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为什么说中国崛起的深层因素是文化自觉

为什么说中国崛起的深层因素是文化自觉

为什么说中国崛起的深层因素是文化自觉

问:为什么说中国崛起的深层因素,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

答:当前,中国正在迈开雄健的步伐崛起于世界东方,那些老牌的西方大国也正在怀着矛盾而复杂的心态采取应对之策。一些有远见的西方战略家却深信不疑地指出:“中国崛起成为一个大国,将是21世纪国际关系中最为确定的发展趋势之一。”

15世纪以来,地理大发现开启了世界不同区域的国家相互对话、相互竞争的新时代,从而使人类历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包括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在内的9个世界性大国,相继崛起。虽然它们崛起的历史时期不同,具体方式不同,体现出的时代特征和民族个性也不同,但是有些规律是相通的,其中一个最深层的因素,就是深刻的文化变革和文化进步给了它们观察世界、认识自己的锐利武器,使它们能够根据本国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正确的战略判断和战略抉择。

在全球化、网络化的当今时代,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跨国流动,把人类从自然经济的熟人社会带入市场经济的契约社会,人们生活的环境经常发生着很大的变化。由于文化的差异,人们必须认真思考一个问题:“我是谁?我属于哪个群体、哪个国家?”这就是所谓身份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全球化和网络化引起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交锋、碰撞和冲实,也促使各个民族、各个国家把坚守文化传统、夯实认同基础,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家意识,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我们之所以强调中国崛起不仅需要经济、科技、国防等硬实力方面的条件,而且需要政治、文化等软实力方面的条件,就是因为只有强化国家意识,才能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自信心和凝聚力,唤起人们为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维护国家主权和祖国统一而不懈努力的真诚愿望。而国家意识的强化,其最具影响力、亲和力和感召力的因素,就是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传统。正如温家宝总理同西班牙文化界人士、青年学生座谈时所说:“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醇厚中和、刚健自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标准,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巨大影响,也为中国人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它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我们要进一步“走出去”,同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族进行经济、科技、文化方面的交流、合作和贸易。试问,我们拿什么去和别人打交道?是拾人牙惠、搞“内销转出口”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如果我们拿不出自己的核心技术,拿不出属于自己的品牌产品,拿不出体现本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产品,我们还有什么自主权可言?还有什么话语权可言?

费孝通先生曾经大声疾乎地提出中国人要有“文化自觉”的问题。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们,对其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和充分的自信。中国人的文化自觉,就是我们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

