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济慈的代表作品

济慈的代表作品

济慈的代表作品。

一、济慈的代表作品是——《恩底弥翁》。

二、恩底弥翁:

恩底弥翁(古希腊语: Ἐνδυμίων, Endymiōn),又译安狄明(此译名出自《斐多篇》),希腊神话中的美男子,牧羊人。卡吕刻(Calyce)与厄利斯国王埃特利俄斯之子,一说为宙斯(Zeus)之子。恩底弥翁最著名的传说是与月亮女神塞勒涅(Selene)的恋情,最后恩底弥翁处于长眠,永葆青春,每夜在睡梦中与塞勒涅相会(恩底弥翁的美梦)。

三、关于恩底弥翁:

希腊神话中关于恩底弥翁身份的说法较多,为厄利斯国王,带领埃俄利亚人从特剌刻来到厄利斯,并在此建国筑成,与一个仙女结婚,生下三个儿子一个女儿。据伪阿波罗多洛斯(《书库》)说,恩底弥翁是卡吕刻(Calyce)与厄利斯国王埃特利俄斯(Aethlius)之子,另一说为众神之王宙斯(Zeus)之子,又有根据史料认为恩底弥翁是来自卡里亚(Caria)的牧羊人。老普林尼则认为恩底弥翁是第一个观察月亮运行轨迹的人,并用此说来解释恩底弥翁与月亮女神每夜的相会。

四、传说:

恩底弥翁是位风度翩翩的青年牧羊人,他在小亚细亚的拉特摩斯山(Mount Latmus)牧羊。他住在一幽静明媚的山谷中,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有时,当羊群在四周茂盛的草地上逍遥自在地吃草时,他就在草地上沉睡,丝毫不受人世间悲伤与忧虑的侵扰。

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当塞勒涅驾着马车穿越天空时,无意中看到一位漂亮青年正在下面静谧的山谷中睡觉。她芳心荡漾,对他充满爱慕之情。她从月亮马车中滑翔而下,匆忙而深情地偷吻了一下他的脸,甚至当熟睡中的恩底弥翁睁开双眼看到仙女时,也有点神魂颠倒。但眼前的一切很快消失,以致他误认为这是一场梦幻。每天夜间,塞勒涅都从空中飘下偷吻熟睡中的牧羊人。然而女神偶尔一次的失职引起了主神宙斯的注意。众神与人类之父决定永远清除人间对女神的诱惑。他将恩底弥翁召到身边令他作出选择:任何形式的死亡;或者在永远的梦幻中青春永在。牧羊人选择了后者。(另一说为月神请求宙斯让恩底弥翁长眠并永葆青春)他永眠在拉特摩斯山上。每晚月亮女神怀着悲哀的心情看望他,吻他。

五、约翰·济慈简介:

约翰·济慈(John·Keats,1795年10月31日-1821年2月23日),出生于18世纪末年的伦敦,杰出的英国诗人作家之一,浪漫派的主要成员。济慈才华横溢,与雪莱、拜伦齐名。他去世时年仅25岁,可他遗下的诗篇誉满人间,他的诗被认为完美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特色,济慈被人们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

拜伦、雪莱、济慈的代表作

拜伦代表作品:诗体小说《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长诗《异教徒》、《海盗》,诗剧《曼弗雷德》、《该隐》等

雪莱代表作品: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麦布女王》,以极其不朽的名作《西风颂》等。

济慈代表作品:《伊莎贝拉》《圣亚尼节前夜》《海伯利安》等著名长诗,最脍炙人口的是《夜莺颂》《希腊古翁颂》《秋颂》等名篇。

约翰·济慈的代表作品

《仿斯宾塞》、《伊莎贝拉》、《圣亚尼节前夜》、《许佩里恩》、《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忧郁颂》、《白天逝去了》、《生命之手》、《安迪密恩》、《海伯利安》、《蝈蝈和蛐蛐》《每当我害怕》《哦,孤独》《明亮的星》《人生的四季》《给拜伦》《咏阿丽莎巉岩》《初读贾浦曼译荷马有感》《无情的妖女》

外国爱情诗人有哪些

*

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年6月13日~1939年1月28日),亦译“叶慈”、“耶茨”,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著名的神秘主义者,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也是艾比剧院(Abbey Theatre)的创建者之一。叶芝的诗受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和玄学诗的影响,演变出其独特的风格。

