶”的名称,始见于《隋书·刑法志》,晚于佛教。刑法“十恶”包括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十条重罪,不在论赦之列,如《明史·刑法志》:“十恶及故犯者不赦。”因此,俗有“十恶不赦”之说,谓罪大恶极,不可原宥。

【三头六臂】

佛经上所说的天神和阿修罗(意译非天,貌丑好斗,有福无德)往往有种种异相。如大自在天神,其形像是“八臂三目骑白牛”(见《大智度论》卷二)。天神那吒,其形像是“三头六臂擎天地”(《景德传灯录》卷十三)。阿修罗的形象是:“体貌粗鄙,每怀嗔毒,稄层可畏,拥耸惊人,并出三头,重安八臂,跨山蹋海,把日擎云”(《法苑珠林》卷九)。后来,人们就用“三头六臂”来形容神通广大,本领非凡。

【习气】

犹言习惯,系长期养成的难以改变的行为、语言和意向。如宋·苏轼《再和潜师》诗:“东坡习气除未尽,时复长篇书小草。”陆游《抄书诗》:“书生习气重,见书喜欲狂。”“习气”多含贬义。如谓“官僚习气”、“流氓习气”等。“习气”一词出于梵语Vasana, 谓现行的烦恼历久而形成的种种积习,包括“名言习气”、“我执习气”等。

正如唐·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所说:“言习气者,心现行气分重习所成。”习气相续到成熟时,能招生死果报。法相宗认为:断除了烦恼的“种子”,伏除了烦恼的“现行”之后,还存在烦恼的“习气”。“习气”在烦恼中程度较轻微,但是难以断除。隋·智顗《四教仪》卷八谓:“十佛地者,大功德力资智慧,一念相应慧观真谛,习气究竟尽也。”这就是说,二乘罗汉还有“习气”,只有佛才能完全断除“习气”。

【不即不离】

“不即不离”指物体若分若合或人际关系即不亲热也不疏远。出于《圆觉经》卷上:“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不即不离”犹言不一不异,“即”谓融合,“离”谓分别。“圆觉”是真性,“众生”是妄相,当然是有分别的,所谓“不即”;然而归根结蒂,妄相亦是真性的显现,二者是融合的,所谓“不离”。犹如波不就是水,但也离不了水。佛家好用否定式的表达方式,除此之外,还可举出“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去不来”等。

【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谓见到似乎是怪异的现象,不大惊小怪,安然不动,自然无事。本见于禅宗典籍。如《五灯会元. 泐潭英禅师法嗣》:“见怪不怪,其怪自坏。”后俗语中多用作“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牛鬼蛇神】

牛鬼,传说为地狱中的牛头鬼卒,又称阿傍。或连称为牛头阿傍。《楞严经》卷八谓:“亡者神识见大铁城,火蛇**,虎狼狮子,牛头狱卒,马头罗刹。”又《五句辛经》谓:“狱卒名阿傍,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力壮排山。”蛇神,即佛教所说“天龙八部”之一的大蟒神摩睺罗迦,相传它是人身蛇首的乐神,护卫佛法。

后在俗语中衍为“牛鬼蛇神”一词,最早见于唐代杜牡对同时代诗人李贺的评价:“鲸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李长吉歌诗序》)比喻诗文、作品的虚幻怪诞。又如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牛鬼蛇神,纷然满纸,不复可以寓目矣。”也比喻歪门邪道、阴暗丑恶的东西。如《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至于外省那班作幕的,真真叫牛鬼蛇神,无般不有,这都是我领教过的。"

【火中生莲】

比喻虽身处烦恼中而能得到解脱,达到清凉境界。源出佛教《维摩诘经. 佛道品》:“火中生莲华,是可谓稀有,在俗而行禅,稀有亦如是。”谓火中生莲是难得的,在有俗的世间行禅亦是难得的。俗语中常比喻稀有难得的事物。唐. 罗虬《比红儿》诗之三五:“常笑世人语虚诞,今朝自见火中莲。”宋. 苏轼《陆莲庵》诗:“陆地生花安足怪,而今更有火中莲。”

【心花怒放】

佛教以清净的本心譬为莲花,故名“心花”。《圆觉经》:“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恶念,即能成就正觉,心花发明,照十方刹。”唐译《华严经》卷六六:“又如满月出现虚空,令可化者心花开敷。”南朝梁简文帝《又请御讲启》:“俾兹含生,凡厥率土,心花成树,共转六尘。”后来多用“心花怒放”比喻心情开朗愉快。

【正宗】

佛教禅宗称初祖达摩所传的嫡系学派为正宗。宗,指禅宗。禅宗自称“宗门”、“宗下”,称其他佛教流派为“教”。《云峰悦禅师语录序》:“不受然灯记莂。自提三印正宗。”宋陈师道《清岩化禅师疏》:“绍云门之正宗,入慧林之半座。”后泛指学业技术的嫡传正派。