由于一百多年以来对传统文化的过度批判和否定,致使几代人对祖国的优秀文化知之甚少,心存种种误解。有些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不断受到西方文化的侵蚀,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严重缺失。这是导致目前道德沦丧、信仰缺失、精神空虚、理想淡化等诸多社会问题的深层原因。正因为如此,费孝通先生关于“文化自觉”的观点,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和认同。前不久,北京大学教授楼宇烈先生做客人民日报“文化讲坛”, 他在讲演中指出:“中国要崛起,没有文化上的准备,很难实现。或者说,一个没有文化自觉的国家,一定不可能成为大国,更不能有什么所谓的崛起。”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进一步发展,必然是以中国现代化为中心,围绕着中国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开的。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这是对百年来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刻反思而得出的正确结论。我们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中国崛起提供不竭动力,必须处理好以下三个重大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取其精华和去其糟粕的关系。鉴于百年来的历史教训,我们应当慎言糟粕。因为精华与糟粕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只有进行历史的辩证的具体的分析,才能做出恰当的判断。我们常讲要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就是指要把被实践证明的基本原理以及贯穿于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同那些具体结论和个别论断加以区别。具体结论是依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而发的,一旦时间、地点和条件发生了变化,就可能成为过时的东西。个别论断也可能是不确切的。然而,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却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永恒价值,是我们行动的指南。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古人说:“文以载道”,又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所谓“道”,就是文化之魂,是贯穿于文化之中的普遍性哲理和价值观。所谓“器”,就是文章论及的实际内容以及由此得出的具体结论。孔子所说得“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就是强调他的学说有一个贯穿始终、统领全篇的“道”,这就是以“忠”、“恕”二字为重点的仁爱之道,就是礼乐仁和的理想。我们讲取其精华,主要是从“道”这个层面去抓住它的核心,抓住具有普遍意义的哲理和价值观方面的内容,给予新的诠释,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关于精华与糟粕、继承与创新的问题,近年来有许多探讨的成果,形成了一些重要共识。上世纪50年代末,冯友兰先生针对当时极左思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所造成的“否定的多,继承的少”的问题,提出了一个被称为“抽象继承法”的主张。冯先生认为,所谓哲学继承,就是对历史上积累的知识宝库中的哲学思想,加以分析、批判和改造,以为新时代、新社会的理论基础,并为其服务。中国古代哲学命题可以区分为抽象意义和具体意义,一般意义和特殊意义,对其具体意义或特殊意义予以舍弃,而对其抽象意义或一般意义予以继承。他特别强调了自己所说的一般意义、抽象意义,是那些具有科学性、民主性、人民性与进步性的东西。这一主张在提出的初期,曾遭到许多人的反对。但是近年来,它的合理性被重新认识,并引起重视。曾长期担任孔子基金会名誉会长的谷牧同志,在他的回忆录中提出,孔子学说中可为今用的部分,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可以直取而用之的。孔子关于教育、学习的许多论述,至今仍很有光彩,可直接拿来为我所用。第二是可以剖取而用之的。孔子的政治思想,总体来说,是为了维护剥削阶级统治的长治久安服务的,但其中某些具体部分却具有某些普遍合理性,可以将其原来的意义加以扬弃,剖取出合理的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借鉴运用。第三是可以借取而用之的。孔子有许多关于道德修养的主张,是从属于孔子的政治主张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我们可以借为改造使用之。这些意见是很有见地的。

我认为,我们应当从“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角度出发,把着力点更多地放在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上。我在《智慧.人生.境界---国学哲理古今谈》一书中,列出了以下十一个方面的要点:

(1)关于“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系辞传》)的阴阳思想,这是典型的中华民族认识世界,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2)关于“生生之谓易”(《周易.系辞传》)的变易、变革思想,这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精神的体现,是中华文化在世界古老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根本所在。

(3)关于“天人合一”(张载《正蒙.乾称》)的整体思想,这是中华文化把人看作自然的一部分,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宇宙观。

(4)关于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这是中华文化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的伦理型“人学”,是和西方文化最显著的区别,因此也是中华文化最显著的一个特征。

(5)关于“中庸”“和谐”的处世思想,这是中华文化强调把握事物合理的度,以“和而不同”的辩证思维待人处世的基本主张。

(6)关于“修身克己”、“知行统一”的诚信思想,这是中华文化重视个人修养,主张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的道德信条。

(7)关于“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民本思想,这是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尚书..五子之歌》),重视民众力量的积极政治因素。尽管在长达数千年的旧社会中,“民贵君轻”思想不可能真正地贯彻执行,但是它非常宝贵,对我们今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8)关于尊师重教、有教无类、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这是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深深融入民族血脉之中,成为维系民族精神的纽带的重要原因。孔子首开聚众讲学之先河,再加上我们有“科举制”等等,中华文化才得以广泛传播,深入人心。

(9)关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这是中华文化以天下为己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高人生理想。

(10)关于“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良好风尚,这是中华文化“与人为善,兼济天下”的博大胸怀。

(11)关于“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这是中华文化的铮铮铁骨,是我们民族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力量源泉。

今天看来,以下几点也是十分重要的:

(12)关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的进取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积极进取、刚健有为,历经磨难而不倒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这种精神铸就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民族品格。

(13)关于天下一统,团结和睦的优良传统,这是中华文化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从遥远的古代起,中华境内的各个族群之间就建立了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共同开发了祖国的河山。从秦朝以来就形成了幅员广阔的统一国家。到新中国成立前的两千多年间,中国历史上虽曾出现过暂时的分裂现象,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主流,是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