*

约翰·济慈(John·Keats,1795年10月31日—1821年2月23日),出生于18世纪末年的伦敦,杰出的英国诗人作家之一,浪漫派的主要成员。[1] 济慈才华横溢,与雪莱、拜伦齐名。他去世时年仅25岁,可他遗下的诗篇誉满人间,他的诗被认为完美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特色,济慈被人们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

*

珀西·比希·雪莱(Percy·Bysshe·Shelley,1792年8月4日~1822年7月8日),简称雪莱,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出色的英语诗人之一。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改革家、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颇深。

*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 1899年8月24日-1986年6月14日),阿根廷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兼翻译家,被誉为作家中的考古学家。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一个有英国血统的律师家庭。在日内瓦上中学,在剑桥读大学。掌握英、法、德等多国文字。 作品涵盖多个文学范畴,包括:短文、随笔小品、诗、文学评论、翻译文学。其中以拉丁文隽永的文字和深刻的哲理见长。

*

巴勃鲁·聂鲁达,智利当代著名诗人。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他的诗歌既继承西班牙民族诗歌的传统,又接受了波德莱尔等法国现代派诗歌的影响;既吸收了智利民族诗歌特点,又从沃尔特·惠特曼的创作中找到了自己最倾心的形式。聂鲁达的一生有两个主题,一个是政治,另一个是爱情。他早期的爱情诗集《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被认为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Серге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Есенин,1895—1925),俄罗斯田园派诗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由富农外祖父养育。1912年毕业于师范学校,之后前往莫斯科,在印刷厂当一名校对员,同时参加苏里科夫文学音乐小组,兼修沙尼亚夫斯基平民大学课程。1914年发表抒情诗《白桦》,1915年结识勃洛克、高尔基和马雅可夫斯基等人,并出版第一部诗集《亡灵节》。1916年春入伍,退伍后与赖伊赫结婚。1925年12月28日拂晓在列宁格勒的一家旅馆投缳自尽。

*

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1888年9月26日—1965年1月4日),一位美国/英国诗人、评论家、剧作家,其作品对二十世纪乃至今日的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1948年,60岁的艾略特迎来了他一生中最大的荣誉——诺贝尔文学奖。

*

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年1月22日在英国伦敦出生-1824年4月19日在希腊逝世),英国诗人;作家,世袭爵位,人称拜伦勋爵Lord Byron,引领风骚的浪漫主义文学泰斗,又译摆伦。其代表作有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唐·璜等。唐·璜是一部未完的作品。

*

贝尔托·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也译做贝托尔德·布莱希特,1898年2月10日 - 1956年8月14日)是一位著名的德国戏剧家与诗人。

*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年4月9日—1867年8月31日),法国最伟大诗人之一,象征派诗歌先驱,现代派的奠基人,以诗集《恶之花》(Les fleurs du mal)留名後世。

*

但丁·亚利基利(dante Alighieri,1265年-1321年),意大利诗人,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以长诗《神曲》留名後世。恩格斯评价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

埃米莉·迪更生(Emily Dickinson,1830年12月10日—1886年5月15日),美国诗人。诗风凝炼,意象纷沓,比喻尖新,常置格律以至语法於不顾。生前只出版过10首诗,默默无闻,死後近70年开始得到文学界的认真关注,被现代派诗人追认为先驱。与同时代的惠特曼,一同被奉为美国最伟大诗人;其驾驭英语的能力,被认为可跟莎士比亚相提并论。

*

克里斯蒂安·约翰·海因里希·海涅(Christian Johann Heinrich heine,1797年12月13日—1856年2月17日),出生时用名哈利·海涅(Harry heine),19世纪最重要的德国诗人和新闻工作者之一。海涅既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浪漫主义的超越者。他使日常语言诗意化,将报刊上的文艺专栏和游记提升为一种艺术形式,赋予了德语一种罕为人知的风格上的轻松与优雅。作为批评家、热心于政治的新闻工作者、随笔作家、讽刺性杂文作家、论战者,他既受喜爱,又遭惧怕。他是作品被翻译得最多的德国诗人中的一员。海涅最广为人知的一首诗可能是由门德尔松为之作曲的通过音乐传播的《乘着歌声的翅膀》。