【功德无量】

佛家泛称念佛、诵经、布施、持戒、了生死、度众生等一切善事为功德。惰慧远《大乘义章十功德义三门分别》解释:“功谓功能,能破生死,能得涅磐,能度众生,名之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故云功德。”如请僧人做佛事,称为“做功德”;护法神吉祥天女,称为“功德天”;礼敬佛、法、僧“三宝”,称为“种功德田”等。一桩善事圆满结束,称为“功德圆满”。

【本来面目】

指不加饰伪的真相。“本来面目”原是禅家语,源于《坛经行由品》,谓六祖惠能接受衣钵后,南行到大庾岭,被惠明和尚追上。惠明声明“我为法来,不为衣来”。惠能先让他“屏息诸缘,勿生一念”。然后,惠能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当下大悟。“本来面目”在禅门中指真心、本性;见到“本来面目”也就是“明心见性”。从《坛经》的故事中可知,不思是非善恶,一念不生,即所谓“本来面目”。

【因果】

佛教用以说明一切事物联系、影响和生灭变化的基本理论之一。释迦牟尼曾驳斥了古印度“外道”所持的邪因邪果、无因有果、有因无果、无因无果等说法。宋知礼《妙宗钞》谓:“了达因果皆是实相,名为深信。”深信因果是佛教徒的基本信念。佛教认为,一切事物均从因缘而生,有因必有果。隋智Kal《摩诃止观》卷五之下谓:“招果为因,克获为果。”因又称因缘,果又称果报。因和果辗转相生,谓之因果报应。

佛教的因果说通于过去、现在和未来,谓之“三世因果”。“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瑜伽师地论》卷三八)是因果说的主要特点。随着佛教的弘传,因果报应之说深入民间。今广泛运用因果一词,泛指原因和结果及其内在联系。如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因为他们有丰富的经验,不但懂得现状,而且明白因果。”

【导师】

最早见于佛经,其本义是引路人。如《百喻经杀商主祀天喻》:“入大海之法,要须导师,然后可去。”佛为让众生迷途知归,指示通向“彼岸”的正道,故称“大导师”。正如《佛报恩经对治品》所说:“夫大导师者,导以正路,示涅磐经,使得无为,常得安乐。”菩萨亦可称“大导师”。如《华严经》谓:“一切菩萨为大导师,引诸众生,入佛法门。”今通常指在学校中负责指导学生学习和教育的老师。

【劫后余生】

佛教认为世界经历一次“成住坏空”的循环,为一大劫。在“坏劫”之末,世界将发生大火灾。此时,地狱、人间等下界众生均修习“无觉无观”而躲避到色界三禅天──光音天。于是,大海枯竭,世界空旷,七日并出,劫火从地狱一直烧到色界二禅天。待世界进入新的一轮循环又重新生成时,光音天的部分众生陆续进入下界,地狱、人间等重又充满了各类众生。这就是佛经所描绘的“劫后余生”的。图景。

【别具只眼】

另有一番独特的眼力与高超的见解,与众不同,俗谓之“别具只眼”。如宋·杨万里《送彭元忠》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别具只眼”顾名思义,就是比常人多了一只眼。在佛书上,指的“色究竟天”,天主摩醯首罗(Mahes-vara)竖生在额头上的那只“顶门眼”。《在智度论》卷二描绘道:“摩醯首罗天,秦(汉)言大自在,八臂三目骑白牛。”神话小说中“灌口二朗神”的三只眼的形象,当源于此。那只“顶门眼”不是肉眼而是“天眼”,“天眼所见,自地及下地六道中众生诸物,若近若远,若粗若细,诸色莫不能照”(《大智度论》卷五)。意即超尘脱俗、非同一般的。

【忍辱】

梵语Ksanti,音译“羼提”,意即“忍辱”。是大乘菩萨所修“六度”之一。所谓“六度”(又名六波罗密),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这在佛经中是屡见不鲜的。如《维摩诘经·佛国品》说:“忍辱是菩萨净土。”《法华经·序品》说:“见佛子住忍辱力,增上慢人恶骂捶打,皆悉能忍,以求佛道。”这就是说,修忍辱的人,能够忍受外来的一切侮辱和恼害而不生嗔恚之心,真正能做到象《大集经》中所说的“忍辱如大地”,能承受一切。

俗话说:“逆来顺受”(语见《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十二),也就是这个意思。对出家修行者来说,不论是大乘还是小乘,修“忍辱”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大小乘修持者的目的是了生死、成佛果。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断烦恼。如果修行者对于外来逆境不能忍受,就必然产生烦恼。这就没有了生死、成佛果的希望。所以忍辱,关系到他一生修持的成败。今引申为有事业心的人,若遇到意外挫折、打击和困难而不能忍受,则将一事无成。孔子曾曰:“小不忍则乱大谋”(见《论语·卫灵公》)。忍辱一词在《三国志·吴志·陆逊传》中引申为“忍辱负重”,形容一个人忍受屈辱并承担重任。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教语,谓停止作恶,立成正果。后成为一句劝人改恶从善的俗谚。如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夫佛法广大,容人忏悔,一切恶业,应念皆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汝不闻之乎”原来,在宋代的禅宗“灯录”中,已经广泛引用这句俗谚了。最初,《景德传灯录》卷二五谓“抛下操刀,便证阿罗汉果。”