(14)关于亲仁善邻,爱好和平的对外政策,这是中华文化始终秉承的强不执弱、富不侮贫、协和万邦精神的体现,也是今日之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利共赢对外开放战略,兼收并蓄、博采各种文明之长,以合作谋和平、促发展,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外交思想的文化渊源。

(15)关于“士志于道”、 “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的追求真理精神,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滋养了中国人民做人要讲良心,要维护正义,扶正祛邪的优良品德。

二是要处理好继承传统和适应现代的关系。广义的传统文化,大体包括观念、制度、器物、习俗四个方面。传统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社会习惯力量,它对于社会、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无形的影响。但是,传统又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对待传统,我们既要反对复古主义,又要反对虚无主义。要依托历史,立足现实;尊重过去,面向未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解决好这个问题,关键是要找到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的具体路径、形式和方法。总结社会实践中的宝贵经验,主要有以下几条:

第一,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二,在实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进程中,注重发挥儒学在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对儒学中关于忠孝、仁爱、诚信、道义、廉耻、礼敬等基本价值,进行转化和提升,注入现代意识,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作为公民尤其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内容,整饬世道人心,指导人生道路,提高人生境界,促进社会健康、有序、和谐发展。

第三,把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制,进入中、小学课堂,作为国民教育的基本内容,落实到学校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中去。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存在于《三字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周易》等经典篇章之中。两千多年的实践证明,文化经典教育是行之有效的人伦教育、修身教育、人格教育,对于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和精神命脉,维护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至关重要。应通过教育立法、教材建设、师资培训、教学实验、考试考核,抓紧推进,落到实处。

第四,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各种媒体,利用各类团体举办的讲堂,在中、小学生和城乡广大群众中,广泛深入地开展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各类人文讲座和研讨活动、各类征文竞赛活动等,推动传统文化经典的普及,促进中华文化的精髓入心入脑,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第五,在全国高等学府中,进一步推广中国人民大学设立具有招生计划和教学任务的教学单位---国学院的经验,加强国学的学术研究,培养高水平的国学专业人才。把高校和社科研究机构的国学专业队伍更好地整合起来,打造国学教育、研究和对内对外学术交流的前沿阵地和重要平台,为国学的普及和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第六,积极组织引导广受群众,利用传统节日开展各种有益活动。我国政府顺应民意,把清明、端午、中秋纳入法定节假日。包括春节在内,这些传统节日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民俗活动,是广大群众普遍重视的节日。做出这样的调整,表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追求。我们应当充分运用传统节日的文化习俗传承功能,革除陋习,树立新风,使传统节日更加具有吸引力、亲和力和民族凝聚力。

第七,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鼓励文化创新。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生产更多体现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的,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同时,更加注重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进一步发挥其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

第八,广泛开展中外文化交流活动,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拓展“孔子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培育更多具有竞争力的民族文化品牌,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把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介绍给世界人民。同时,敞开胸怀学习借鉴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为我所用,丰富和发展自己。

三是要处理好保持民族性和体现时代性的关系。中华文化凝聚着我们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蕴涵着我们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民族性是中华文化之根,是它独立的品格和独特的魅力。尤其是在全球化和网络化的严峻挑战面前,在越来越多的国家都把保护本民族文化作为基本国策的当今时代,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就显得格外紧迫而重要。中华文化又是在不断地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比如佛学,原本是外来文化,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后来与我们本土的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儒、释、道互相影响、互相促进、长期共存、共同发展的格局。近代以来,中华文化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在与西方文化进行碰撞、交流的过程中,也吸取了西方文明中许多好的东西,比如科学、民主、自由、平等、法治、人权、竞争、公正等新的理念,获得了新鲜血液。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中华文化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沿着“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实现着一次又一次历史性飞跃。当今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学习和借鉴,已成为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要以更加自信的心态、更加开阔的视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既要保持民族性,又要体现时代性,使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和国家强盛的文化软实力。

为什么说中国崛起的深层因素是文化自觉: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