*

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1819年5月31日—1892年3月26日),美国著名诗人、人文主义者,其代表作品是诗集《草叶集》。

*

柯尔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年10月21日─1834年7月25日),英国诗人、文评家,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以〈老水手吟〉(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一诗名家,其文评集《文学传记》(Biographia Literaria)以博大精深见称,书中对想像(imagination)与幻想(fancy)的区别尤其著名。一生作诗不缀,但中年时自称弃诗从哲,精研以康德、谢林(Friedrich Schelling)为首的德国唯心论。他的「鸦片瘾」、他的个人魅力、他与华兹华斯的微妙关系,使他成为西方文学史上最令人注目的作家之一。

古罗马三大诗人分别是谁

普布留斯·维吉留斯·马罗,

通称维吉尔,在欧洲文学发展中占据一个关键地位。他生活在欧洲古代文明的结尾、基督教即将对欧洲开始其统治的时期,他的历史地位颇像生活在中世纪和近代之交的但丁的历史地位。他开创了一种新型的史诗,在他手里,史诗脱离了在宫廷或民间集会上说唱的口头文学传统和集体性。他给诗歌注入了新的内容,赋予它新的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具有历史感和思想的成熟性。他是一个自觉的艺术家。他可以说是第一个近代意义上的作家。这些特点已为一般所公认了。

奥维德,

古罗马诗人。

生于罗马附近的苏尔莫,卒于黑海边的托弥。年轻时在罗马学习修辞,对诗歌充满兴趣。曾三次婚配,第三个妻子出身名门,使他有机会进入上层社会,结交皇家诗人。

公元1年发表《爱的艺术》,描写爱的技巧,传授引诱及私通之术,与奥古斯都推行的道德改革政策发生冲突。公元8年被流放到托弥,10年后诗人忧郁而死。他是古罗马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

贺拉斯(Quintus Horatius Flaccus,前65—前8)古罗马诗人、批评家。

其美学思想见于写给皮索父子的诗体长信《诗艺》。

徐志摩写诗,一开始是为了林徽因吗?

徐志摩与诗本来是一无家族渊源,二无个人癖好,可是,在英国康桥大学留学期间,却一反往常,不写则已,一写不止,形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暴发期。这时期他虽然写了那么多诗,但现今散见于一些报刊杂志的也仅有二、三十首,大部分都散失掉了。但从尚能见到的有限的诗篇中,还可以约略窥见徐志摩初期诗作的状况和他的思想印痕。

这时的徐志摩为什么写诗象着了魔似的,他是怎么暴发诗情的?

首先,与他当时所处的生活环境有关,是他生活的康桥的环境触发了他的诗兴,点燃起他的创作欲念的。他说:“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洗礼”(《吸烟与文化》)。因此,这时期,他创作了象《夏》、《夏日田》,此时,他的个人生活“照着了一种奇异的月色”。

1921年秋天,他认识了“人艳如花”的“才女”林徽因,徐志摩与她交往甚密,随后谈起恋爱,并有谈论婚嫁之意。于是,徐志摩在1922年3月向张幼仪提出离婚,认为他们不应该继续没有爱情、没有自由的结婚生活了。自由离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这是徐志摩的单纯的理想主义,他在追求着一种理想的人生,他感到生命似乎受到“伟大力量的震撼”,他要发抒,他要歌吟,因此,像《情死》、《月夜听琴》、《青年杂咏》、《清风吹断春朝梦》等表现爱情和人生理想的诗歌,也就构成了他这期诗歌的重要内容。再有,他所以倾向分行的抒写,是他接触了大量的英国文学艺术,拜伦、雪莱、济慈、哈代等的作品令他入迷。他吹着了这股“奇异的风”——欧风,他踏着他们的路,于是借助诗的形式,把他的思想感情“奇异”的表现出来。

英国文学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

18世纪初的英国,新古典主义成为时尚。新古典主义推崇理性,强调明晰、对称、节制、优雅,追求艺术形式的完美与和谐。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 1688-1744)是新古典主义诗歌的代表,他模仿罗马诗人,诗风精巧隽俏,内容以说教与讽刺为主,形式多用英雄双韵体,但缺乏深厚感情。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作家:

约翰.班扬 John Bunyan, 代表作《天路历程》(The Pilgrim's Progress)

亚历山大.蒲伯 Alexander Pope 新古典主义诗歌的代表,他模仿罗马诗人,诗风精巧隽俏,内容以说教与讽刺为主,形式多用英雄双韵体,但缺乏深厚感情。

他出版了散文《论批评》(An Essay on Criticism),从此奠定了他在诗坛的地位。次年,他又出版了《夺发记》(The Rape of the Lock),一部极妙的讽刺史诗。

丹尼尔.笛福 Daniel Defoe 代表作《鲁宾逊漂流记》(Robinson Crusoe)

乔纳森.斯威夫特 Jonathan Swift 代表作《格列佛游记》(Gulliver's Travels)

亨利.菲尔丁 Henry Fielding 代表作 《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The History of Tom Jones, A Foundling )

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 编撰英文词典的第一个英国人,作品为《英文大词典》(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这部巨著是塞缪尔.约翰逊花了七年时间独自完成的。

理查德.比.谢立丹Richard Brinsley Sheridan 代表作《情敌》(The Rivals )和《造谣学校》(The School for Scandal)被认为是上承莎士比亚,下接萧伯纳的纽带,是真正的英国古典派喜剧。

托马斯.格雷Thomas Gray 代表作《墓园挽歌》(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 ) 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为繁荣时期。漫主义文学的先驱是18世纪中后期的诗人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和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彭斯从苏格兰民歌中吸取养料,其《苏格兰方言诗集》(《Poems,chiefly in Scottish dialcet》)擅长抒情和讽刺,语言通俗;布莱克的《天真之歌》(《Songs of Innocence》)、《经验之歌》(《Songs of Experience》)则憧憬理想的社会秩序,清新奔放,富有独创性。

然而,浪漫主义思潮中就形成两种对立的流派,即积极浪漫主义(Active Romanticism)和消极浪漫主义(Passive Romanticism)。积极浪漫主义是进步的潮流,敢于正视现实,批判社会的黑暗,它引导人们向前看,消极浪漫主义属反动的逆流,采取消极逃避的态度,反对现状,留恋过去,它引导人们往后看。英国浪漫主义第一批真正的大师则是被称为“湖畔派”(Lake Poet)的三位诗人,他们也是消极浪漫主义的代表。诗人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sworth)(1770-1850)与萨缪尔??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1834)和罗伯特??骚塞(1774-1843)。华兹华斯是湖畔派诗人中成就最高者,他与“湖畔派”另一诗人柯勒律治共同出版《抒情歌谣集》,成为英国浪漫......更多唯美的句子:www.weimeidejuzi.cn

哪些作家、诗人是自杀死的

下列作家、诗人是自杀死的。

1.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公元前340年-前278年),姓屈,名平,字原;又自名正则,字灵均。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思想家和伟大的政治家。《离骚》《九章》《九歌》《天问》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

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2.傅雷: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傅雷(1908.4.7—1966.9.3),翻译家,文学评论家。字怒安,号怒庵。长子傅聪,次子傅敏。傅雷翻译的作品,主要为法国文学,巴尔扎克15种,罗曼罗兰4种,莫罗阿3种,梅里美2种等。

1966年9月2日的夜晚,58岁的翻译大师因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殴打、凌辱,从被单上撕下两条长结,打圈,系在铁窗横框上自尽。两小时后,他的夫人朱梅馥从一块浦东土布做成的被单上撕下两条长结,打圈,系在铁窗横框上,尾随夫君而去。

3.老舍: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个好作家了。

老舍(1899.2.3-1966.8.24),字舍予,原名舒庆春,老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因作品很多而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二马》《猫城记》《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

文革中,老舍遭到恶毒攻击和破坏。1966年,他被逼无奈,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终年67岁。死前,他对自己的孙女说,来,和爷爷说再见。

4.王国维:看花终古少年多,只恐少年非属我。

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人。近代中国著名学者,杰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学,哲学家,国学大师。与徐志摩、穆旦、金庸等人是同乡。