到了《续传灯录》和《五灯会元》中,改成了“飏下屠刀,立地成佛。”意义升格了。其实,“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北凉译出的《涅槃经梵行品》:“波罗倷国有屠儿名曰广额,于日日中杀无量羊。见舍利弗,即受八戒,经一日一夜。以是因缘,命终得为北方天王毗沙门之子。”“八戒”中的第一戒为“不杀生”。佛教认为杀生属于应受地狱报应的最大恶业之一。放下屠刀就是不杀生,亦泛指不造一切恶业。不造一切恶业,就能得到种种福报,进而摆脱轮回,直至成佛。禅宗好谈立地成佛,同慧能所传顿悟之法有关。“立地”是唐宋时的口语,犹言立刻,当下。

【单刀直入】

禅宗高僧启发学者须直截痛快,斩尽“葛藤”(分别杂念),故以单刀直入为喻。《景德传灯录》:“灵佑曰:‘单刀直入,则凡圣尽露真谛。’旻德曰:‘若是作家战将,便须单刀直入,更莫如何如何。’”以后常用来比喻说话、办事直接了当,不兜圈子。

【净土】

“土”即国土、世界。佛教认为,“土”是由“心”而现的,心秽则现“秽土”,心净则现“净土”。一类业报相类似的众生共同感现一个国土,称为“依报”。众生的心识和业报千差万别,因此,国土、世界也是形形色色,无穷无尽。净土相对于秽土而言,其间没有生死烦恼、污浊痛苦。也称为佛土、清净世界。

经上说到的净土很多,如西方净土、弥勒净土、灵山净土、密严净土、琉璃净土等。影响最大的是西方净土,也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一般所说的净土,即特指阿弥陀佛依其 “四十八愿”所建立的西方净土.《阿弥陀经》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经中还描绘了西方净土的胜妙景像。

唐白居易《画西方帧记》也说:“有世界号极乐,以无八苦四恶道故也;其国号净土,以无三毒五浊业故也。”净土思想从汉末即传入中国。东晋慧远在庐山创建莲社,弘扬净土法门。后形成净土宗,专以念佛求得往生西方净土,是流行最广的宗派。俗语中或把未受到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美好之地称为净土。

【现在】

《俱舍论》卷二十指出:“有作用时,名为现在。”意谓事物正在发生作用的刹那间,谓之“现在”。《维摩诘经· 弟子品》谓:“若现在生,现在生无住。”又《金刚经》谓:“现在心不可得。”无住、不可得,均指出“现在”的特点是刹那变迁,不可滞留。佛教还有“三世”之说,即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如《百喻经· 煮黑石蜜浆喻》:“受苦现在,殃流来劫。”今常用“现在”一词,泛指目前、此刻。

【现身说法】

佛菩萨均有法身、报身和化身。化身是法身的妙用,能够自在变现,度化众生。化身能够根据众生的机缘,随时随地应现于世,所谓“千百亿化身”。佛菩萨出于大悲心,不住于涅槃寂静中,出生入死,方便宣教,普渡众生,称为“现身说法”。释迦佛昔在兜率天为菩萨时,“于十方界,现身说法”(见《五灯会元》卷一)。观世音菩萨自称:“我与彼(众生)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楞严经》卷六)所现之身,包括人、天、龙、鬼乃至禽、鸟,花、树;所说之法,多至“八万四千法门”。后来,人们用自已的亲身经历和行为去劝说别人,也叫做“现身说法”。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释迦牟尼说法之初,便讲“苦谛”。佛教认为,众生在“生死轮回”中,遭受着种种“苦报”;生死之苦茫茫无边,称为苦海。《法华经· 寿量品》谓:“我见诸众生,没在于苦海。”佛教为了救渡众生出于苦海,指出了一个超越生死的“彼岸”作为修行的归宿。苦海是由无数恶业造成的。那么,要出离苦海,到达彼岸,就要回头修一切善事,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民谚“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正是劝人去恶向善的话。

朱元璋封后大典这个典故是什么成语

朱元璋封后大典,这个成语是【露马脚】。

明太祖朱元璋自幼家境贫寒,幼年时还被送到庙里当过和尚,成年之后,与农民出身的马氏结为夫妻。

那个时代的妇女都是要裹足的,而马氏从小就要下地干活,所以没有缠足,生就一双大脚。露马脚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虽然也感到马氏大脚有损自己的面子,但出于感激马氏多年来为他出谋划策有功,仍然封她为明朝的第一位皇后。 马氏当了皇后,深居皇宫享受荣华富贵,但对自己的一双大脚也感到无可奈何,每当与客人相见,总是用衣服的下摆或裙子将脚严严实实地遮盖起来。

有一次,马氏乘轿到金陵(现今南京)街头游览,忽然一阵大风吹来,将轿帘掀起一角,马氏搁在踏板上的两只大脚,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她急忙把脚缩了回去,可人们早已看得一清二楚啦!

于是这件新鲜事传开来,轰动了整个京城,因为是姓马的露出了脚,“露马脚”一词便流传到今天,所以现在,对不便公开的不光彩的事的暴露,都称为“露马脚”。

成语大典: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