他真正的学贯中西,精通文史哲地,他取得的学术成就令后人仰望。他的研究领域涉猎词曲、古文字、古器物、殷商制度及西北历史地理考古,每一项都成绩斐然。

1927年的初夏,阴历五月初三,王国维转了两圈,看看周遭无人,一头栽进颐和园昆明湖。

5.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1964-1989),原名査海生。其主要作品有:长诗《但是水,水》《土地》、诗剧《太阳》(未完成),第一合唱剧《弥赛亚》、第二合唱剧残稿,长诗《大扎撒》(未完成),话剧《弑》及约200首抒情短诗。曾与西川合印过诗集《麦地之瓮》。

他的好友,诗人西川这样说他,他纯洁,简单,偏执,倔强,敏感,爱干净,喜欢嘉宝那样的女人,有时有点伤感,痛苦起来几乎沉浸其中之不能自拔。他迷信短命天才,景仰狂飙突进时期的歌德。

1989年3月25日,他在山海关蹓跶了一下午,3月26日又在那闲逛了一上午,中午开始延着铁道朝龙家营方向走去。随后,传来消息,年仅25岁的诗人海子卧轨自杀。

6.朱湘:与落花一同漂去, 无人知道的地方……

朱湘(1904-1933),现代诗人,与饶孟侃(字子离)、孙大雨(字子潜)和杨世恩(字子惠)并称为“清华四子”,诗重格律形式,诗句精炼有力,庄肃严峻,富有人生哲学的观念,字少意远。他是新文学时代同徐志摩,郭沫若比肩的诗人,鲁迅赞美他是一个纯粹的诗人,中国的济慈。

1933年12月4日,他由上海乘“吉和轮”赴南京。次日清晨,他拿出香槟,狂欢般的一边喝着一边诵读着海涅的诗,当船过李白捞月的采石矶时,他纵身一跃,跳入滚滚波涛……

7.顾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寻找光明。

顾城(1956-1993),是朦胧诗派的主要作者,著有诗集《白昼的月亮》《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方的孤独者之歌》《铁铃》《黑眼睛》《北岛、顾城诗选》《顾城诗集》《顾城童话寓言诗选》《顾城新诗自选集》。逝世后由父亲顾工编辑出版《顾城诗全编》。

1993年10月8日,新西兰北部一个小岛上,诗人顾城自缢于一棵大树之下。妻子谢烨,则倒在岛上的一条路上,头部被丈夫用斧头砍伤,后不致身亡。

8.陈天华:长梦千年何日醒,睡乡谁遣警钟鸣?

陈天华(1875-1905)。1905年11月,由日本文部省颁布了一项《取缔清韩留学生规则》。引起旅日中国学生的不满。学生们组织罢课以示抗议。但是在罢课过程中,学生领袖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宋教仁主张大家全部回国,而汪精卫主张继续留日忍辱负重,以图东山再起。由于学生会的内讧,导致罢课运动草草收场,日本报纸发表评论,嘲笑“支那人放纵卑劣,团结薄弱”。陈天华悲愤交加,写下了《绝命书》,用生命来抗议侮辱,以示尊严。

次日,在东京大森海湾投海身亡。

9.张纯如:忘记历史的人将重蹈历史覆辙。(乔治·桑塔亚纳)

张纯如(1968.3.28—2004.11.9),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出生,在伊利诺州长大。作家张铁军的孙女。1989年从伊利诺大学毕业后,曾在美联社和芝加哥论坛报当记者,后来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写作学位,并开始全职写作和演说。著作《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影响力深刻,引起了美国乃至西方世界对这段历史的关注,也唤醒了华人世界对这段历史的记忆。

2004年11月9日,她用手枪在加州洛斯盖多自杀于汽车内,年仅36岁。

10.三毛: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痛快的活过。

三毛(1943.3.26-1991.1.4),英文名echo,曾就读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肄业曾留学欧洲,婚后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加纳利岛,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连串脍炙人口的作品。一九八一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一九八四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主要作品有文集《哭泣的骆驼》《万水千山走遍》《雨季不再来》《梦里花落知多少》《温柔的夜》等,漫画《娃娃看世界》,剧本《滚滚红尘》。

1991一月二日,三毛因子宫内膜肥厚入院检查治疗。一月三日,进行手术。一月四日凌晨,在医院以丝袜自缢身亡。享年四十八岁。

济慈的代表作品: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